關於我們
計畫簡介
組織架構
研究人員
消息與宣傳
團隊發表
引用和績效
版權說明
資料服務
過去變遷
未來推估
資料介紹
氣候變遷資料商店
資料 API
氣候圖集
氣候變遷降雨頻率分析
調適百寶箱
知識服務
國際新知
Podcast
影音專區
知識專欄
電子報
摘要報告
出版品
其他服務
我的控制台
常見問題
進階資料需求
相關連結
未來明信片
會議與活動
登入
ENG
其他服務 / 常見問題
氣候知識
網站操作
資料問題
會員問題
聯繫我們
氣候知識分類
全部
名詞&定義
工具&模式
條約&組織
疑問釋疑
01. 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有何不同?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嗎?
02. 為什麼降尺度不是越細越好
03. 如果氣候變遷影響的是世紀末的人們,為什麼我們現在要Care?
04. 溫室氣體有很多種,哪一種對全球溫度的影響力最大?
05. 臺灣的農業天然災害類型有哪些?
06. 颱風、強降雨、乾旱、寒潮、熱浪等極端事件將成為臺灣的「新常態」嗎?
07. 防洪保護標準如何定義?
08. 為什麼當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至一定值(如2℃),世界各地卻不會有一致的增溫效果?
09. 什麼是巴黎協議規則書(Paris Agreement Rulebook)?
10. 什麼是RCP?
11. 防洪標準為何使用降雨重現期?
12. 何謂水文頻率分析?
13. 如何定義空氣品質指標 (Air Quality index, AQI)
14. 氣候模式推估中,系集數是不是越多越好?
15. 什麼是CORDEX
16. 如何定義「豪雨等級」
17. 在模式中如何偵測與追蹤颱風?
18. 何謂IBTrACS?
19. 什麼是SOBEK淹水模式?
20. 什麼是耦合氣候模式對比計畫(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
21. 什麼是極端氣候指標(Expert Team on Climate Change Detection and Indices,ETCCDI)?
22. 氣候模式也可以模擬出未來的侵台颱風嗎?
23. 什麼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
24. 什麼是COP締約國大會
25. 什麼是《2℃情境》
26. 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的分布特性有什麼差別?
27. 衛星反演產品在空間解析度可否再提高嗎?
28. 「日射量」與「日照強度」有何不同?
29. 如何描述氣候變遷不確定性?
30. 為何選擇進行系集模擬?
31. 何謂固定增溫的情境?
32. 什麼是「風險管理」?
33. 氣候風險,可分為哪兩大類型?
34. AR5的RCP有無淺顯易懂的白話解釋?
35. 前兩次(AR4與AR5)之臺灣地區情境資料模擬結果,其各項模擬結果比較後,有哪些明顯差異性?如果沒有的話,是否可預期AR6的模擬結果會與先前情境模擬結果差不多?此外,溫度模擬結果的差異幅與降雨量模擬結果的差異量相似?
36. 未來提供增溫1.5℃、2℃及4℃提供情境資料模擬的目的為何?與先前情境資料模擬的差別何在?
37. 為何僅以增溫1.5℃、2℃及4℃之情境進行模擬
38. 參考各單位之研究後發現,AR5 RCP8.5之降雨量與AR4 A1B之降雨量相近,故仍以AR4情境進行分析。後續AR6發布後,是否仍可沿用此方法進行風險轉譯?
39. 為何AR5統計降尺度日資料裡看不到之前AR5統計降尺度月資料的GISS-E2-R模式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