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15-08-10
作者:Curtis Skinner;編譯:劉佩鈴
觀看:671 次
引用來源:路透社
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NOAA)研究指出,今年5月至今嚴重影響美國西岸海域漁業的擬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algae),以超乎預期的速度繁衍並擴散影響範圍,此藻類會分泌軟骨藻酸,累積於甲殼類生物、鯷魚與沙丁魚類中,此毒素累積過量將導致食用者腦部受損、記憶力退化並可能有生命危險。科學家初步研究指向聖嬰現象加劇所引起的海溫與洋流型態改變至藻出適宜藻類生存的環境。 ...
發表日期:2015-08-07
作者:Stephen Chen;編譯:劉佩鈴
觀看:916 次
引用來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根據期刊"Journal of Climate"最新文章,由中國科學研究院與加拿大官方氣候研究單位的共同研究指出,人為活動導致的氣候變遷已逐漸超越自然氣候變異,在影響最嚴重地區如北半球,夏季與冬季平均溫差自1950年至今,每十年縮短0.1度。這些人為活動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大規模的砍伐綠地作為經濟開發用途以及冬日都會區的暖氣使用。 ...
作者:Tanya Lewis;編譯:劉佩鈴
觀看:1066 次
引用來源:Business Insider
美國高盛集團資產管理顧問公司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 (GMO)發表一篇最新報告指出,持續暖化將導致地球上生物第六次大規模滅絕。報告引述世界野生動物基金報告,全球脊椎動物總數量自1970年代起已減半,且 不同動物種類數量減少情況不一,其中 鳥類減少速度遠高於其他動物。 ...
發表日期:2015-08-06
作者:Daniel Martins;編譯:劉佩鈴
觀看:1396 次
引用來源:Weather News Network
在氣候變遷的眾多衝擊之中,仍可預見部分機會及利益: 1. 海洋生態:例如澳洲灰鯊在海溫上升的環境中數量反而成長,同樣情形發生在加拿大斑馬魚身上,在眾多魚類無法適應高溫之時,此類魚種適應良好。 2. 新興葡萄酒產地:隨著溫度上升,葡萄酒產區逐漸北移至溫帶地區,預估至本世紀中葡萄酒強權將轉移。 3. 北極海運航道開通:隨著海冰融化,從北歐芬蘭航行至北美溫哥華港將可直接穿越北極海域,大...
作者:Reporter in Maine;編譯:劉佩鈴
觀看:799 次
引用來源:WCSH
位於美國東北部的緬因州過去10已逐漸感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最明顯的即為漁獲的改變,海溫升高雖然增加龍蝦近陸的機率,但對習慣低溫的蝦群而言,則大幅減少收穫。農業上目前是利多於弊,低溫日數減少,作物生長日至少延長10至14天,並且經濟作物種類增加如葡萄,但蟲害也因溫度升高而增加。 ...
發表日期:2015-08-05
作者:Alex Kirby;編譯:劉佩鈴
觀看:965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News Network)
暖化可能危及英國北部及威爾斯中部沼澤區的稀有鳥類生態。根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一期研究指出,氣候變遷使得夏天乾旱發生頻率增加,造成昆蟲如大蚊科蠅的數量減少5至8成,連帶使得以此維生的稀有鳥類如黑腹濱鷸、金斑鳩及紅松雞等因覓食困難而數量大幅減少。除此之外,沼澤的水文也因氣候變遷而改變,除了因溫度上升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降雨型態改變也影響沼澤下游區民眾的供水穩定度...
作者:Correspondent in Zurich;編譯:劉佩鈴
觀看:1010 次
引用來源:Environmental News Service
根據瑞士世界冰河監測組織(World Glacier Monitoring Service)設置於全球超過30國的觀測紀錄,目前冰河融化速度是20世紀平均速度的2到3倍,並且已成為普遍現象,即使氣候趨於穩定,也無法減緩冰河消失速度。本研究刊載於期刊"Journal of Glaciology"。 ...
發表日期:2015-08-04
作者:Tierney Smith;編譯:劉佩鈴
觀看:1374 次
引用來源:Eco Watch
英國約克大學教授Kevin Cowtan日前接受雜誌New Scientists委託所做的研究,整理包括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英國氣象局、美國柏克萊大學、美國大氣暨海洋總署(NOAA)等的氣候觀測紀錄,皆顯示今年超越2014年的歷史高溫紀錄,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並且因為聖嬰現象的強化、海洋吸收熱量能力減弱,暖化現象將增強,假設維持今年的暖化速度,則勢必超過目前國際上目前極力維持的攝氏2度目...
作者:Ben Adler;編譯:劉佩鈴
觀看:626 次
引用來源:GRIST
美國政府公布最終版氣候計畫"乾淨能源計畫",比去年公布的草案內容更嚴格,將直接對發電廠的碳排放量做管制,各州在2022年前要透過建立乾淨能源動機計畫來完成減碳目標,乾淨能源使用比例可轉換成各州吸引投資的信用點數,比例越高則投資動機越高。另外關於於天然氣取代煤炭發電的選項,有爭議關於天然氣在運送的管線上會製造更多碳排放,最終版計畫也進行修正,鼓勵以風力及太陽能取代。最終美國承諾於2030年減少碳排放...
發表日期:2015-08-03
作者:Samuel Oakford;編譯:劉佩鈴
觀看:562 次
引用來源:Vice News
最新一期維基解密公布一連串美國駐日情報員回傳至美國政府的文件,顯示美國政府於2007年開始即密切關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時的氣候變遷政策,尤其在美日雙邊會議之前,試圖取得談判優勢,另外一項解密文件則說明日本貿易談判的優先產品順序及談判底限。維基解密文件顯示美國政府對盟國的關鍵外交議題重心,有別於對歐洲國家軍事與安全議題的關注,針對日本高層的情報蒐集著重於氣候變遷與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