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服務 / 氣候圖集

臺灣氣候變遷關鍵指標圖集:AR6統計降尺度版

本圖集彙整由世界氣象組織之氣候變遷偵測與指標專家小組(Expert Team on Climate Change Detection and Indices, ETCCDI)所建議的氣候變遷指標,其中包含極端高溫、低溫、暴雨及乾旱等極端指標,應用在臺灣的氣候變遷推估。參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IPCC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AR6),使用最新的AR6暖化情境與氣候推估資料,並新增以全球暖化程度(Global Warming Levels, GWLs)作為評估氣候變遷的另一種呈現方式,使讀者更好理解當全球落實不同程度的氣候目標時,將導致臺灣氣候變遷的嚴重程度有所差異。本圖集也新增氣候變遷訊號的不確定性評估,提供讀者在應用指標圖表時,能更好解讀這些推估資訊是否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圖集電子檔)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為TCCIP計畫提供的觀測資料與模式資料。觀測資料來自遍布臺灣各地的測站(例如中央氣象署的氣象站),經過彙整處理製作成網格化觀測資料,資料時間間隔為每日一筆,空間解析度為每一個網格0.05° x 0.05°。模式資料參考IPCC AR6使用的全球氣候模式資料,來自第六期耦合模式比對計畫(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 CMIP6),包含31個模式、4種排放情境的氣候模擬資料。模式原始資料亦為每日一筆,為了得到適用於臺灣的歷史氣候模擬與未來推估結果,須經過統計降尺度方法處理,產製得到與觀測資料相同空間解析度的AR6統計降尺度資料。關於「網格化觀測日資料」與「AR6統計降尺度日資料」更多說明,請參考TCCIP網站的「資料服務」功能,包含「資料介紹」有更深入的介紹以及「氣候變遷資料商店」提供資料下載。

情境設定

IPCC AR6採用的情境結合「共享社會經濟路徑(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SSPs)與代表濃度路徑(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RCPs)」,其中SSPs代表社會經濟發展、RCPs代表溫室氣體(簡稱GHG) 排放或濃度變化所造成的輻射強迫力結果,簡稱為SSP排放情境(SSP‐RCPs)。由於SSP排放情境的設定複雜,不同氣候模式對於同一個排放情境所反應的溫度變化差異也很大,因此IPCC近年提出以全球暖化程度(GWLs)作為評估暖化所造成氣候變遷的主要方式,使大眾更好理解與比較當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到不同程度時,例如大眾關心的全球暖化1.5°C及2°C,臺灣或全球其他區域的未來氣候變遷推估。

  • SSP排放情境:取決於未來社會經濟假設、排放減量程度、氣溶膠污染物等造成不同的GHG排放量,可由低至極高GHG排放量簡單區分成以下四個代表性情境:SSP1‐2.6(低排放量)、SSP2‐4.5(中排放量)、SSP3‐7.0(高排放量)、SSP5‐8.5(極高排放量)。(如表1)
  • 全球暖化程度:參考IPCC以工業革命前(1850–1900年)全球平均溫度作為基準,根據模式模擬在不同SSP排放情境的升溫結果,計算第一次達到全球暖化1.5°C, 2°C, 3°C及4°C的20年時期,如圖1所示。(※注意:模式模擬的全球平均溫度變化須先計算成20年平均值,才判斷是否超過特定暖化門檻,而不是以每一年的溫度變化作為判斷依據。)
表1 SSP排放情境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說明
排放情境說明
SSP5-8.5GHG極高排放量,在2050年左右CO2排放量會加倍
SSP3-7.0GHG高排放量,在2100年左右CO2排放量會加倍
SSP2-4.5GHG中排放量,CO2排放量直到世紀中才開始下降,在2100年以前無法達成淨零排放
SSP1-2.6GHG低排放量,在2075年左右達成CO2淨零排放

圖1 全球平均溫度相較於工業革命前(1850-1900年)溫度基準的時序變化。黑色水平線代表不同全球暖化程度(1.5℃, 2℃, 3℃及4℃),彩色線為CMIP6氣候模式在不同SSP排放情境下的全球平均溫度推估變化,再計算20年移動平均的結果,圓點代表各個模式推估第一次到達不同暖化程度的年份。

基期與未來時期

為了瞭解在不同排放情境之下,未來氣候推估相對於過去的變化,所有模式需要使用同一段過去的時間來比較,稱之為「基期」。同時,為了瞭解在基期的實際氣候狀態,觀測資料也需要選取相同一段時期作為對照。根據IPCC AR6使用的參考時期,基期為1995–2014年,並將未來時期分為短期2021–2040年、中期2041–2060年、長期2081–2100年(如圖2)。不論是歷史基期或未來時期皆使用20年氣候平均。

基期:1995~2014年

未來時期:短期2021~2040年、 中期2041~2060年、 長期2081~2100年

圖2 基期與未來時期示意圖

區域

本圖集分別提供臺灣、四分區及20縣市的氣候變遷推估資訊。參考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的區域劃分,將臺灣本島(含附屬島嶼)分為四大區域,分別為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地區。北部地區包含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中部地區包含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及嘉義市;南部地區包含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東部地區包含宜蘭縣、臺東縣及花蓮縣。(離)外島地區目前只有澎湖縣,而暫無金門縣與連江縣的推估資訊,如圖3所示。

圖3 區域示意圖

不確定性評估

1. 可能性:

參考IPCC定義的可能性 (模式機率分布) 來量化不確定性的評估方法,使用第25–75百分位數 (即50%機率分布) 代表有可能範圍;使用第5–95百分位數 (即90%機率分布) 代表非常可能範圍。

圖4 模式推估的可能性範圍


2. 穩健性:

參考IPCC AR6 Atlas對於模式模擬的氣候變遷訊號之穩健性評估,提供兩種不同的方法(如表4):

  1. 簡單方法:根據模式推估變化的符號 (增加+或減少-) 一致性,當至少80%以上模式有一致變化符號,表示為高模式一致性 (High model agreement);少於80%模式有一致變化符號,表示為低模式一致性 (Low model agreement)。
  2. 進階方法:除了模式的符號一致性,也檢驗氣候變遷訊號的顯著性,當模式的未來推估變化大於或小於內部變異門檻值[9],判斷有或無顯著變化。當至少66%以上模式為顯著變化且至少80%以上模式有一致變化符號 (即高模式一致性),表示為穩健訊號 (Robust signal);當少於66%模式有顯著變化,表示為無變化或無穩健訊號 (No change or no robust signal);當有66%以上模式有顯著變化,但少於80%模式有一致變化符號 (即低模式一致性),表示為矛盾訊號 (Conflicting signals)。
表4 穩健性評估方法

資料處理流程

本圖集從資料整理、加值計算,轉化為氣候變遷指標圖資,處理流程如下:
  1. 基期與未來資料:將觀測資料與模式的歷史模擬資料,取出基期1995–2014年的網格日資料;以及模式在不同SSP排放情境的未來推估,取出2015–2100年的網格日資料。使用的變數視氣候變遷指標而定,包含日最高溫、日最低溫及日降雨量。
  2. 指標計算:將基期(1995–2014年)與未來推估資料(2015–2100年),計算出氣候變遷指標在每一個網格的逐年數值。
  3. 區域平均:為了得到區域的氣候推估資訊,須將該區域內所有網格的氣候變遷指標計算出一個平均值。例如,臺北市有22個網格,將所有網格的氣候變遷指標數值計算成一個平均值,即區域平均值。如果是呈現基期或未來推估的空間分布(即每一個網格的數值資訊),則不需要進行此計算。
  4. 氣候平均:不論是網格資料或區域平均的結果,都須計算基期20年平均值作為比較基準,以及不同未來時期(包含短期、中期、長期或不同全球暖化程度)的20年平均值。其中,為了呈現指標隨時間的連續變化,也利用20年移動平均 10的計算方式,得到未來推估的時間序列。
  5. 氣候變遷訊號:將氣候變遷指標在未來推估與基期的氣候平均值相減,得到未來推估變化值,如果是計算變化率(即相對於基期的變化百分比),則須再除以基期氣候平均值後乘以100%。本圖集只有降雨指標的年最大一日降雨量Rx1day、年最大一日降雨量最大連續五日累積降雨量Rx5day、雨日總降雨量PRCPTOT及雨日降雨強度SDII是使用變化率(單位與雨量多寡有相關的指標),其他指標則一律使用變化值表示。
    • 變化值 = 未來推估的氣候平均值 - 基期的氣候平均值
    • 變化率 = 變化值/基期的氣候平均值× 100%
  6. 系集統計:每一個SSP排放情境或GWLs各自有不同數量的模式推估結果,稱之為多模式系集。針對多模式系集推估的氣候變遷訊號,通常會計算所有模式的平均值,稱為系集平均;或計算所有模式的中位數,稱為系集中位數。對於氣候模式的模擬,普遍以系集平均或中位數作為最佳推估結果。
  7. 不確定性評估
    • 穩健性:針對多模式系集在每一個網格的推估結果,統計氣候變遷訊號為增加趨勢(符號為正)或減少趨勢(符號為負)的模式數量比例,當有80%以上模式與系集平均結果為一致符號,則為高模式一致性;反之,當少於80%模式有一致符號,則為低模式一致性。
    • 可能性範圍:計算多模式系集推估的氣候變遷訊號各項統計值,包含第25–75百分位數、第5–95百分位數,呈現模式推估變化的可能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