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 團隊發表
中文期刊 國際期刊 國內研討會論文 國際研討會論文

分類 
  1. 林奐宇, 童裕翔, 陳又瑄, & 黃婉如. (2023). 網格化氣候資料在森林研究的應用與進展. 林業研究專訊, 30(2), 20-27.
  2. 陳映彤, 蕭學勇, 楊尊華, 鄭兆尊, & 張雅琪. (2023). 未來氣候變遷條件下之漁業損失與調適措施成效. 土木水利, 50(3), 43-50.
  3. 劉子明, 林祺恒, 童裕翔, & 陳正達. (2023). 以TCCIP AR6統計降尺度日資料探討臺灣未來水資源衝擊. 土木水利, 50(3), 34-42.
  4. 劉子明, 鄧澤宇, & 許晃雄. (2023). 以高解析度大氣環流模式資料推估氣候變遷下北部水資源之衝擊. 土木水利, 50(1), 10-15.
  5. 林子平, 蔡沛淇, 歐星妤, & 張洲滄. (2023). 熱島效應緩解策略之風廊系統的指認與應用. 土木水利, 50(1), 24-29.
  6. 張容慈, & 翁叔平. (2022). 氣候變遷對臺灣農作的影響:以芒果為例. 地理研究(76), 43-64. https://doi.org/10.6234/jgr.202211_(76).0002
  7. 劉子明、張珈瑋、陳永明、林李耀、李正國,2021:科技部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於災害防救領域之應用。災害防救電子報第192期。
  8. 蔡宜君、謝佩蓉、李貞潁、鄭兆尊、許晃雄,2021:臺灣空氣品質與氣候變遷(II)-氣象與空氣品質模擬結果驗證。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第49期
  9. 王俊寓、童裕翔,2021:新暖化情境:全球增溫1.5℃與2℃情境設定。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第47期。
  10. 林秉毅、鄭兆尊,2021:歷史觀測資料補遺救星-臺灣歷史氣候重建資料。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第46期
  11. 侯清賢、蘇仙妤,2021:氣候風險溝通與認知-臺灣漁民考量氣候變遷風險案例分享。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第45期。
  12. 黃亞雯、王俊寓,2021:氣候變遷下豪雨災害對落花生收成的影響。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第44期。
  13. 林士堯,2020:淺談TCCIP研究資料管理計畫。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36期。
  14. 連琮勛、劉俊志、鄭克聲,2020:氣候變遷對防洪設施保護標準的影響。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041期。
  15. 姜欣妤、鄭兆尊,2020:氣候變遷下巨災型颱風降雨特徵變化。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第43期。
  16. 侯清賢,2020:漁業永續-漁業經營者與公眾社會的角色, 科學發展月刊, 576, 81-85。
  17. 梁庭語、張志新,2020:回復海岸自然狀態-善待環境的最佳範例,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038期封面故事。
  18. 李昱祺、王嘉琪、翁叔平、陳正達、鄭兆尊,2019:臺灣氣象乾旱特性未來趨勢推估,大氣科學,47期,頁66-91。
  19. 劉曉薇、林修立、陳正達、童裕翔、陳永明,2019:臺灣氣候變遷關鍵指標圖集, 災害防救電子報,167期。
  20. 劉曉薇、朱吟晨,2019:臺灣氣候變遷關鍵指標圖集,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27期。
  21. 林修立、朱吟晨、童裕翔,2019:TCCIP 2019年統計降尺度日資料即將上,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28期。
  22. 姜欣妤、鄭兆尊,2019:全球暖化下臺灣颱風的未來變遷,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31期。
  23. 黃亞雯、劉曉薇,2019:氣候變遷下雨量對葡萄之衝擊評估-以彰化縣為例,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32期。
  24. 鄭兆尊、簡毓瑭,2019:臺灣區域氣候的動力降尺度,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33期。
  25. 吳亭燁、朱芳儀、陳麒文、劉俊志、李欣輯,2019:暖化情境下坡地災害潛勢之境況模擬,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技術報告NCDR 107-T20。
  26. 陳麒文、李欣輯、劉俊志、林士堯、陳永明,2019:以土壤雨量指數建立台灣坡地災害預警系統之可行性,探討,地工技術,161期,頁63-70。
  27. 朱芳儀、陳麒文、吳亭燁,2019:氣候變遷資料應用於崩塌潛勢之評估,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26期。
  28. 侯清賢、陳玟妤、吳龍靜、藍揚麒、黃星翰,2019:臺灣西南海域鰻苗來游量與海況變動探討之研究。鰻魚專刊。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頁39-58。
  29. 蕭逸華、李欣輯,2019:暖化情境下農業淹水災害之調適效益分析-以大甲溪流域為例,農業工程學報,第65卷第1期,頁83-95。
  30. 謝東洲、蕭逸華、陳麒文、李欣輯、趙益群、葉克家,2019:氣候變遷下淡水河主河道防洪及沖淤探討,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31卷,第327-336頁。
  31. 陳麒文、李欣輯、劉俊志、林士堯、陳永明,2019:以土壤雨量指數建立臺灣坡地災害預警系統之可行性探討,地工技術,第161期,第65-72頁。
  32. 朱吟晨,2018:TCCIP第二期重要成果系列報導之七_持續滿足使用者需求的資料產製工具模組。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第15期。
  33. 朱吟晨,2018:2017年10大熱門氣候變遷新聞。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第16期。
  34. 邱雅暄,2018:不能沒有你——個人如何因應氣候變遷?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第17期。
  35. 李惠玲,2018:正視臺灣的氣候變遷。TCCIP電子報,第18期。
  36. 黃亞雯、李欣輯,2018:颱風與農業損失之跨年代變遷趨勢研究。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第19期。
  37. 林士堯,2018:用對資料、選對工具-談資料特性。TCCIP電子報,第21期。
  38. 蕭逸華、趙益群、李欣輯,2018:氣候變遷動力降尺度資料應用於淹水模擬案例探討-樣本數對評估結果之影響。TCCIP電子報,第22期。
  39. 楊智閔,2018:重分析資料與氣象研究之應用,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電子報,20期。
  40. 鄭兆尊、朱吟晨、童裕翔、陳永明,2018:全球暖化下,臺灣只會越來越熱!災害防救電子報,157期。
  41. 翁叔平、楊承道,2018:臺灣地區日降雨網格化資料庫 (1960~2015) 之建置與驗證,台灣水利。66(4),33-52。
  42. 孫天祥、黃柏誠,2018: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成為氣候變遷資料達人,科學研習月刊,57卷第2期 24-29。
  43. 朱吟晨,2018:誰是改變近百年地球氣候的幕後推手?科學研習月刊,57卷第2期 4-9。
  44. 朱吟晨,2018:過去與未來-破解契後時光機的秘密,科學研習月刊,57卷第2期 10-17。
  45. 劉子明,孫天祥,2018:面對氣候變遷的十字路口—談永續發展與調適,科學研習月刊,57卷第2期 18-23。
  46. 徐永衡、蘇文瑞、李欣輯、陳永明,2018:農業災害情資網建置與推廣,災害防救電子報第150期。
  47. 楊純明、姚銘輝,2018:跨域合作,創造完善調適機制,農政與農情,第313期 12-21。
  48. 吳亭燁、李欣輯、陳永明,2017:氣候變遷資料應用於土石流衝擊與土方量之推估,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8卷4期。
  49. 陳玄芬、涂建翊,2017:以TCCIP資料分析臺灣降雨的氣候特徵與長期變化,中國地理學會會刊,59期 1-20。
  50. 陳韻如、蘇文瑞、陳永明、毛振泰,2016:氣候變遷對流量衝擊與水力發電影響初探。水資源管理會刊,第18卷,第一期,頁26-37。
  51. 王小棋、李佳琳、劉定萍、傅宗襁,2016:東南亞國家登革熱疫情流行趨勢與分析。疫情報導,32(11),236-245。
  52. 陳韻如、林修立、陳正達、陳永明,2016:氣候變遷下不同暖化情境差異比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電子報,第132期。
  53. 林以淳、蘇元風、朱容練、劉俊志,2016:氣候變遷情境下日輻射量資料之衍生。農業工程學報,第62卷第1期,頁29-40。
  54. 施虹如、吳亭燁、蘇元風、劉哲欣、李欣輯、陳永明、張志新,2015:極端降雨事件下淺層崩塌潛勢衝擊評估分析,工程環境會刊。第34期 77-96。
  55. 蘇元風、劉俊志、鄭兆尊、鬼頭 昭雄,2014:以動力降尺度資料評估氣候變遷下 颱風降雨事件特性變異,農業工程學報,60(4),48-60。
  56. 洪致文、馮維義,2014:清末以來台北盆地歷史地名的空間認知相對方位改變, 環境與世界, 第28-29期, 75-96.(有審查機制之期刊論文)(in Chinese)
  57. 洪致文,2014:二戰末期台北市的防空空地與空地帶及其戰後之變遷, 地理學報, 73, 53-77. doi:10.6161/jgs.2014.73.03.(TSSCI)
  58. 陳正達、朱容練、許晃雄、盧孟明、隋中興、周佳、翁叔平、陳昭銘、林傳堯、鄭兆尊、吳宜昭、卓盈旻、陳重功、張雅茹、林士堯、林修立、童裕翔、楊承道,2014:台灣氣候變遷推估研究。大氣科學,42(3),207-252。
  59. 魏曉萍、李欣輯、葉克家、楊昇學、劉俊志,2013:極端颱風事件流量模擬之災害衝擊風險分析,農業工程學報,60(1),1-14。
  60. 翁叔平、楊承道,2013:應用標準化降水蒸發散指數分析臺灣百年來乾溼變化的低頻特徵與遙地相關,大氣科學,41(2),139-170。
  61. 洪致文,2013:臺灣氣象學術脈絡的建構、斷裂與重生――從戰前台北帝大氣象學講座到戰後大學氣象科系的誕生, 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 54, 2-24. (in Chinese)
  62. 洪致文,2013:二戰末期美軍轟炸下的恆春測候所氣象觀測, 台灣文獻季刊, 64(2),233-258(有審查機制之期刊論文)(in Chinese)
  63. 卓盈旻、盧孟明,2013:臺灣地區近百年極端乾期變化分析,大氣科學,41(2),171-188。
  64. 魏曉萍、葉克家、楊昇學,2012:氣候變遷下極端事件之流量推估 —以曾文溪為例,農業工程學報,59(4),12-22。
  65. 翁叔平、楊承道,2012:臺灣地區月降雨及溫度1公里網格資料庫之建立(1960-2009)及其在近未來(2015-2039)的氣候推估應用,大氣科學,40(4),349-370。
  66. 許晃雄、羅資婷、洪致文、洪志誠、李明營、陳雲蘭、黃威凱、盧孟明、隋中興,2012:氣候自然變異與年代際變化, 大氣科學, 40(3),249-296。
  67. 許晃雄、周佳、吳宜昭、盧孟明、陳正達、陳永明,2012:臺灣氣候變遷的關鍵議題。台灣醫學,16(5), 459-470.
  68. 洪致文,2012:落山風影響下的恆春機場風場分析, 環境與世界,26,77-91.
  69. 洪致文,2012:臺灣降雨指數 (TRI) 的建立與其分析應用,地理學報,67, 73-96. (TSSCI)
  70. 吳宜昭、許晃雄、Joo-Hong Kim、劉鵬、湯寶君、黃威凱、楊竣凱、周佳、隋中興,2012:東亞/西北太平洋氣候變遷。大氣科學 ,40(3),215-248。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4,324,788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