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古人的智慧 原住民族知識或可成為調適利器

  發表日期:2025-11-10

  作者:Benett Siyabonga Madonsela 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172 次

  引用來源:theconversation

原住民族的知識體系是每個地區數百年來累積發展的知識,建立起當地長久以來對環境的理解、解決問題和永續的生活方式。一位環境科學家兼原住民族知識研究員表示,這些知識體系是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寶貴工具,而作為2025年G20主席國的南非,應該推動其被納入全球氣候行動中。 由於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涵蓋了農業、水資源管理、土地管理和傳統醫學等多個領域,主要的核心是尊重和保護自然資源的文化價值,以維持生計和保護...

取消綠電、凍結補助 美政府危害氣候進展

  發表日期:2025-11-07

  作者:Craig Saueurs 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179 次

  引用來源:euronews

一份最新的報告指出,由於美國政府的氣候政策停擺,讓這場政治僵局不僅導致數千名聯邦雇員被迫休假,也凍結了數十億美元的清潔能源補助,並取消了美國境內一項大型太陽能計畫。專家表示,這代表著美國在氣候進展上的不確定性,也提醒各國,全球邁向淨零排放的道路很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 其中一項重大受影響的項目,是位於內華達州的Esmeralda 7太陽能發電計畫。該計畫原定在超過25,000公頃的土地上興...

冰島發現蚊子 全球無蚊淨土僅剩南極

  發表日期:2025-11-01

  作者:Liam Gilliver;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296 次

  引用來源:euronews

近期,冰島首次發現了蚊子的蹤跡,由於冰島的氣候嚴峻且缺乏積水,一直以來被認為不適合蚊子生存。然而,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冰島的暖化速度是北半球其他地區的四倍,導致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並頻繁出現熱浪,也讓南極洲成為地球上唯一沒有蚊子的地方。 今(2025)年五月,冰島經歷了史上最熱的一天,氣溫飆升至創紀錄的26.6°C,部分地區的春季氣溫甚至比平均高出10°C以上,接著有民...

當毛孩成了氣候說書人:動物如何幫我們傳遞氣候訊息

  發表日期:2025-10-23

  作者:Jeremy Wilks;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295 次

  引用來源:Euronews

克羅埃西亞(Croatia)氣象學會近期出版氣候變遷童書,以刺蝟家庭為主角,透過可愛故事向兒童介紹氣候變遷調適的觀念。書中,Ježić家的兩隻小刺蝟在校外教學中參觀了生態住宅後,積極鼓勵父母新建的家徹底採用綠色設計,最後他們住進了一個擁有太陽能板、高效隔熱牆、綠色屋頂及回收系統的智慧環保屋。這本童書內容經真實兒童測試,動物及插畫風格都由孩子決定,兼具教育意義與趣味性。 除了童書外,歐洲還有許...

氣候變遷加劇天災 強颱樺加沙破壞力增加36%

  發表日期:2025-10-19

  作者:Martina Igini 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470 次

  引用來源:EARTH.ORG

強烈颱風樺加沙對臺灣造成嚴重的災情,也造成中國極大的經濟損失,一項由倫敦帝國學院最新快速歸因研究發現,這場災害有約36%可以歸因於氣候變遷。研究指出,氣候變遷讓樺加沙登陸中國時的最大風速提升了約7%,而過往風速達到此強度的事件發生頻率從每13年一次縮短為每8年一次。而極端降雨事件的發生頻率也從每7年一次,縮短為每5年一次,這項研究顯示,即使天氣事件的強度只有微小變化,也可能導致經濟損失大幅增加。 ...

國際法院意見 排放溫室氣體恐面臨法律追究

  發表日期:2025-10-13

  作者:carbonbrief;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594 次

  引用來源:carbonbrief

國際法院(ICJ)於今(2025)年7月23日發布了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諮詢意見」,明確指出各國可能因其溫室氣體排放而承擔法律責任。這項意見應太平洋島國學生團體的倡議,並由萬那杜政府推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國家參與,15位法官一致裁定,化石燃料的生產和消費可能構成可歸因於該國家的國際不法行為。法院強調,全球暖化應限制在1.5°C,各國有義務為實現此目標做出充分貢獻,否則將面臨潛在的賠償責任。...

氣候行動推手殞落,知名保育學家珍·古德辭世

  發表日期:2025-10-02

  作者:Abigail Adams ;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362 次

  引用來源:People

世界知名保育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於昨日(10/1)在加州巡迴演講期間辭世,享年91歲,直至生命最後,仍全心投入生態保護與推廣氣候行動。 珍·古德博士於1934年出生於倫敦,自幼熱愛動物,更赴非洲坦尚尼亞(Tanzania)研究黑猩猩數十年,首次記錄到黑猩猩運用樹枝取食白蟻,打破人類獨用工具的科學觀點,改變動物演化的科學史。珍·古德...

研究證實:氣候變遷增加美國脆弱度高族群糖類攝取

  發表日期:2025-09-24

  作者:Pan He, Zhuojing Xu, Duo Chan, Pengfei Liu & Yan Bai ;翻譯:楊子雋

  觀看:566 次

  引用來源:Nature

知名科學期刊Nature系列下Nature Climate Change最新文章指出,透過分析美國2004至2019年的家戶層級消費資料,發現氣溫升高會明顯增加美國人每日糖攝取量,尤其氣溫介於攝氏12至30度時,每升高1度,平均每人每日糖分會增加約0.7公克,且主要是透過含糖飲料和冷凍甜點攝取進人體。而此現象在低收入或低教育家庭中更為顯著,與室內冷氣普及程度較低、長時間戶外工作,以及透過低價含糖飲...

印度洪災熱點洗牌 昔日安全區風險增高

  發表日期:2025-09-14

  作者:Jitendra Choubey;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441 次

  引用來源:new indian express

一項印度最新研究揭示,氣候變遷正顯著改變印度山洪暴發的地理分佈,山洪熱點已從傳統易受災區擴散到過去被認為低風險的乾燥和半乾燥地區。這項發表於「自然災害」(Natural Hazards)期刊的報告指出,過去20年間非山洪易發的次流域中,降雨量和逕流量增加的比例從51%上升至66.5%,顯示新的洪災區正在浮現。研究人員將其歸因於短延時強降雨事件增加,以及氣溫上升導致大氣能含納更多水分,進而引發更劇烈...

氣候變異重創歐洲旅遊大國,各國紛紛祭出因應措施

  發表日期:2025-09-06

  作者:N/A;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525 次

  引用來源:Travel and Tour World

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和法國等地,為歐洲夏季主要旅遊勝地,但近年,因全球暖化導致氣溫上升、海灘消失、風暴頻繁和致命熱浪,正劇烈改變這些旅遊首選地的環境和氛圍。以西班牙蒙特加特(Montagt)為例,海岸線因侵蝕嚴重縮減,導致沙灘幾乎無處可用於觀光,且該國極端高溫屢創新高,2025年6月更曾達到46°C,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亦發生洪災造成數百人死傷,首都巴塞隆納的海灘大面積流失,...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10,780,219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