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 計畫簡介
一、計畫發展歷程
(一) 深耕臺灣氣候變遷科學服務
2009年國科會啟動TCCIP計畫 (原計畫名稱: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建置),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擔任計畫辦公室,邀請學研單位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科研人員,組成氣候變遷科研團隊,以產製符合臺灣氣候變遷研究所需氣候資料、提供加值與服務為主要任務。
TCCIP第一期計畫 (執行期間2009年11月至2013年2月) 整合公私部門歷史觀測資料、建立長期而穩定的氣候資料庫,將科學數據轉化為可利用的資訊。
隨著氣候變遷科研成果及氣候資料產製與加值的擴增,TCCIP第二期計畫 (執行期間2013年3月至2017年2月) 增加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的資訊,並轉譯氣候變遷知識讓不同領域的研究學者之間更容易對話。
TCCIP第三期計畫 (計畫名稱調整為: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 在原來氣候資料與知識服務的基礎上,加強氣候變遷調適知識與實務操作的研究,同時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強調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鏈結。
2022年國科會推動TCCIP第四期計畫 (執行期間2022年6月至2026年5月) 持續推動氣候科學模擬、精進氣候變遷調適知識服務量能,並因應其系統性建構氣候緊急狀態下之韌性臺灣永續發展策略,提供學研單位科學研究、政府調適施政與產業應用所需之氣候變遷整合服務。
國科會TCCIP計畫將持續穩定提供氣候變遷科學數據與加值資訊、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提供調適應用需求的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協助國科會於「氣候變遷科研生態圈」分工架構下,深耕氣候變遷科學服務達成氣候變遷相關政策目標。
圖1、計畫發展沿革
(二) TCCIP計畫大事紀
TCCIP計畫分別於2011年及2017年完成「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專章闡述全球、東亞/西北太平洋以及臺灣地區的氣候變遷及未來推估,以及氣候變遷對臺灣的危害與衝擊資訊,以增進社會大眾對臺灣氣候過去變遷與未來趨勢的瞭解,並作為公部門研擬調適政策的科學依據。2024年TCCIP計畫協助國科會完成第一本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提供各級政府調適能力建構與調適方案規劃所需之氣候變遷科學資訊。
TCCIP計畫自2009年執行以來,與日本大型跨領域的氣候變遷計畫在氣候資料產製、氣候分析與衝擊評估等方面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2019年起,陸續和日本氣候變遷調適中心 (CCCA) 及德國氣候服務中心 (GERICS) 在調適分析以及氣候資料服務等方面也都建立合作管道。除了獲得國際友人的肯定,維持學術公誼,公、私部門對於TCCIP計畫的氣候變遷科學服務亦多有肯定,2016年、2021年TCCIP計畫在國科會推薦下,分別獲頒「國家永續發展獎」及「臺灣永續行動獎」。
2021年8月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原執行氣候變遷工作之任務編組,在國科會政策下正式成立氣候變遷組。氣候變遷組持續推動TCCIP計畫,執行國科會氣候變遷科研工作,與跨領域學者及相關政府部門合作,發展關鍵技術與整合工具進行極端氣候災害風險評估,並強化調適能力與調適評估工具建立、調適政策評估與建議,以支援國家調適工作。
圖2、計畫大事紀
二、以氣候變遷調適科研建構調適科研生態圈
「氣候變遷因應法」於2023年2月15日公布實施,該法調適專章強調氣候變遷調適科學資訊的重要性;第18條明確指出中央主管機關 (環境部)、中央科技主管機關 (國科會) 應定期公開氣候變遷科學報告,輔導各級政府使用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進行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為研擬、推動調適方案及策略之依據。
因應「氣候變遷因應法」賦予之權責,以及相關氣候科研量能需務實擴大的需要;國科會於2023年完成「氣候變遷調適科研生態圈」規劃 (圖3)。在調適科研生態圈的規劃架構下,國科會將扮演前瞻氣候科研的關鍵角色,支持氣候變遷調適科研生態圈,以氣候調適科研串連施政及支援部門調適治理的科學循證基礎。而TCCIP計畫將透過資訊服務平台與跨部會科研溝通平台,協助國科會建構「氣候變遷調適科研生態圈」。
圖3、國家氣候變遷調適科研生態圈架構
三、TCCIP計畫總目標
TCCIP計畫在國科會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處的支持下,以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為核心團隊,以過去的基礎,在氣候變遷科學服務上強化整合能量、提供氣候科研服務。持續發展與滾動修正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方法學,作為國家氣候變遷情境設定與調適框架檢討修正之依據;並以資訊平台提供整合性的氣候服務,包含氣候推估資料、風險圖資、調適規劃與案例等相關資料庫;透過適當的科學轉譯、網站視覺化擴散氣候變遷調適科研服務。
同時,為配合推動「氣候變遷調適科研生態圈」,TCCIP計畫將持續擔任關鍵整合服務平台,提供學研單位科學研究、政府調適施政、一般民眾科普知識以及產業應用所需。圖4為本計畫推動的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願景,期待本計畫能夠對外支援國家政策、對內支援科研計畫等工作。
圖4、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願景
本期計畫整體目標重點摘述如下:
1. 支援國科會任務:除了因應國家2030永續發展目標下國科會在調適科研工作的目標之外,本期計畫將持續支援國家調適行動計畫與中央科技主管在氣候調適應用的相關任務。
2. 臺灣氣候變遷資料產製與趨勢研析:前期計畫以產製大量氣候變遷資料提供外界進行本土衝擊應用為主;本期除新增更高解析度的氣候模擬資料之外,更新增區域海洋模擬,以強化國內海洋漁業與生態衝擊應用所需資料。此外,本期計畫並強化氣候研析的科學分析,提供國人更能理解的本土氣候資訊。
3. 累積風險評估與調適能量:透過國家氣候變遷調適工作的跨部會合作,國科會科研計畫的知識產出對引導部會進行調適操作具有關鍵作用,可供各級政府應用科學資訊於調適計畫時參考。本計畫將持續累積不同領域之氣候變遷衝擊、風險評估與調適框架操作之經驗、工具、圖資與知識。
4. 深化氣候變遷科研服務量能:TCCIP計畫目前已是國內重要的氣候變遷服務平台,在產、官、學研的應用上已累積相當的使用社群,本期計畫將持續深化科研服務能量,降低專業知識門檻與潤滑跨界面的應用落差。
5. 累積研究能量、人才與成果:持續國家氣候變遷相關科研工作的推動進展,培養相關跨領域應用、服務以及溝通人力與能量,以永續經營為目標,因應國家氣候變遷任務更艱鉅的挑戰。
(114/03/31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