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氣候變遷影響美國賓州河川生態

  發表日期:2015-08-13

  作者:Brendan Gibbons;編譯:劉佩鈴

  觀看:797 次

  引用來源:Republican Herald

美國賓州環保團體引述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邦報告(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report),呼籲大家重視氣候變遷對賓州境內水生動物的衝擊。與陸地動物相比,水生動物絕種風險高出五倍,魚群無法適應快速升高的水溫,除了溫度本身,高溫使得細菌數量增加,魚群染病機率大幅提升。強降雨機率增加也使得河川洪水風險提高,亦會對河川生態造成衝擊。 ...

氣候變遷對東南亞影響將更顯著

  發表日期:2015-08-13

  作者:Thao Vi;編譯:劉佩鈴

  觀看:660 次

  引用來源:Thanh Nien News

近日於寮國永珍舉辦的氣候變遷論壇上,亞洲開發銀行針對東協地區再度提出呼籲,頻率及強度皆增加的熱浪、乾旱、洪水及熱帶氣旋都將增加此地區的貧窮人口對氣候變遷的脆弱度,尤其此地人口及開發皆集中在海岸地區的大型城市,海平面上升與平均溫度增加都將是挑戰。水資源管理及樹林保育也是論壇中討論的重點,力求與環境供存的永續發展。 ...

氣候變遷恐威脅亞洲水資源供給

  發表日期:2015-08-12

  作者:local correspondent;編譯:劉佩鈴

  觀看:652 次

  引用來源:Pakistan Today

亞洲開發銀行近日公布的報告指出,全世界缺乏安全水供給的11億人口中有7成在亞洲,並且在人口與經濟開發的持續壓力下急遽惡化。由於降雨型態的改變,決策與工程規劃將面臨巨大挑戰,無法依賴歷史數據提供準確資料,並且蓄水時間及容量都必須增加,還須防範因強降雨機率增加而導致的洪水災害。此報告呼籲要加強水資源管理,尤其在灌溉用水的效率與抗旱作物的選擇上要有創新的思維與方法。 ...

沙漠含水層的碳封存潛力

  發表日期:2015-08-12

  作者:Andrea Thompson;編譯:劉佩鈴

  觀看:658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Central

中國研究院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沙漠的地下含水層,試圖了解碳存在的歷史,研究發現大氣中的碳經由沙漠農業種植而灌溉的水透過植物行光合作用進入沙漠底層的地下含水層,並推測碳存量大約於距今2000年前開始大量增加,是因為絲路開通而出現農業活動與貿易。本研究亦推測此含水層目前約封存220億噸的碳。此篇研究文章刊登於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氣候變遷恐衝擊英國蝴蝶生存

  發表日期:2015-08-11

  作者:Adam Vaughan;編譯:劉佩鈴

  觀看:1275 次

  引用來源:英國衛報

根據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一篇最新研究指出,因為氣候變遷而帶來的嚴重乾旱,英國六種蝴蝶至本世紀中生存將受到嚴重威脅。本研究透過一項英國蝴蝶監測機制,收集來自129個測量站的資料並與氣候推估資料中的極端高溫事件與乾旱事件做分析,發現28種蝴蝶中有6種將遭受嚴重衝擊,科學家認為這也可以成為一項指標,當蝴蝶數量減少,可能意味著當地農業與生態都將受到氣候影響。 ...

可可農應對氣候變遷新計畫

  發表日期:2015-08-11

  作者:Samuel Hinneh;編譯:劉佩鈴

  觀看:581 次

  引用來源:Sci Dev Net

最近一項國際援助計畫”Climate-Smart Cocoa in Ghana”將針對可可種植國家如非洲迦納的氣候風險做評估與調適。這項計畫預計投入280萬美金,由多個國際組織合作,將提供當地農夫教育訓練及衝擊評估方法與氣候變遷風險圖,運用資金及技術與當地農夫共同擬定調適策略。這計畫的成果將能廣泛適用到東非及西非的咖啡農作調適。 ...

氣候變遷恐嚴重衝擊山地霧林

  發表日期:2015-08-10

  作者:Brian Stallard;編譯:劉佩鈴

  觀看:1232 次

  引用來源:Nature World News

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刊登一篇研究關於高海拔森林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研究團隊分析高於海拔1000公尺的熱帶山地霧林(mountain cloud forest)在不同氣候變遷情境下的生存機率,山地霧林依靠攔截空氣中的濕氣(霧水)維生,孕育出許多獨特物種此環境溫終年雲霧繚繞,溫濕度變化小,隨著暖化情況加劇,大氣型態改變,這些相對敏感的植物生存機率也逐漸降低,至2080...

氣候變遷可能影響大量毒藻遍布美國西岸海域

  發表日期:2015-08-10

  作者:Curtis Skinner;編譯:劉佩鈴

  觀看:726 次

  引用來源:路透社

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NOAA)研究指出,今年5月至今嚴重影響美國西岸海域漁業的擬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algae),以超乎預期的速度繁衍並擴散影響範圍,此藻類會分泌軟骨藻酸,累積於甲殼類生物、鯷魚與沙丁魚類中,此毒素累積過量將導致食用者腦部受損、記憶力退化並可能有生命危險。科學家初步研究指向聖嬰現象加劇所引起的海溫與洋流型態改變至藻出適宜藻類生存的環境。 ...

冬日不再:人為導致的氣候變遷正逐漸消除季節溫度更迭

  發表日期:2015-08-07

  作者:Stephen Chen;編譯:劉佩鈴

  觀看:1049 次

  引用來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根據期刊"Journal of Climate"最新文章,由中國科學研究院與加拿大官方氣候研究單位的共同研究指出,人為活動導致的氣候變遷已逐漸超越自然氣候變異,在影響最嚴重地區如北半球,夏季與冬季平均溫差自1950年至今,每十年縮短0.1度。這些人為活動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大規模的砍伐綠地作為經濟開發用途以及冬日都會區的暖氣使用。 ...

本世紀中地球生態將劇烈改變

  發表日期:2015-08-07

  作者:Tanya Lewis;編譯:劉佩鈴

  觀看:1254 次

  引用來源:Business Insider

美國高盛集團資產管理顧問公司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 (GMO)發表一篇最新報告指出,持續暖化將導致地球上生物第六次大規模滅絕。報告引述世界野生動物基金報告,全球脊椎動物總數量自1970年代起已減半,且 不同動物種類數量減少情況不一,其中 鳥類減少速度遠高於其他動物。 ...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919,550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