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美國南達科他古洞穴可助解開古代氣候變遷歷程

  發表日期:2015-06-08

  作者:Correspondent in South Dakoda;編譯:劉佩鈴

  觀看:769 次

  引用來源:英國衛報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處決定開挖位於中部南達科他州的古洞穴,這處從未被探索過的洞穴被期許能發現美洲部分已滅絕的動物生活過的歷史痕跡如美洲野豬或鼠兔,因這棟洞穴保存良好,可幫助重建附近區域的古代情況,了解冰河時期的環境變化,期望對氣候變遷歷史有更多線索。 ...

全球暖化加速物種混種

  發表日期:2015-06-05

  作者:Manon Verchot;編譯:劉佩鈴

  觀看:663 次

  引用來源:美國科學人

美國喬治亞大學與阿拉斯加大學的共同研究指出,暖化使得動物生態改變,可以遷徙更遠距離,與其他相似物種混種機會增加,物競天擇的結果會導致較弱勢基因物種消失,最終導致物種多樣性的減少,科學家們現在已發現北極熊與美洲灰熊的混種、鱒魚混種、金鶯混種等。值得注意的是,人為氣候變遷使得此自然物競天擇過程加速1000倍是否等同於加速物種滅絕? 有科學家提出不同看法,認為混種有時候是生物調適環境變遷的方式。 ...

聖嬰干擾降雨將影響非洲及東亞農作收成

  發表日期:2015-06-05

  作者:Chris Arsenault;編譯:劉佩鈴

  觀看:1110 次

  引用來源:路透社

近日於德國波昂召開的氣候變遷研討會上,科學家警告今年聖嬰現象將改變降雨型態,非洲國家如甘比亞、肯亞的雨季將延遲,影響豆子、馬鈴薯及玉米的收成。聯合國農糧組織官員也表示目前正密切注意中國及印度的乾旱狀況,一旦極端乾旱導致農作欠收,方能快速提供援助。 ...

泛歐碳封存庫將落腳挪威北海?

  發表日期:2015-06-04

  作者:SINTEF;編譯:劉佩鈴

  觀看:615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Daily

挪威獨立研究組織SINTEF對政府提出政策建議,期望政府能把握機會,利用自身的環境與技術優勢提供全歐洲一個穩定的二氧化碳封存庫。目前全歐洲有兩處最適合封存碳的地點,一是挪威北海(長期使用脫二氧化碳提供穩定天然氣,有地理與技術優勢),一是蘇格蘭鹿特丹天然氣電廠處,挪威上任政府對此計畫躍躍欲試,但新政府考量其龐大預算而持保留態度。有鑑於此,挪威研究團體擬共同撰寫一份評估報告,希望政府為全球減碳提供一項...

全球新聞社將共享氣候變遷新聞內容

  發表日期:2015-06-04

  作者:Mark Sweney;編譯:劉佩鈴

  觀看:1324 次

  引用來源:英國衛報

近日全球超過25家主流新聞社自發性的組成一個為期六個月的新聞共享平台,免費分享所有的新聞來源與資料,用意在為年底的巴黎氣候高峰會做全面性的深入報導。發起人之一的英國衛報總編Alan Rusbridger在平台啟用會上強調,這項前所未有的國際新聞聯盟唯一目的即是廣泛提高全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突破政治考量與業界競爭獨家新聞的限制,也有許多國家缺乏科研資源但也渴望能夠獲得氣候變遷新聞,這個平台開放所...

海平面上升淹沒珊瑚礁島? 答案未定

  發表日期:2015-06-03

  作者:Penny Sarchet;編譯:劉佩鈴

  觀看:690 次

  引用來源:New Scientist

紐西蘭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他們持續觀察的29個珊瑚礁島中有18個在面臨海平面上升時反而成長,而非如預期被淹沒,可能原因是海上風暴打碎的珊瑚礁可能沉積島岸使得島持續成長。此研究結果也引起討論,曾參與IPCC報告關於海島章節的作者Roger McLean回應,除了海平面上升,島國人民要面臨的風險其實是漸趨極端的天氣事件,如果不考慮遷移的選項,則當地的建築結構及防災措施標準都要提高以因應劇烈變化的環境。...

海水暖化將導致海洋生態重新洗牌

  發表日期:2015-06-03

  作者:Brian Kahn;編譯:劉佩鈴

  觀看:643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Central

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 最新一期刊載法國國家科學中心研究結果,如果無法將升溫控制在2度以內,海洋生態將大洗牌,熱帶動物將大規模往極區移動,造成極區資源競爭,會有大批生物滅絕,例如今年年初在北美阿拉斯加海域發現鮪魚活動範圍遠離原本區域數千英里,被科學家視為一項警訊。最直接的經濟衝擊則是全世界的漁業,在地漁民通常仰賴固定漁種,將逐漸面臨漁獲減少或改變...

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北歐海鳥生態

  發表日期:2015-06-02

  作者:Michel d. S. Mesquita;編譯:劉佩鈴

  觀看:884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Daily

挪威氣候變遷中心與英國德國的共同研究,試圖利用北大西洋震盪(NAO)作為指標去評估位於葡萄牙與冰島不同的氣壓是否真的對動物生態造成影響,並藉此定義氣候變遷與動物生態的相關性。以挪威的保育動物海鳥(guillemot)為例,研究發現某幾年冬天氣壓異常偏高,使得海底的養分與食物不易被湧升流帶至海表,導致魚群減少,連帶導致海鳥缺乏食物來源,高壓同時使得大氣溫度下降,讓對溫度敏感的海鳥更難生存,數量銳減。...

全球暖化惡化墨西哥市空汙問題

  發表日期:2015-06-02

  作者:Ioan Grillo;編譯:劉佩鈴

  觀看:805 次

  引用來源:Global Post

墨西哥市開始發展經濟之後,一直深受空氣污染所擾,1992年甚至被聯合國選為全世界汙染最嚴重城市,能見度極低,鳥在城市飛行時猝死以及呼吸道疾病比例高等,各種改革政策如全面禁用含鉛汽油、工廠遷移等實施後終於有大幅改善,如今卻再度惡化,起因是氣候變遷導致的不斷升溫。墨西哥市位處山谷,高溫使得空氣汙染物更容易釋放至空氣中且不易散去,城市人口成長使得汽車數量增加,溫室氣體濃度也升高。此問題已成為墨西哥最重要...

石油業巨頭希望聯合國協助制訂碳交易機制

  發表日期:2015-06-01

  作者:Ian Johnston;編譯:劉佩鈴

  觀看:788 次

  引用來源:英國獨立報

BP、Shell等六大石油公司寫信給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UNFCCC)主席,希望聯合國能協助碳交易定價機制的建立。最近面對重大環保團體與各國決策的減碳決心,石油業面臨重大改革壓力,信中表示為了未來世代,希望能尋求最實際可行並且永續的能源方案來對抗氣候變遷,願意多繳溫室氣體排放稅去資助再生能源公司,幫助其技術研發至成熟,不在乎市場利益被瓜分。這項舉動被視為能源產業在年底巴黎協議中願意妥協的態度定調。...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27,656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