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摘要報告 / 觀看

IPCC 地球暖化 1.5°C 特別報告--決策者摘要

  發表日期:2018-10-16     作者:Myles Allen等(詳見IPCC SR15);編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觀看:7,354 次

 

致謝:本文感謝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授權刊載,全文翻譯來自於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下載網址 )

本文相關參與者: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張楊乾、高宜凡、王振益、詹詒絜、陳柏維 

​IPCC原始檔案網址:http://www.ipcc.ch/report/sr15/ 

 

引言

本報告因應於第 21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會議(COP21),通過巴黎協議時的決議上,邀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 2018 年提供一份特別報告,闡述相對於前工業革命水準地球暖化 1.5°C 後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相關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途徑之影響。」

IPCC 於 2016 年 4 月接受這份邀請,並決定於加強全球應對氣候變遷威脅、永續發展和努力消除貧困的背景下,著手準備特別報告,說明相對於前工業革命水準地球暖化 1.5°C 後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相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途徑之影響。

根據與地球暖化1.5°C相關之現有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等文獻評估,並針對相較於前工業革命時期,進行地球暖化1.5°C和2°C之間的比較,本決策者摘要(SPM)整理特別報告之關鍵結果。這些關鍵結果之相關信心水準皆採用了IPCC校準語言,而每項重要結果之科學基礎,皆於各章節的參考資料註明。此外,本決策者摘要也點出與本報告後方所列章節相關的知識缺口。

 

A. 瞭解地球暖化1.5°C

A1. 據估計,人類活動所導致的地球暖化,已高出前工業革命水準約1.0°C,可能的範圍為0.8°C至1.2°C之間。若以目前暖化速度持續增加,可能在2030年到2052年之間,地球暖化便會達到1.5°C(高信心水準)。

A1.1. 以自前工業革命時期以來的長期暖化趨勢參照,2006 到 2015 這十年間觀察到的地球表面均溫(GMST),較 1850-1900 年間的均溫,高出 0.87°C (可能介於 0.75°C 和 0.99°C)(非常高之信心水準)。這反映了自前工業化時代以來的長期變暖趨勢。據估計,推估人為所致的地球暖化,與觀測到的暖化程度匹配程度為正負 20%(可能範圍)。有鑑於過去與現在持續性的排放量,估計目前人為的地球暖化速度為每十年增加 0.2°C(可能介於 0.1°C 和0.3°C 之間)(高信心水準)。

A1.2. 在許多陸地區域和季節中,紛紛出現高於全球均溫的暖化程度,包含北極地區的暖化情況高出兩到三倍。陸地上的暖化程度大多會高於海洋的暖化程度(高信心水準)。

A1.3. 在地球暖化程度達到0.5°C的期間內,已發現極端氣候與天氣之強度和頻率有增加之趨勢(中信心水準)。這份評估是依據多方面之證據所進行的,其中包含1950年至今的極端氣候變遷之歸因研究。

A.2. 自前工業革命時期至今,因人為排放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暖化現象,將會持續好幾個世紀,甚至千年以上,且將繼續造成氣候系統進一步長期的改變,如:海平面上升及其相關影響(高信心水準),但單就這些排放量是不太可能造成地球暖化至1.5°C(中信心水準)。

A2.1. 到目前為止,人為排放(包括溫室氣體,氣溶膠及其前驅物),不太可能在未來二十至三十年間(高信心水準),或於一個世紀期間內(中等信度),造成超過 0.5°C 的進一步暖化幅度。

A2.2. 達到並維持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和減少非二氧化碳之輻射強迫作用量(non-CO2 radiative forcing),能在幾十年之間,遏止人為的地球暖化(高信心水準)。而所達到之最高溫度,由直到淨零排放過程中,全球人為二氧化碳之淨排放累計量(高信心水準),以及在達到最高溫的前幾十年間,非二氧化碳之輻射強迫作用量而定。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仍需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持續性的淨負排放,以及/或是進一步減少非二氧化碳之輻射強迫作用量,以阻止因地球系統的反饋與反海洋酸化(中信心水準),進一步造成的暖化現象,也需藉此減少海平面上升幅度(高信心水準)。

A3. 當地球暖化至1.5°C時,自然和人類系統相關之氣候風險,會高於當前情況,但低於2°C所帶來的風險(高信心水準)。這些風險取決於暖化的幅度和速度、地理位置、發展和脆弱程度,以及調適和減緩方案的選擇與實施(高信心水準)。

A3.1. 已發現地球暖化對自然和人類系統所造成的衝擊(高信心水準)。由於全球暖化(高信心水準),許多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及其所提供之服務,已發生變化。

A3.2. 未來與氣候相關的風險,取決於暖化的速度、峰值和持續時間。以總量來看,地球暖化超過1.5°C並於2100年前恢復到該水準的情況下,特別是如果峰值溫度又很高時(例如大約2°C)的情況下,其氣候風險還是會比地球暖化逐漸穩定於1.5°C時的情況來得大(高信心水準)。部分影響可能是長久持續的或不可逆轉的,例如喪失掉某些生態系統(高信心水準)。

A3.3. 調適和減緩已正在進行中(高信心水準)。透過擴大和加速進一步、多層次和跨部門之間的氣候減緩行動,以及透過漸進和轉型下的適應行動,將可進一步減少未來與氣候相關之風險(高信心水準)。



B. 氣候變遷推估、潛在衝擊及相關風險

B1. 根據多個氣候模型所預估之可靠結果顯示,現今溫度與地球暖化1.5°C之間,及1.5°C到2°C之間,兩者的區域氣候特性存在差異,包含多數陸地與海洋區域的平均溫度增加(高信心水準)、多數居住區域的極端熱天氣增加(中信心水準)、數個地區的高降雨量增加(中信心水準),以及某些地區旱災及降雨不足的機率增加(中信心水準)。

B1.1. 因地球暖化0.5°C而起的極端氣候及天氣變化相關證據,支持了對於相較現今,升溫0.5°C後,極端氣候裡會發生進一步可觀測變化的相關評估(中信心水準)。一些區域於氣候上的變化,經評量後發現與工業革命前相比,變化程度相當於高達1.5°C,包括許多地區的極端溫度暖化(高信心水準)、一些地區高降雨的頻率、強度及/或強降雨量之增加(高信心水準),以及部分地區旱災的強度或頻率增加(中信心水準)。

B1.2. 據估計,陸地的極端溫度會高於地球表面均溫(高信心水準):中緯度地區的極端熱天,在地球暖化1.5°C時升溫可高達約3°C、在地球暖化2°C時可高達約4°C;而高緯度地區的極冷夜晚,在地球暖化1.5°C時,升溫可高達約
4.5°C、地球暖化2°C時可高達約6°C(高信心水準)。預計多數陸地區域的熱天數會增加,尤以熱帶地區增加最多(高信心水準)。

B1.3. 於地球暖化2°C下,旱災及降雨不足所帶來的風險,預估在某些地區會比暖化1.5°C的情況下高(中信心水準)。於地球暖化2°C下,大量降雨之風險預估在北半球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亞洲東部及北美東部會比1.5°C高(中信心水準)。於地球暖化2°C下,熱帶氣旋相關的強降雨量預估會比1.5°C多(中信心水準)。其他地區強降雨量的變化預估上,地球暖化2°C與1.5°C之間的變化通常為低度信心水準。以全球強降雨加總量來看,強降雨風險於地球暖化2°C 下,會比1.5°C高(中信心水準)。因此,於地球暖化2°C下,全球陸地受洪水危害影響的地區預估比1.5°C大(中信心水準)。

B2. 2100年前,於地球暖化1.5°C下,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預估會比2°C低約 0.1公尺(中信心水準)。2100年後,海平面將會持續上升(高信心水準),而上升的幅度及速率取決於未來的排放量途徑。較慢的海平面上升速率,使小島嶼、低窪沿海地區及三角洲的人類,和生態系統有更多調適的機會(中信心水準)。

B2.1. 以模型預估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相較於1986~2005年),顯示於地球暖化1.5°C下,到2100年前,上升範圍為0.26到0.77公尺,比地球暖化2°C 還少0.1公尺(0.04~0.16公尺)(中信心水準)。根據2010年的人口,且假設沒有調適行動,全球海平面上升少0.1米意味著減少多達1000萬的人口暴露於相關風險之下(中信心水準)。

B2.2. 即使21世紀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C,2100年以後,海平面仍會持續上升(高信心水準)。北極海洋冰原的不穩定或格陵蘭冰原的不可逆損失,都會導致數百年至數千年期間,海平面的上升幅度高達數公尺。地球暖化約1.5°C到
2°C之間,會觸發這些不穩定現象(中信心水準)。

B2.3. 對許多人類及生態系統而言,持續暖化將擴大小島嶼、低窪沿海地區及三角洲曝露於海平面上升相關之風險中,包含鹽水入侵的增加、洪水和破壞基礎建設(高信心水準)。於地球暖化2°C下,與海平面上升相關之風險比1.5°C 來得高。地球暖化1.5°C時,海平面上升的速率較慢,減少這些風險,帶來更多調適的機會,包括管理及恢復自然海岸生態系統和加強基礎建設(中信心水準)。

B3. 在陸地上,於地球暖化1.5°C下,預估物種損失及絕種等對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衝擊會比2°C來得低。相較於將地球暖化限制在2°C,限制在1.5° C 內,預估可降低對陸地、淡水和沿岸生態系統的衝擊,並保留更多生態提供人類的服務(高信心水準)。

B3.1. 就研究涵蓋的105,000個物種而言,預估於地球暖化1.5°C下,6%的昆蟲、8%的植物和4%的脊椎動物會失去一半因氣候而定的地理分布範圍,相比於地球暖化2°C下,數據則為18%的昆蟲、16%的植物和8%的脊椎動物(中信心水準)。於地球暖化1.5°C下,如森林大火等與生物多樣性相關之風險,及侵
入性物種的蔓延所帶來的衝擊,會比2°C較低(高信心水準)。

B3.2. 預估約4%(四分位距2~7%)的全球陸地範圍,在地球暖化1ºC下,會經
歷生態系統的轉換;地球暖化2ºC下,則有13%(四分位距8–20%)的陸地範圍(中信心水準)會經歷生態系統轉換。這顯示出有風險的範圍,於地球暖化
1.5°C下,預估會比2°C還少50%(中信心水準)。

B3.3. 高緯度苔原和北方森林,特別具有因氣候變遷引發之退化和流失的風
險,木本灌木已經侵入了苔原地區(高信心水準),且會因為進一步暖化而持續。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C,而不是2°C,預估可阻止150萬到250萬平方公里
的永久凍土層,其長達幾世紀期間的融解情形(中信心水準)。

B4. 相較於限制全球暖化在2ºC,預估限制於1.5°C之下,會減少海洋溫度上升,及減少其相關的海洋酸度上升與海洋含氧量下降情形(高信心水準)。因此,將地球暖化限制在1.5°C,預估會減少於海洋生物多樣性、漁業、生態系統,和其提供於人類的功能與服務上的風險,如近期北極海冰層及溫暖水域珊瑚礁生態系統的變化所示(高信心水準)。

B4.1. 根據高信心水準,於地球暖化1.5ºC下,北極海在夏天時,海洋無冰的機率比2ºC低了許多。於地球暖化1.5ºC下,預估每一百年都會出現一次北極圈海上無冰的夏天,此種可能性在地球暖化2ºC下,會增加到至少每十年出現一次。在數十年間,衝破1.5ºC但後回復至1.5ºC的先升後降情況,對北極海域的覆冰影響是可恢復的(高信心水準)。

B4.2. 地球暖化1.5°C預估會改變許多海洋物種的分布範圍,移動至更高緯度地區,且會增加對多種生態系統的破壞,也預期會迫使沿岸資源的流失,並減少漁業和水產養殖的生產力(特別在低緯度地區)。氣候引發的衝擊風險預估,在地球暖化2°C下,比1.5°C還高(高信心水準)。舉例來說,預估珊瑚礁在
1.5°C下,會再減少70~90%(高信心水準),而在2°C下的損失則更大
(>99%)(非常高信心水準)。許多海洋及沿岸生態系統會隨著全球暖化,特別在2°C以上時,所導致不可恢復之損失風險增加(高信心水準)。

B4.3. 於地球暖化1.5°C下,預估因二氧化碳濃度增加而造成海洋酸化的程度,會擴大暖化的不利影響,甚至在2°C下,對從藻類到魚類等多個物種之生長、
發育、鈣化、生存並蓬勃發展,會更為不利(高信心水準)。

B4.4. 氣候變遷對海洋的衝擊,因為生理機制、存活、棲地、繁殖、疾病發生率及侵入物種等衝擊,對漁業及水產養殖的風險也隨之增加(中信心水準);但預估該衝擊在地球暖化1.5°C下會比在2°C少。舉例來說,一項全球漁業模式預估:海洋魚類的全球年平均捕捉量在地球暖化1.5°C下,減少約150萬噸,而地球暖化2°C下則減少多達300萬噸以上 (中信心水準)。

B5. 對健康、生活、糧食安全、水供應、人類安全及經濟成長等氣候相關的風險,預估在地球暖化1.5°C下會增加,並在2°C下增加更多。

B5.1. 地球暖化1.5°C或更高時,有些人口會處於因地球暖化,而帶來不成比例的負面影響和高風險之地區,這包含弱勢與脆弱族群、原住民及依賴農業或沿岸資源生存的當地社區(高信心水準)。而不成比例高風險地區,包含北極的生態系統、旱地地區、小島嶼開發中國家以及低度開發國家(高信心水準)。隨著全球暖化增加,預期貧困及弱勢族群在某些人口上會增加;相較於將地球暖化限制在2°C,限制在1.5°C內,可於2050年前,減少多達上億人暴露在氣候相關風險及易受貧困影響的情況(中信心水準)。

B5.2. 任何全球暖化的上升,預估皆會影響人類健康,主要導致負面的後果
(高信心水準)。預估在1.5°C下,假設臭氧形成之後,排放量居高不下,高溫相關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以及臭氧相關的死亡率風險還是會比2°C低(非常高信心水準)。都市熱島通常會擴大城市中熱浪的衝擊(高信心水準)。如瘧疾及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疾病所帶來的風險,預估從升溫1.5°C到2°C會增加,包含地理分布範圍的潛在轉移(高信心水準)。

B5.3. 相較於限制升溫在2°C,預估限制在1.5°C內,對玉蜀黍、稻米、小麥及可能其他穀類作物的產量,會帶來更低的淨值減少量,特別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東南亞、中美及南美洲;對仰賴二氧化碳、具有營養質量的稻米和小麥而言,亦是如此(高信心水準)。預估在沙黑爾、非洲南部、地中海、歐洲中部及亞馬遜地區的糧食供給,地球暖化2°C下的減少量比1.5°C大(中信心水
準)。預估上升的溫度,會對家畜造成不利影響,程度取決於飼養品質、疾病傳播,及水資源供給(高信心水準)。

B5.4. 視未來的社會經濟條件,相較於將地球暖化限制在2°C,限制在1.5°C內可能會減少多達50%的世界人口,暴露在氣候變遷所導致之缺水情況,即使地區之間這方面的變化性極大(中信心水準)。對旱災的變遷預估,相較於將地球暖化限制2°C,限制在1.5°C內,許多小島嶼開發中國家面臨的缺水情況較少
(中信心水準)。

B5.5. 全球總經濟成長因氣候變遷衝擊造成的風險,預估在本世紀末前,於
1.5°C的條件下會低於2°C的條件(中信心水準),不包含減緩成本、調適投資及調適益處。若全球自1.5°C升溫至2°C,預估熱帶地區及位於南半球的亞熱帶地區國家,會面臨經濟成長上最大的衝擊(中信心水準)。

B5.6. 地球暖化1.5°C及2°C之間,其中在非洲及亞洲,更多比例的人暴露在多重及混合氣候相關風險,並易受貧困影響(高信心水準)。全球從1.5°C升溫至
2°C的情況下,橫跨能源、糧食及水部門的風險可能在空間、時間上會重疊,產生全新及加重當前危害、暴露及脆弱性,影響上升的人數及地區(中信心水準)。

B5.7. 自從發布第五次評估報告,許多證據顯示對於地球暖化2°C,五大關注推理(Reasons for Concern, RFCs)中,其中有四個的風險評估水準增加(高信心水準)。地球暖化的程度帶動之風險轉型如下:RFC1為獨特與受威脅的系統,在1.5°C及2°C之間,高到非常高風險(高信心水準);RFC2為極端天氣事件,在1.0°C及1.5°C之間,中到高風險(中信心水準);RFC3為衝擊分
布,在1.5°C及2°C之間,中到高風險(高信心水準);RFC4為全球總衝擊,在1.5°C及2.5°C之間,中到高風險(中信心水準);RFC5為大規模單一事件,在1°C及2.5°C之間,中到高風險(中信心水準)。

B6. 相對於地球暖化2°C,地球暖化1.5°C時,大多調適需求會比較低(高信心水準)。有各式各樣調適方案可減少氣候變遷的風險(高信心水準)。部分人類和自然系統面對地球暖化1.5°C的調適能力仍有其極限,也會有相關的損失
(中信心水準)。調適方案的數量與可行性因部門而異(中信心水準)。

B6.1. 有各式各樣的調適方案(例:以生態系統為基準之調適方案、生態系統復育和受抑止的森林退化和濫伐、生物多樣性管理、永續水產養殖和地區性知識及原住民知識、海岸防衛和加固、有效灌溉、社會安全網、災害風險管理、風險分散和分享、以社區為重心的適應方案、綠化建設、永續性土地利用和規畫以及永續性水源管理等),減少了大自然和可管理之生態系統、海平面上
升,以及特別在農村的健康、生計、食物、水、和經濟成長和城市地區(中信心水準)中,所面臨的風險。.

B6.2. 在生態、食物和健康系統上的調適,於地球暖化2°C上的挑戰,會甚於
1.5°C所面臨的挑戰(中信心水準)。包括小島和低度開發國家在內的部分脆弱地區,即使地球暖化為1.5°C,預估將遭遇高度、多重並相互影響的氣候風險
(高信心水準)。

B6.3. 調適能力的極限於地球暖化1.5°C便存在,並隨著暖化程度增高而愈加嚴重,各部門之間的調適能力也各有不同,並在特定地點中,影響脆弱區域、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中信心水準)。



C. 與暖化 1.5°C 一致的排放途徑和系統轉變

C1. 在地球暖化 1.5°C,或有限衝破 1.5°C 途徑中,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將於
2030 年前,降至 2010 年水準之 45%(40~60%四分位距),並於 2050 年達到碳中和(2045~2055 四分位距)。為了限制地球暖化低於 2°C,多數途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估於 2030 年前可降低約 20%(10-30%四分位距),並於約 2075 年達到碳中和(2065~2080 四分位距)。地球暖化限制於 1.5°C 的各途徑中,大幅減少的非二氧化碳排放量,與限制暖化 2°C 的途徑的減少量相似
(高信心水準)。

C1.1. 地球暖化 1.5°C,或有限衝破 1.5°C 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量,包含了減緩措施的各種組合方案,會在降低能源與資源強度、二氧化碳脫除率和依靠二氧化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等之間取得平衡。不同的方案會遭遇不同的執行挑戰與永續發展的潛在效益和權衡折衷問題。(高信心水準)

C1.2. 地球暖化 1.5°C,或有限衝破 1.5°C 途徑,能大幅降低甲烷和黑碳的排放量(於 2050 年前,兩者降至或低於 2010 年的 35%)。這些途徑同時也部分減少大部分在 20-30 年間,抵銷減緩效益的氣霧劑冷媒。能源部門採取了大範圍的減緩措施,非二氧化碳之排放量也得以減少。除此之外,針對非二氧化碳之減緩措施,可以減少農業中的一氧化二氮和甲烷、廢棄物部門的甲烷,以及一些黑碳和氫氟碳化合物的來源。在部分 1.5°C 的途徑中,生質能源的高需求可增加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突顯了適當管理方式的重要性。所有的 1.5°C 模型途徑中,因預估的非二氧化碳排放減量而改善的空氣品質,對大眾有直接且立即之健康效益(高信心水準)。

C1.3. 限制地球暖化需要限制自工業革命時期以來所累計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也就是將其維持在碳預算總額中(高信心水準)。截至2017 年底,自前工業革命時期以來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預估已使 1.5°C 的碳預算總額減少了約 22000 億±320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中信心水準)。相關的剩餘預算以每年 420 億±30 億二氧化碳當量消耗中(高信心水準)。預估剩餘的碳預算,受所選擇的全球溫度測量方式而定。使用 AR5 中所採用的地球表面平均氣溫,預估剩餘碳預算為 580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有 50%的機率將暖化控制在1.5°C 的目標;或 420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有 66%的達標機率(中信心水準)。而使用 GMST,則會得到 7700 和 5700 億二氧化碳當量的預估值,分別有 50%和 66%的達標機率(中信心水準)。這些預估剩餘碳預算大小的不確定性很大,且視多項因素而定。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反應的不確定性,貢獻了±400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而歷史暖化的程度則是貢獻了±250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中信心水準)。因未來永凍層溶解而可能的碳排放及濕地釋放的甲烷,將會在本世紀期間消耗高達 100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剩餘預算,並接續消耗更多(中信心水準)。此外,未來的非二氧化碳之減緩程度,可能將使剩餘碳預算,出現 250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增幅或減少(中信心水準)。

C1.4. 太陽輻射修正(Solar Radiation Modification, SRM)措施於評估中未出現在任何既有之途徑中。儘管部分 SRM 措施理論上能有效減少衝破 1.5°C,但也面臨著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和知識缺口,以及與大量的風險,連同治理、道德與對永續發展之衝擊相關之實施上,機構型及社會型的相關箝制。同時,該措施也無法減緩海洋酸化的問題(中信心水準)。

C2. 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 1.5°C 之途徑,需要能源、土地、城市與基礎建設(包括交通運輸及建築)與工業系統上快速且深遠的轉型(高信心水準)。這些系統轉型在規模上是前所未見的,但在速度上不必然須如此,同時也意味著所有部門需進行深度的排放減量、各式各樣的減緩方案、以及針對這些方案進行更多更大量的投資(中信心水準)。

C2.1. 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 1.5°C 之途徑顯示,相較於 2°C 的途徑,在未來二十年期間所帶來的系統性改變,會更加快速且明顯(高信心水準)。與限制地球暖化至 1.5°C,或有限衝破 1.5°C 之途徑相關的系統性改變率,曾在過去某些部門、科技及空間環境下出現,然而並無其規模之歷史前例的紀錄(中信心水準)。

C2.2. 能源系統中,在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 1.5°C 之全球模型途徑(於文獻中有納入的),普遍以低能源使用來滿足能源服務需求,包括加強能源效率,以及能源終端使用的電力化速度更快(高信心水準)。1.5°C 或有限衝破 1.5°C 途徑,與 2°C 相比,特別是 2050 年前,低排放能源預估將佔有更高的比例(高信心水準)。在 1.5°C 或有限衝破 1.5°C 途徑中,預估 2050 年時,再生能源供應 75~85%(四分位距)的電力(高信心水準)。發電部分,核能及帶有二氧化碳捕捉與儲存的化石燃料占比,於大多數模擬中的1.5°C 和有限衝破 1.5°C 途徑中,都有所增加。在 1.5°C 模型途徑中,包括有限衝破 1.5°C 途徑,2050 年全球電力使用碳捕捉,可使天然氣發電佔比來到8%(3~11%四分位距),而煤炭使用部分,於所有途徑都顯示巨幅的減少並最終減至近乎 0%(0~2%))(高信心水準)。儘管須承認依然有所挑戰,方案與國家環境、政治、經濟、社會與太陽能、風能技術與儲存科技適用性之間有所不同,但都在過去幾年間大幅改善(高信賴水準)。這些改變代表發電系統的轉型可能性。

C2.3. 來自工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於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1.5°C 的途徑中,預估於 2050 年要比相對於 2010 年的水準約為 75~90%(四分位距)還來得低,地球暖化 2°C 則為 50~80%(中信心水準)還來得低。如此減少量,可透過現有或新興科技與措施來實現,包括電解、氫、永續生化之飼養方式、產品替換及碳捕捉、利用與儲存。這些方案技術上於多種規模裡證明可行,但大規模實施仍於特定背景下,受經濟、金融、人類能力與機構型限制,以及大規模工業裝置的特性所影響。工業上,單獨能源與流程效率改善不足以將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 1.5°C(高信心水準)。

C2.4. 符合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 1.5°C 的城市與基礎建設統轉型,意謂如土地與城市規畫措施的改變,以及相較於地球暖化限制在 2°C,交通運輸與建築將有更明顯的排放減量(中信心水準)。技術措施與實務帶動了包括各種能源效率方案的排放減量。在地球暖化限制於 1.5°C 內,或有限衝破 1.5°C 上,2050 年建築裡面能源需求由電力供應之佔比中約 55~75%,而 2°C 則為 50~70%。在運輸部門,終端用戶所使用的低排放能源會自 2020 年低於5%,提升到 2050 年的 35~65%,而暖化 2°C 則為提升到 25~45%(中信心水準)。經濟、機構及社會文化障礙可能抑制這些城市與基礎建設系統轉型,程度則依國家、區域及當地環境、能力與可取得之資金而定(高信心水準)。

C2.5. 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 1.5°C 的所有途徑中,都出現全球規模或區域規模之土地利用轉型,但其幅度取決於所追求的減緩方案組合而定。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 1.5°C 之模型途徑中,預估牧場轉換了 50 萬到 8 百萬平方公里,及非牧場用途之農地轉換的 0~5 百萬平方公里,糧食與飼養穀物 1~7 百萬平方公里轉作能源作物,以及 2050 年時,相較於2010 水準,森林從 1 百萬平方公里減量至 1 千萬平方公里之增量(中信心水準)。如此大量的轉型,對許多土地需求的永續管理帶來挑戰,包括人類居住、糧食、畜牧飼養、纖維、生質能、碳儲存、生物多樣性及其他系統之服務(高信心水準)。縮限土地需求之減緩方案包括土地利用措施的永續集約化、生態系統回復,與朝向降低資源密集之飲食的改變(高信心水準)。土地為主的減緩方案之實施,需要克服不同區域中,社會經濟、機構型、科技面、資金面與環境障礙。

C2.6. 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 1.5°C 途徑中,2015 至 2050 年期間之年均能源相關減緩投資之總額,預估為 2015 年價值(USD2015)約 9 千億美元(六個模型中,介於 2015 年價值 1800 億至 1.8 兆之間的美元金額)。這與 2015 至 2050 年間,年均能源供應投資總額為 1.6 兆至 3.8 兆 USD2015 及年均能源需求投資總額 7 千億至 1 兆 USD2015 之趨勢相關。同時相對於2°C 途徑,1.5°C 途徑顯示在能源相關投資總額之增幅約為 12%(介於 3%到23%之間)。低碳能源科技與能源效率之年均投資則於 2050 年前,相較於 2015 水準,上升至五分之一左右(介於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中信心水準)。

C2.7. 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 1.5°C 之模型途徑中,預估在 21 世紀中,有許多全球平均折現邊際減排成本,大約比地球暖化限制在 2°C 高了三至四倍(高信心水準)。經濟文獻將邊際減排成本,自經濟中的整體減緩成本切分出來。與 1.5°C 減緩途徑的相關減緩成本總額的文獻有限,無法於本報告中進行評估。整體經濟的加總預估成本,以及符合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 的減緩益處下的知識缺口依然存在。

C3. 所有將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或有限衝破 1.5°C 的途徑,都必須在 21 世紀內使用二氧化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措施,來移除 1000 億到1 兆噸二氧化碳當量。二氧化碳移除將用於補充剩餘可排放量,並在大多數情況下實現淨值負排放,使全球暖化在達到高峰後,恢復到 1.5°C(高信心水準)。移除數千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措施,受到多種可行性和永續性的限制(高信心水準)。短期內大幅減排,以及降低能源和土地需求的措施,可以將需移除的二氧化碳,降到數百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內,而無需依賴生質能的碳捕捉技術(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高信心水準)。

C3.1. 現有和潛在的二氧化碳移除措施,包含了造林和再造林、土地恢復和土壤碳封存、生質能碳捕捉、直接從空氣中進行碳捕捉、增強風化作用和海洋鹼化。它們在成熟度、潛力、成本、風險、效益和權衡折衷方面有很大差異(高信心水準)。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已發表的途徑,有包括除了造林和生質能碳捕捉之外的二氧化碳移除措施。

C3.2. 對於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C 內,或有限衝破 1.5°C 途徑,生質能碳捕捉的採行範圍,預估於 2030 年將落在 0–10 億二氧化碳當量,2050 年將落在 0–80 億二氧化碳當量,而 2100 年將落在 0–160 億二氧化碳當量。與農業、林業、土地利用(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Land-use, AFOLU)相關的二氧化碳移除措施,在這些年內預計將各自消除 0–50, 10~110,及 10~50 億二氧化碳當量(中信心水準)。這些執行範圍的上限到了本世紀中葉,超過了生質能碳捕捉至多可以移除 50 億二氧化碳當量的潛力,以及根據最近的文獻評估,造林可移除 36 億二氧化碳當量的潛力(中信心水準)。一些途徑則避免生質能碳捕捉的採行,這些完全是藉由在農業、林業、土地利用相關的二氧化碳移除措施(中信心水準)。由於生質能源在各個領域具有替換化石燃料的潛力,生質能源的使用度,在生質能碳捕捉被排除的情況下,比在納入為碳捕捉選擇的情況下,會變得一樣高,或甚至更高(高信心水準)。

C3.3. 那些超出地球暖化 1.5°C 的途徑,需依賴二氧化碳移除措施,在本世紀晚期產生比剩餘可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多的空間,好讓 2100 年回到暖化 1.5°C 的水準內,因為更嚴格的溫度標準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碳移除措施(高信心水準)。二氧化碳移除措施實行的速度,會因為規模和社會可接受性受到限制,因而決定了在衝破 1.5°C 後,將地球暖化恢復到低於 1.5°C 的能力。對碳循環和氣候系統的理解,仍然受限於淨值負排放在其達到峰值後,降低溫度的有效性(高信心水準)。

C3.4. 目前和潛在的二氧化碳移除措施,如果經大規模使用,可能會對土地、能源、水和營養物產生重大影響(高信心水準)。造林和生物能源或與其他土地用途競爭,並可能對農業和糧食系統、生物多樣性和其他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產生重大影響(高信心水準)。為了限制這種權衡折衷的現象,有效的治理是必要的,並需進一步確保陸地、地質和海洋儲存庫中,碳移除的持久性(高信心水準)。二氧化碳移除措施的可行性和永續性,可以透較小規模但大量的一系列選擇方案來加強,而不是在非常大的範圍內採用單一的方案(高信心水準)。

C3.5. 一些與農業、林業、土地利用相關的二氧化碳移除措施,如:恢復自然生態系統和土壤碳封存,可以提供共同利益,如:改善生物多樣性、土壤品質和當地糧食安全。若大規模採行,它們需要能確保土地管理永續性的治理系統,來保存和保護土地碳存量,和其他生態系統的功能和服務(中信心水準)。

 

D. 加強全球對永續發展及努力消除貧窮的應對

D1. 據估計,在《巴黎協定》內,近期各國所提交的減緩企圖,在付諸實踐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結果將在 2030 年,產生 520-58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中等信心水準)。這反映這些企圖,即使 2030 年後,減緩的規模和目標皆具有挑戰性地增加,仍無法將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 之內(高信心水準)。要避免單只依賴未來大規模計畫移除二氧化碳排放的情況,和地球升溫衝破1.5°C,只有在 2030 年之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開始下降,才能做到(高信心水準)。

D1.1. 將地球暖化限制在1.5°C,或有限制地衝破1.5°C,這些途徑顯示,到了 2030年,需有明顯的減量(高信心水準)。除了一個途徑之外,其他所有都顯示,溫室氣體排放量都在2030年時,要降至3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下,並且有一半的途徑指出區間落在250-30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範圍內(四分位數間距),比2010年減量40-50%水平(高信心水準)。這些途徑反映目前國家提出到2030年的減緩企圖,會導致到2100年時,地球暖化約3°C,且之後會繼續暖化的成本效益途徑基本上一致,(中等信度)。

D1.2. 相較於把升溫控制在1.5°C內,或有限制地衝破1.5°C,升溫衝破1.5°C的軌跡會導致更高的影響和相關的挑戰(高信心水準)。在本世紀超過0.2°C下的暖化逆轉,會需要加速大規模的二氧化碳移除,但這方面的實踐有可能因為極大的執行挑戰而無法達到(中等信心水準)。

D1.3. 在 2030 年能排放越少的溫室氣體,於 2030 年後,限制在地球暖化上升至 1.5°C 或有限制地衝破 1.5°C,挑戰會比較小(高信心水準)。來自於延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行動而產生的挑戰,包括了風險成本上升、碳排放基礎設施的封閉、資產擱淺、以及中長期未來應對方案靈活性降低(高信心水準)。這些可能會增加處於不同發展階段,於國家之間,影響不均的狀況(中等信心水準)。

D2. 如果將全球暖化限制在 1.5°C,而不是 2°C 時,以及如果減緩和調適加起來的效益能最大化,同時將中間的權衡折衷最小化(高信心水準),那麼更能夠避免氣候變遷對永續發展、消除貧困和減少不平等的影響。

D2.1. 氣候變遷的影響,與因應永續發展的行動密切相關。永續發展平衡了社會福祉、經濟繁榮和環境保護。2015年通過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為評估全球暖化1.5°C或2°C與其他發展目標(包括消除貧困,減少不平等和氣候行動)之間的聯繫,提供了既定框架(高信心水準)。

D2.2. 將道德和公平納入考量,可以幫助解決與1.5°C和更嚴重暖化程度之下,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和不均衡分配,以及減緩和調適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對所有社會中的貧困和弱勢群體而言(高信心水準) 。

D2.3. 符合控溫1.5°C的減緩和調適行動皆需要有利條件的支持。在這1.5°C特別報告中,對地球物理、環境-生態、技術、經濟、社會-文化和體制方面的可行性,進行了評估。加強多層次治理、機構能力、政策工具、技術創新和財務移轉及動員,以及人類行為和生活方式的變化,這些條件有助於提升與1.5°C系統轉變一致的減緩和調適可行性(高信心水準)。

D3. 如果與有利條件一同細心挑選特定國家背景的調適方案,將對永續發展和消除貧窮帶來好處,雖然可能還是會有權衡折衷的情況發生(高信心水準)。

D3.1. 降低人體和自然系統脆弱性的調適方案與永續發展有很多的協同效應,如果管理得當,就能確保糧食和水安全、減少災害風險、改善衛生條件、維持生態系統服務以及減少貧困和不平等(高信心水準)。增加對物質和社會基礎設施的投資,是提高社會的彈性和調適能力的關鍵有利條件。這些好處可見於因應地球暖化 1.5°C 而調適之大多數地區(高信心水準)。

D3.2. 對全球暖化 1.5°C 的調適方案也可能導致權衡折衷取捨或調適不良,對永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如果設計或實施不當,諸多部門的適應計畫可能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和用水量,增加性別和社會不平等、破壞健康狀況並侵害自然生態系統(高信心水準)。

D3.3. 限制全球暖化 1.5°C 的減緩和調適混合方案,若以參與式和整合式的方式實施,可實現城市和農村地區快速的系統性轉變(高信心水準)。這些與經濟和永續發展一致時,以及地方、區域政府和決策者獲得中央政府支持時最為有效(中信心水準)。

D3.4. 在土地管理減少排放和災害風險,或低碳建築設計用於有效冷卻等情況下時,減少排放的調適方案可以在大多數部門和系統轉型中達到協同效應和成本節約效果。在將地球暖化限制在 1.5°C 時,例如當生質能源作物,重新造林或植樹造林侵佔農業調適所需的土地時,減緩和調適之間的折衷會破壞糧食安全、生計、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以及永續發展的其他方面(高信心水準)。

D4. 符合全球暖化1.5°C途徑的減緩方案與永續發展目標中的多種協同作用和權衡折衷相關。雖然可能的協同效應總數超過了權衡折衷數量,但其淨值效應將取決於變化的速度和幅度,減緩組合的構成以及轉型的管理(高信心水準)。

D4.1. 1.5°C的途徑具有強大的協同作用,特別是對於永續發展目標3(健康)、7(潔淨能源)、11(城市和社區)、12(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和14(海洋)(高信心水準)。如果不加以謹慎管理,一些1.5°C的途徑對於永續發展目標 1 (貧困)、2(飢餓)、6(水)和7(能源獲取)減緩可能出現權衡折衷情形,(高信心水準)。

D4.2. 包括低能源需求、低材料消耗和低溫室氣體密集型食品消費的1.5°C的途徑,具有最明顯的協同效應和最低的權衡折衷取捨,這尊重了永續發展和永續發展目標(高信心水準),這些途徑將減少對二氧化碳移除的依賴。在模擬的途徑中,永續發展,消除貧困和減少不平等可以促進地球暖化限制在1.5°C內(高信心水準)。

D4.3. 地球暖化 1.5°C 和 2°C 的模擬途徑,往往依賴於大規模土地相關措施的實施,如植樹造林和生物能源供應,如果管理不善,可能與糧食生產競爭,從而引發糧食安全問題(高信心水準)。二氧化碳移除方案對永續發展目標的影響,取決於選項的類型和實施規模(高信心水準)。如果實施不當,諸如生質能碳捕捉和與農業、林業、土地利用相關的二氧化碳移除措施選項,將導致權衡折衷。與因地制宜的設計和實施,需要考慮人們的需求、生物多樣性和其他永續發展的各方面(極高信心水準)。

D4.4. 與地球暖化途徑一致的減緩措施,為高度仰賴化石燃料來創造營收和就業區域的永續發展帶來風險(高信心水準),促進經濟和能源部門多樣化的政策可以解決相關的問題(高信心水準)。

D4.5. 保護窮人和弱勢群體的跨部門,和人口再分配政策,可以解決一系列永續發展目標的權衡折衷問題,特別是飢餓、貧困和能源獲取。此類補充政策的投資需求,僅佔地球暖化1.5°C路徑中,總體減緩投資的一小部分(高信心標準)。

D5. 於永續發展及減少貧窮的條件下,限制地球暖化 1.5°C 之風險,意謂著可以透過增加調適及減緩的投資、政策工具、加速科技創新與行為改變(高信心水準),而帶動系統轉型。

D5.1. 直接挹注資金在減緩及調適之基礎建設,可提供更多資源。這包含機構型投資人、資產管理人及開發或投資銀行等私有資金之調動,以及公共資金之支用。降低排放風險之政府政策,與調適投資,可促進私有資金之調動,並強化其他公共政策之有效性。多項研究顯示相關挑戰包括取得融資及資金動用等(高信心水準)。

D5.2. 與2°C相比較,符合地球暖化1.5°C之調適融資很難量化。知識缺口包括了因當前基礎建設投資不足,導致計算具體氣候韌性相關投資的資料不足。預測中地球暖化1.5°C的調適成本,可能比2°C還要低廉。調適需求通常是由公部門來填補,像是由國家層級或以下層級之政府預算支應,而發展中國家則另有開發協助的支持、多方開發銀行以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管道支援(中信心水準)。更近期則出現大眾對此理解程度的提升,以及對非營利組織與在某些區域的私有資金挹注之提升(中信心水準)。障礙則包含了調適融資幅度、調適融資能力及管道有限(中等信心水準)。

D5.3. 根據限制地球暖化在1.5°C內的全球模型途徑推測,2016年至2035年間,能源系統的年平均投資需求約為2.4兆美元,佔全球GDP2.5%(中等信心水準)。

D5.4. 政策工具可有助於增加資源之動用,包括透過轉移全球投資與儲蓄,以及透過市場或非市場之工具,還有保障轉型時公平性之配套措施,亦有助於了解實施相關之挑戰,例如在能源成本、資產折舊與國際競爭衝擊之挑戰,亦有助於活用機會,增進協同益處(高信心水準)。

D5.5. 符合調適及限制地球暖化1.5°C的系統轉型,包括廣泛採用新穎且可能破壞性的科技與措施,以及強化氣候導向之創新。這意謂包括在工業方面與金融方面之科技創新能力的強化。國內創新政策及國際合作皆可對減緩與調適科技之發展、商業化及廣泛採用有所助益。當創新政策與公部門支持研發的政策相結合,如針對技術擴散之獎勵措施,創新政策將更有效果(高信心水準)。

D5.6. 教育、資訊及社區手段,包括融入原住民知識及當地知識的相關手段,可加速符合調適及限制地球暖化1.5°C之更廣泛的行為改變。當與其他政策相結合,並針對個別部門之動機、能力與資源進行客製化調整時,這些手段將有更好的效果(高信心水準)。公眾接受度可帶動、或抑制將地球暖化控制在1.5°C 內的政策,與相關措施的實施及後果。公眾接受度取決於個人對於政策後果評估的期待、其所瞭解到的後果分配、決策過程,這中間的公平性(高信心水準)。

D6. 永續發展支持並經常帶動社會與系統的根本轉型與轉換過程,有助於限制地球暖化於1.5°C內。如此的改變,會促進追球氣候韌性的發展途徑,達到積極的減緩與調適,同時增進消除貧窮並減少不平等之努力(高信心水準)。

D6.1. 社會正義與平等是朝向限制地球暖化於1.5°C目標之下,讓氣候具有韌性之發展途徑的核心面向,因為這兩項概念解決了相關挑戰,以及無可避免之折衷,同時擴大了機會,並確保各個方案、願景與價值,於各國內與各社群間能實現,也讓貧窮與弱勢族群的處境,不再惡化(高信心水準)。

D6.2. 由於發展背景與系統脆弱性不同,各區域及各國之間的氣候韌性發展途徑也各有不同(高信心水準)。於這些途徑上的努力,一路至今都相當有限(中等信心水準),更進一步的努力有待所有國家及非國家成員更加投入,且更及時的行動(高信心水準)。

D6.3. 符合永續發展之途徑,顯示所面對的減緩與調適挑戰較少,也與更少的減緩成本相關。絕大多數的模型研究無法建構出缺乏國際合作、不平等且貧窮,但又能限制地球暖化於1.5°C之途徑(高信心水準)。

D7. 強化國家及次國家政府機關、公民社會、私部門、原住民族及地方社群,支持限制地球暖化於1.5°C所需之積極行動實踐(高信心水準)。國際在永續發展的背景下合作,創造了好的環境,得以於各個國家且為所有人民實現(高信心水準)。而國際合作對開發中國家及脆弱地區而言,是很關鍵的催化劑。

D7.1. 非國家之公私部門、機構投資人、銀行系統、公民社會及科學機構之間的夥伴關係,可促進符合限制地球暖化於1.5°C內的行動與反應(高信心水準)。

D7.2. 具有強化課責性的多層級治理合作,包含了非國家成員,如工業、公民社會、科學機構、不同治理層級之部門或跨部門的政策、具性別敏感度之政策與包括創新融資之金融,以及技術發展上的合作,可確保不同成員之間的參與度、透明度、能力建構與學習(高信心水準)。

D7.3. 國際合作為帶動發展中國家與脆弱區域的重要因素,並能夠強化他們在實施符合1.5°C之氣候因應上的行動,包括透過強化取得融資與科技,以及強化國內能力、顧及國家與地方環境與需求(高信心水準)。

D7.4. 所有層級之共同努力、反映不同環境與能力之採用方式、限制地球暖化至1.5°C之追求、公平性與有效性之考量,可促進強化國際對氣候變遷之反應、達成永續發展並消除貧窮(高信心水準)。



名詞定義解釋
全球平均表面溫度(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GMST):陸地與海冰,以及無冰之海洋區域下的海平面均溫,為全球近表面氣溫之評估,通常以氣溫表示相對於一特定參照期之變化。在評估 GMST 變化值時,會使用包含陸地及海洋的近表面氣溫的資料。

前工業革命(pre-industrial):約 1750 年左右大規模工業活動出現前的數百年期間。參照期間採計 1850~1900 年間,用以推估工業革命前的全球平均表面溫度。

地球暖化(global warming):全球平均表面溫度升高之 30 年期平均值或以某一年或某一年代為準之 30 年期的評估數值,若無特別指定,多以相對於工業革命前水準之變化表示。以涵蓋過去和未來年份之 30 年期來看,當前的多年代暖化趨勢應該會持續下去。

二氧化碳淨零排放(net zero CO2 emissions):當人類活動所致之二氧化碳排放量,於一特定期間內全球二氧化碳經人為移除量完全抵銷後,即達成二氧化碳淨零排放。

二氧化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自大氣層移除二氧化碳並長久儲存於地質、陸地或海洋中的儲存庫或產品中之人類活動。包含了現有與潛在人為生物或地化儲存槽之強化與直接空際捕捉與儲存,但排除非人類活動直接導致之二氧化碳自然吸收。

碳預算總額(total carbon budget):自工業革命前期間至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達成淨零排放的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排放推估淨額,有一定機率可達成限制地球暖化至給定水準,以應對其他人為排放所造成的衝擊。

剩餘碳預算(remaining carbon budget):自給定起始日期至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達至淨零排放之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預估淨額,有一定機率可達成限
制地球暖化至給定水準,以應對其他人為排放所造成的衝擊。

溫度衝破(temperature overshoot):溫度超出地球暖化設定水準。

排放量途徑(emission pathways):於本份供政策決策者參考的摘要中,整個 21 世紀全球人為排放量的多種軌跡模式稱之為排放量途徑。排放量途徑以整個 21 世紀各個溫度軌跡為歸類基準:根據當前知識認定具至少 50%之概,率可限制地球暖化低於 1.5°C 的途徑,歸類為「無衝破」;限制升溫至 1.6°C,並於 2100 年前回歸至 1.5°C 者,歸類為「1.5°C 有限衝破」;超乎
1.6°C,但仍於 2100 年前回歸至 1.5°C 者,則歸類為「高度衝破」。

衝擊(impacts):氣候變遷對於人類及自然系統之影響。衝擊可以是對於生計、健康與安適、生態系與物種、服務、基礎設施及經濟、社會與文化資產產生有益或有礙之影響。

風險(risk):氣候相關災害對人類與自然系統造成的負面後果之可能性,取決於受影響之系統所遭遇的災害、其脆弱性與曝露程度之間的相互作用。風險為對一災害之暴露可能性及其衝擊之強度的加總。風險也可用來描述對氣候變遷之調適或減緩反應之不良後果的可能性。

氣候韌性發展途徑(climate-resilient development pathways,
CRDPs):強化多方面之永續發展及透過公平的社會與系統轉型與轉變,以消除貧窮之努力,並同時透過積極的減緩、調適手段減少氣候變遷之威脅且具氣候韌性的軌跡。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