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知識專欄

因應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16-06-21     作者:法提姆 (Timothy Ferry)

台灣的氣候在變遷當中,極端天候的生成機率升高,且程度甚於世界許多其他地方,台灣是否能做好因應的準備?

 

根據國家科學委員會(已升格為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資訊推估平台在2011年提出的報告,台灣越來越常發生暖冬現象,夏天也越來越熱,降雨次數變少,但一雨成災,乾旱發生的頻率也高於以往。台灣在過去一世紀平均溫度上升1.1度至1.6度,遠高於聯合國專門機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所估計的全球均溫上的幅度(0.8度)。在過去30年,台灣氣溫每10年上升0.29度,也比全球每10年平均升溫幅度(0.07度)高出許多。

氣候變遷對台灣環境的衝境已經可以測量得到。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副主任許晃雄表示:「我們的海岸線在往後退,珊瑚在死亡。我們的預測顯示,我們未來颱風數目可能減少,但一旦發生,威力將會更強,雨量會更大。」

這些變化未必都是全球氣候變遷直接造成,而且氣候原本就會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影響,每季、每年或甚至每10年會有相當大的變化。台灣與整個東亞地區升溫幅度大於世界其他地方的部分原因,在於東亞夏季季風減弱。這個季風會把太平洋的水氣帶到東亞地區,它為何會減弱,科學家並不清楚,但中國的一份研究指出,此一現象可能跟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上空的大氣暖化有關,而這個暖化跟氣候變遷有所關聯。

但氣象專家深信,氣候變遷是台灣乃至於全球極端天候出現機率升高的重要因素,對社會的影響重大。大量但較不規律的降雨與颱風可能嚴重衝擊台灣脆弱多山的地理環境,山崩現象可能經常發生,帶來致命的後果。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為南台灣部分地區帶來2,500毫米的雨量,刷新歷史紀錄,並引發嚴重土石流,高雄的小林村遭到掩埋,有數百人死亡。

目前科學家不願說某次暴風雨是氣候變遷所造成,但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已經預期未來可能有更大、更強的風暴,因此莫拉克可說預示台灣未來可能會出現何種強度的颱風。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與環保署在2010年訂定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與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目的在於召集政府部會、學界、非政府組織與企業界代表進一步瞭解氣候變遷即將帶來的挑戰,針對具體的弱點及因應之道進行評估。

經濟建設委員會(國發會前身)在2012年提出名為〈國家氣候變遷政策調適綱領〉的報告,列出預料將受到氣候變遷嚴重影響的8個主要領域。相關政府部會要在本身職掌範圍內研究可以採行的措施:交通部負責可能受到影響的基礎設施;內政部負責研究土地利用與海岸可能受到的影響;經濟部負責電力供應、產業活動與水資源的部分;農業委員會負責研究農業與生物多樣性可能受到的衝擊;衛生福利部要負責研究氣候變遷對民眾健康的影響。

科技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負責預測氣候變遷對於颱風與山崩等天然災害的影響,以減少未來生命財產的損失。科技部並與好幾個與大學及研究中心聯合提供經費給研究團體,例如氣候變遷研究聯盟就是科技部與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等好幾個機構聯合資助的團體。科技部也透過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支持台灣氣候變遷資訊推估平台。這個平台促成台灣許多研究與準備工作,包括出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11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這分報告的更新版將在不久的將來發布。

 

水資源問題

 

科技部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副研究員湯宗達強調,各部會需要針對他的研究領域 — 水資源 — 進行合作。他說:「如果雨量增強,就會更常發生山崩,會有更多土壤被沖刷,水流會更混濁,而這會影響到水質。如果發生旱災,水中的養分含量會增加,細菌將隨之增多,就更難處理。」

台灣已經有若干眾所週知的問題,例如水庫因為淤泥堆積導致蓄水能量不足(湯宗達指出,這個問題因為1999年的921大地震與前幾年的莫拉克風災而嚴重惡化),還有管線老舊,多有破損,而這個問題會隨著時間日趨嚴重。蓄水能量不足加上旱災頻率增加,可能嚴重衝擊台灣的農業(台灣有70%的水資源用於農業)及工業。

水資源對大眾健康可能的影響也值得關切,例如登革熱去年在南台灣已經達到大流行的程度,未來隨著氣候暖化,可能往北部蔓延。傳染登革熱的病媒蚊是在高溫的天氣中藉著積水繁殖,隨著氣溫升高,公共衛生官員面對的挑戰將更形艱巨。

除了若干有關海岸與河谷開發的一般性建議之外,台灣尚未採行各研究團體提出的許多建議。根據調適綱領報告,今天所做的工作,未來將有助於建立因應氣候變遷的法律架構與政府機構,擬訂相關的全國性政策與決策機制,加強研發氣候變遷調適相關技術,培養專門人才,並增進民眾對氣候變遷的認識與瞭解。

 

建立氣候模型

 

氣候模型的精確度,對未來氣候條件的預測非常重要。氣候模型精確,才能有效導引台灣有關氣候變遷的決策。

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採用名為「大氣環流模式」的氣候模型,它是用電腦模擬「大氣、海洋、冰凍圈與地面的物理變化過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認為,大氣環流模型是「現有用來模擬溫室氣體增多對全球氣候系統影響最先進的工具」。

中研院的許晃雄指出,各研究機構已研發出至少20個不同的大氣環流模型,並已獲得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認可。台灣尚無自行研發的模型,而是採用依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加以修改的模型。許晃雄說,台灣的科學家將這個模型改良,做出重大貢獻。

氣候模型的好壞,是看它模擬過去與現在全球及地區氣候系統的精確程度。許晃雄說,台灣把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模型加以改良之後,讓研究人員成功預測天候現象,而其他的氣候模型在同時間未能做到。他說:「我們相信,這可提供重要資訊,用於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科學家表示,台灣因地理環境獨特 — 山峰陡峻的小島,具有諸多非常複雜的微氣候環境,氣候模型非常難以建立。台灣雖然有100年的天氣紀錄,但多數是溫度、雨量與風速的資訊,詳細程度未達到建立準確氣候模型的需求。

台灣另一項不利的條件,是從事氣候模型研究的科學家人數有限。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對於本身氣象預測具有信心,原因在於它的氣象預測是大批專家利用各種氣象模型研究所達成的共識。這些條件在台灣並不存在,而且台灣受限於國際政府因素無法參與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因此台灣的氣象專家轉而向在南韓、日本和美國的區域組織尋求合作。

在天氣預報方面,台灣的精準度與國際合作都有很大進步。例如,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據傳在氣象預測與其他區域事項方面尋求擴大與台灣的合作。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管理辦公室參事簡慧貞表示,台灣在參與最終達成巴黎協議的氣候變遷會談過程中,得以與日本、南韓及其他國家在區域氣象預測方面加強合作。

氣象預測對台灣的基礎建設、海岸開發、農業等許多方面的政策與計畫將日形重要,而準確的天氣預報,特別是涉及極端天氣事件的預報,對於保障台灣的生命財產而言攸關重大。

 

保險與災損

 

中研院經濟學者張靜貞在針對颱風災損與相關氣象預報進行資料分析,希望協助相關單位為未來的風災做好準備。她表示,極端天氣事件的強度預料將越來越高,台灣必須準備因應經濟方面的代價。在已開發國家,民眾一般會藉著購買產物保險來因應可能的災損,但張靜貞說,台灣地小人稠,人口集中在30%的土地面積上,這表示保險公司無法分散風險,因此保險公司會收取高昂的保費。

在台灣,政府用國庫補償民間財產因水災受到的損失,特別是農損。這個做法受到農民的歡迎,因為他們不用買保險,也能獲得保障。但由於台灣天災頻仍,農委會緊急救助經費總是不敷使用,必須動用額外的經費。

此外,在政府鼓勵之下,農民捨棄稻米等較為低價的作物,改種高經濟價值的水果與蔬菜,或從事密集的養殖業,以外國為市場。結果是天災發生之後,補償金額越來越高,但張靜貞說,補償措施「對地方選出的政治人物來說是很好的方法,可以證明他們在為農民做事,也可以爭取選票」。因此,補償的門檻降低了,政府需要準備的補償經費則相對提高。

張靜貞說,政府在推動農業等各行業的產物保險,並說台灣有足夠火險、地震險、風災險和其他天然災害保障的民間資產不到一半。只有貸款尚未完全清償的不動產依規定必須有這類保險,但那大約只占台灣私人住宅的半數。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林俊全敦促政府把災損經費機制發展成為保險制度。他說:「如果你認為氣候變遷的威脅會增加天災的風險,那麼預算有限的情況就很難支撐。」

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做了很多努力,把許多科學機構、研究中心與政府部會提供的大量資訊加以整合分析,並將資訊公布在網路上(http://tccip.ncdr.nat.gov.tw/v2/index_en.aspx)。它的內容包括歷史紀錄與依據各種模型、假設情況與不同排放量所做的未來氣象預測。

這個網站經過6年的密集努力才建構完成,可服務決策官員與一般民眾。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體系與社經組助理研究員郭士筠解釋說:「大家在提出問題,想知道什麼是氣候變遷,台灣在發生什麼變化,會有什麼衝擊,但沒有氣象資料,你就無法針對可能的衝擊進行評估。因此我們知道,第一步是要建立資料點。」

本文版權所屬: Taiwan Business TOPICS

原文英文版: http://topics.amcham.com.tw/2016/04/confronting-climate-change-taiwan/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