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更精準的天氣預測將改變城市的運作方式

  發表日期:2019-07-31

  作者:Alissa Walker;編譯:林盈年;校稿:張珈瑋

  觀看:607 次

  引用來源:CURBED

隨著時間演進,氣象預測越來越精準,人們更已習慣在日常中取得未來的氣象資訊。近年來,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種種挑戰,讓現有的氣象預測不一定能滿足都會地區的需求,如何善用或改進天氣預測工具及方法便成為城市治理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以往的氣象預測,多著重於說明未來天氣是什麼型態(What the Weather is),而未來預測應聚焦在天氣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What Weather does),但這有賴於統...

部分專家認為AI可更準確地預測氣候變遷的影響

  發表日期:2019-07-29

  作者:Taylor Logan;編譯:林盈年;校稿:張珈瑋

  觀看:774 次

  引用來源:CBC

人工智慧(AI)數據處理快速、錯誤率低等特性,讓部分專家認為AI能更好的協助人類預測極端氣候、洪水或其他自然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微軟在2017年便推出了AI for Earth計畫,為全球針對氣候變遷進行AI運用的團隊提供研究經費,而目前已有超過66個國家、250個單位參加。 這項計畫更將重點放在農業、水資源、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四個方向,希望針對這四個領域提出解決方案,進而扭轉氣候變遷的現況。同...

當今全球的升溫現象是2000年來首見

  發表日期:2019-07-27

  作者:Matt McGrath;編譯:朱吟晨

  觀看:796 次

  引用來源:BBC

許多氣候變遷懷疑論者常主張,氣候變遷也許真的存在,卻不應歸咎於人類,只是自然界的正常溫度起伏。近期幾份研究則利用過去2000年來的溫度紀錄,證實目前全球升溫的嚴重程度是2000年來首見,是自然因素無法造成的現象。 這些研究使用700種代理資料(proxy data),包括世界各地的樹輪、珊瑚礁或湖底沉積物等。反衍而得的溫度資料顯示2000年來,地球曾發生多次氣候變遷,包括西元250-400年的羅...

人工智慧如何協助應對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19-07-24

  作者:Jackie Snow;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706 次

  引用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如何應用新興技術來解決氣候變遷,是一個跨領域的課題,而全球目前亦有許多類似於:如何應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研究報告。面對氣候變遷,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有幾項工作能幫得上忙:包括建立更精準的氣候變遷模型,以更精準地推估未來的氣候變遷狀況,協助政策制定者作為參考;協助人類判斷氣候變遷影響的程度,如說明海平面上升的情況...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6月達觀測史上最高溫紀錄

  發表日期:2019-07-23

  作者:相關作者;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493 次

  引用來源:共同通信社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分析了美國大氣暨海洋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日本氣象廳等單位的氣象觀測數據,於本月19日表示今年6月是...

聯合國SDGs 2019年報告:氣候變遷與不平等是兩項最急迫的議題

  發表日期:2019-07-19

  作者:Daniel Yang;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1667 次

  引用來源:Inter Press Service

聯合國近日發表2019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最新進展,顯示氣候變遷和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將對許多目標產生不利的影響;相較於富裕國家,氣候導致的災害事件對貧窮國家衝擊更大。 雖然全球已有多項減碳措施,或發展能降低氣候變遷災害的策略,世界各國的減碳步調仍不足以達成「全球升溫不超過1.5℃」的目標,亟需更大刀闊斧的手段。聯合國官員也於會議...

俄羅斯將批准巴黎協議

  發表日期:2019-07-19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752 次

  引用來源:Energy Reporters

在全球簽署巴黎協議的197個國家中,有12個國家未批准;俄羅斯不僅是其中之一,也是全球第四大污染國家。不過俄羅斯官方近日表示,將在9月前將巴黎協議送交國會批准。 俄羅斯政府認為批准巴黎協議後,將可為該國提供更多機會參與全球的氣候相關談判會議,保障其於國際上的利益。除了迫在眉睫的氣候行動峰會之外,全球對低碳能源需求的轉變也是促成該法案的原因之一,因為在全球市場中,使用更多綠能的國家,其生產的商品將...

加州中央山谷地區描繪著美國農業的未來樣貌

  發表日期:2019-07-15

  作者:Mark Schapiro;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530 次

  引用來源:Bay Nature

為因應氣候變遷將帶來的自然環境條件改變,約從七年前開始,加州的農業業者就著手研究適合生長於更熱、更乾燥、鹽度更高環境的農作物。整體而言,農業有兩種氣候變遷調適選項:第一,改變種植物種;第二,改變作物的種植方式;其中又以改變作物種植方式最為重要。 以果樹這種無法隨季節遷移的農作物為例,由於不像小麥等作物較容易搬遷(比如遷移到適合栽培的環境),可能在栽種5到10年之後就不適合於現地環境,最好在栽種之...

氣候變遷影響作物產量 減少全球糧食供應

  發表日期:2019-07-15

  作者:Deepak Ray;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527 次

  引用來源:The Conservation

氣候變遷改變全球的溫度與降雨特性,進而影響農作物的生產量,造成糧食安全的問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行一項為期四年的研究,針對人類熱量重要來源的幾項農產品,發現氣候變遷對於農作物的產量並非都是負面的(如減產)。以作物種類來看,全球水稻產量平均每年將減少0.3%、小麥平均產量減少0.9%;耐旱作物如高粱則在薩哈拉、非洲南部地區增加0.7%。雖然氣候變遷對不同地區的農產量影響並不相同,但對於一個國家的糧食...

UN警告:全球平均每週就有一次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

  發表日期:2019-07-12

  作者:Fiona Harvey;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720 次

  引用來源:Guardian

2019年的全球災害包括東非國家莫桑比克於3、4月分別遭受熱帶颶風伊達(Idai)與肯尼斯(Kenneth)肆虐、印度目前正面臨的熱浪與乾旱事件…等,這些造成大規模衝擊的災害成為世界級的頭條新聞,但其他鮮少被報導的小型氣候變遷災害事件,也層出不窮地出現在世界各地。UN(United Nations,聯合國)官員表示,這些災害顯示氣候變遷不再是一個未來議題,已對全球造成嚴重後果;幫助全...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794,039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