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碳揭露專案公布 環保標竿城市名單

  發表日期:2019-05-20

  作者:Rachel Layne;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811 次

  引用來源:CBS News

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聚集在世界各國的「城市」,製造出全球超過70%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城市」無疑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角色。國際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近日公布2018年全球環保行動的標竿城市名單。在接受評比的596個城市中,僅43個城市獲得了A級評級(Cities A List,評級為A到D),其中包括臺灣的臺北、臺中、高雄。CDP這份標竿城市名單,...

孩童可改變父母對氣候變遷的看法

  發表日期:2019-05-20

  作者:Sebastien Malo;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733 次

  引用來源:Thomas Reuters Foundation

美國一項為期兩年、涉及約240名學生和近300名家長的研究發現,青少年以抗議方式敦促政府應對全球暖化的行動,可望對家中成年人的氣候觀點產生影響。研究員表示,那些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相關資訊(包括參與課堂活動,如繪圖數據和實地考察),並投入全球氣候罷課行動「Fridays for Future」之學童的家長,對氣候議題的關注度平均增加了約23%;而原先偏向保守態度的父母,對氣候議題的關注增長更增加約...

IPCC京都大會確認溫室氣體精確計算新指南

  發表日期:2019-05-17

  作者:相關作者;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672 次

  引用來源:共同通信社

根據全球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世界各國需定期回報減碳進度。目前各國使用的計算方法多延自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06年的計算版本。然而溫室氣體的計算方式一直具有不小的爭議性。 本月8-12日,IPCC於日本京都舉行總會,會後(13日)針對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

廢棄車輛或可拯救海水暖化下的海洋生物

  發表日期:2019-05-17

  作者:Carrie Arnold;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449 次

  引用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全球暖化造成海水升溫,使海洋生物賴以棲息的珊瑚礁備受破壞;然而研究發現,各種沉沒於海底的物體遺骸,或許可以成為海洋生物的另一種庇護場所。珊瑚礁的存在有益於魚類數量的增加,但隨著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加速破壞,人造珊瑚魚礁儼然成為補充天然珊瑚礁不足的一種解決辦法。可以充當人造珊瑚礁的物品,包含了沉船以及各種經過深度清潔的人造物體,例如混凝土管、桁架橋和廢棄拖船與車輛等。學者指出,過往人工魚礁的放置多係為了...

英國有機會在2050年前將總碳排放降至0

  發表日期:2019-05-08

  作者:Roger Harrabin;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855 次

  引用來源:CNN

氣候變遷委員會(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CCC)──英國政府於氣候相關議題的獨立顧問智庫──表示,2050年以前,英國有潛力將碳排放降至0;這主要歸功於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的太陽能和風能政策,使再生能源的成本顯著下降。但此目標的實現還需仰賴低碳技術的發展、企業以及一般大眾行為的改變。但CCC也表示,2050的目標達成仍有變數,除非英國政府以政策和資金支持;事實上,英國...

氣候變遷被保險業視為2019年最高風險

  發表日期:2019-05-08

  作者:Paola Rosa-Aquino;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909 次

  引用來源:Grist

一項統計指出在2017年,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約3,400億美元的損失,保險公司則為此支付了創紀錄的1,380億美元。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風險愈趨嚴重,保險業者也不得不將此列為最優先事項。近期一項由風險管理與精算專家進行的調查指出,在受訪的267位精算師中,22%的人將氣候變遷列為2019年的最大新興風險,超越了對網路損害(cyber damages)、金融不穩定性或恐怖主義的擔憂;對比2018年的調查...

你能過低碳生活嗎?看看他們怎麼做!

  發表日期:2019-05-07

  作者:Donna Ferguson;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917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世界各地有環保主義者已採取行動,過著低碳生活。英國的衛報觀察員訪談三位英國居民,瞭解他們為減少碳排放所做的生活調整。 Harriet Martin,75歲。 「我們在家中安裝隔熱的雙層玻璃,並將太陽能電池板放在花園的涼棚上。飲食方便,我們食用自家種植的水果與蔬菜,幾乎遵從素食主義。我們盡量走路或使用公共汽車、火車,避免乘坐飛行或汽車。我們會修理壞掉的東西,並在需要新物品時從慈善商店購物、從鄰居...

氣候變遷造成皇帝企鵝的生存危機

  發表日期:2019-05-06

  作者:Kay Vandette;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820 次

  引用來源:earth.com

據《南極科學》(Antarctic Science)今年四月發佈的研究指出,自2015年以來,以往常聚集於南極洲哈雷灣(Halley Bay)繁衍後代的皇帝企鵝(emperor penguin),已連續三年大規模繁殖失敗。此現象導因於全球暖化對海冰的影響,使得大量羽毛尚不及發育齊全的雛鳥,在海冰提前融化的情況下,被迫進海游泳遷移,因此溺斃死亡;2016年,由於羽翼尚未齊全而游泳淹死的雛鳥,即超過一...

氣候變遷為澳洲帶來財務的風險與轉機

  發表日期:2019-05-01

  作者:Chris Barrett, Anna Skarbek;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548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對於氣候變遷對金融體系的影響,是氣候政策中相當的前瞻領域,近年來也在國際間蓬勃發展,或可歸功於2015年9月英國央行行長Mark Carney的相關演說,與同年度全球簽署的巴黎協議。 對澳洲而言,氣候變遷對金融部門與監管改革活動,雖帶來風險,卻也不乏機遇。澳洲擁有高度密集的碳相關產業,面臨巨大的風險,卻也同時受益於成功的低碳轉型,包括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基地、對電池生產至關重要的礦產資源,以及為綠色...

2018年 全球被破壞的熱帶雨林面積超過臺灣的三倍

  發表日期:2019-05-01

  作者:相關作者;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5489 次

  引用來源:AFP

熱帶雨林不僅是地表生態多樣性最豐富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也像個大海綿,能吸收多餘的二氧化碳;保護全球熱帶雨林,一直是國際社會努力的目標。人類史上熱帶雨林受到破壞的最嚴重年度為2016年,與當年的聖嬰現象拖不了干係。 而在2018年,人類摧毀的熱帶森林面積加總超過臺灣的三倍,主要分布於巴西、剛果、印尼、哥倫比亞與玻利維亞。雖然這是自2001年以來的第四大降幅,卻仍是以每分鐘就有30個足球場消失的速率,...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945,539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