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韓國2019年梅雨季延遲發生

  發表日期:2019-07-05

  作者:송경은;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980 次

  引用來源:매일경제

韓國去年的梅雨季約是6月19日開始於濟州島,內陸地區則從26日開始。但今年的梅雨季從6月29日才開始,比以往常見的情況晚了10天左右。梅雨季的延遲發生乃因梅雨鋒面在北緯30度左右持續徘徊,卻遲遲無法到達朝鮮半島。韓國國立氣象科學院相關人員表示,氣候變遷是造成推遲梅雨季發生的主要原因:受到海水暖化的影響,太平洋高壓偏強,進而阻擋了原本應北上的梅雨鋒面。 目前朝鮮半島附近的海水溫度仍較正常值偏高。...

波昂氣候會議桌上的縱火犯

  發表日期:2019-07-02

  作者:Alastair Jamieson & Reuters;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686 次

  引用來源:Euro News

在近日幾場重要的國際會議上,關於氣候議題的討論都未能足夠的進展。不僅是才在日本閉幕的G20,在德國波昂創紀錄熱浪期間舉行的《波昂氣候變遷會議(Bon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亦是如此,該會議的結論甚至屈服於石油生產國對科學研究詮釋的特殊要求。會議中由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少數國,希望強調IPCC發布之《全球暖化1.5℃(Global Warming of 1.5℃)》的...

G20峰會上的氣候議題衝突

  發表日期:2019-07-02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595 次

  引用來源:AL JAZEERA AND NEWS AGENCIES

於六月底在日本大阪舉行的2019年G20峰會中,除美中貿易戰議題外,氣候變遷亦成為各國的爭議所在。在峰會閉幕前,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便表示,法國不接受沒納入巴黎協議的聯合宣言;同樣立場的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亦指出,氣候變遷已對英國的公民,特別是青年,造成生活上無法估計的衝擊,必須採取對應的行動。反觀美國總統川普,除再次重申其退出「巴黎協議」的決定,也表...

歐洲熱浪,比美國死亡谷的溫度還高

  發表日期:2019-07-01

  作者:Gus Trompiz, Joan Faus;編譯:朱吟晨

  觀看:894 次

  引用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歐洲近日多國遭遇熱浪襲擊,包括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等國都感受到炙熱的高溫。熱浪目前造成至少七人死亡,亂竄的野火也燒毀房屋與車輛。 上週五,法國南方加爾省(Gard)的氣溫來到當地史上最高的45.9℃,比美國加州沙漠的死亡谷(Death Valley)還熱;伴隨而來的野火焚燒約5.5km2,摧毀數棟房屋與車輛。在西班牙,官方氣象單位幾乎對全國發出高溫警戒。西班牙北邊城市赫羅納(Girona)...

飛機雲的氣候暖化效果將愈加顯著

  發表日期:2019-06-28

  作者:Bob Berwyn;編譯:朱吟晨

  觀看:986 次

  引用來源:Inside Climate News

在人類排放的所有溫室氣體中,航空旅行約占了5%,其以兩種型式影響著全球氣候:為產生動力,飛機燃燒石化燃料,排放溫室氣體;飛機飛行會排放廢氣,在軌跡沿線上會因凝結作用生成飛機雲(又稱結尾跡,contrail cloud),這種雲會吸收熱量,導致短期的氣候加熱效果。飛機雲的生命期約為半天;若在大氣條件相對穩定,飛機雲的長度甚至可綿延數千公里。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若飛機製造業者無法有效降低廢氣的排放量...

歐盟氣候協議因四國反對而失敗

  發表日期:2019-06-26

  作者:Sam Morgan;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1033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歐洲議會上週於布魯塞爾舉行峰會。原本令人期待能通過具里程碑意義的氣候戰略—2050年的淨零碳排放目標,卻因捷克共和國、愛沙尼亞、匈牙利和波蘭等國拒絕於協議中提及具體日期,宣告失敗。在該協議的最終版本裡,刪除了先前草案出現的「2050年」日期,改成歐盟28國「確定依照」巴黎協議將過渡至「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 批評者認為,協議的結果顯示對於歐盟而言,保護商業利益...

全球暖化對運動賽事的衝擊與因應之道

  發表日期:2019-06-26

  作者:Michael Wheeler;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744 次

  引用來源:NBC News

面對氣候變遷,不同運動項目遭遇不同的影響,也有著不同的調適之道。衝浪是氣候變遷下的重大得利者,受惠於海洋暖化造成的海水膨脹,衝浪愛好者更容易遇到大浪,有了更刺激的衝浪環境;但對於夏季的高爾夫球場與冬季的滑雪、溜冰場,氣候變遷卻帶來重大災難。 而高溫與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使「熱危害問題」成為許多大型體育項目的棘手問題,不得不以應對措施策略保護運動選手及觀眾。如美國與澳大利亞的網球公開賽曾引入熱應對...

看不見的微生物 是影響氣候變遷的關鍵因子

  發表日期:2019-06-26

  作者:Roni Dengler;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834 次

  引用來源:Discover

微生物學家指出,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是影響氣候變遷發展的關鍵因素。與植物類似,在溫度越高的環境下,土壤中的微生物會排放更多的碳;綿羊、乳牛等動物的腸道中含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在幫助動物消化食物時,同時產生甲烷,是另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然而,雖然有些微生物會加速氣候變遷惡化的速度,有些卻也具有抑制、調適氣候變遷的能力。如農業使用的肥料會釋放出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但某些生活在植物根部的細菌...

歐盟18國支持2050年「零碳排放」 目標

  發表日期:2019-06-20

  作者:Sam Morgan;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600 次

  引用來源:Euractiv

資料顯示在歐盟的28個成員國中,目前有18個國家支持歐盟委員會的2050年碳中和目標;相較於今年3月峰會期間只有8個國家同意,有顯著的成長。峰會的聲明草案表示,歐盟領導人將在2019年底討論這一問題,希望在2020年初達成協議。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5月份承認聯邦原則上贊成該目標,但仍需要更多關於細節的工作;德國綠黨近期民意高漲的壓力被認為加速了此事的進程。義大利也宣布加入2050目標,這表示歐盟內...

為使21世紀後半葉能達「零碳排放」 日本政府制定全球暖化政策

  發表日期:2019-06-19

  作者:佐久間修志;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618 次

  引用來源:產經新聞

本月11日,日本政府內閣根據「巴黎協議」制定了一項長期戰略,是G7國家中第一個以「零碳社會」為目標的政府政策。 為達成「環境與增長的良性循環」的目標,此政策希望藉由革新的技術,發展可再生能源開發與二氧化碳再循環,並建立支持技術創新的國際基金流通體系。日本政府明確表示希望藉由這些新興科技與技術,減少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在某些意見分歧的領域裡,日本政府的立場卻仍模棱兩可,如對燃煤發電與核能發電的...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837,674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