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阿諾與瑞典少女格列塔出席R20氣候峰會

  發表日期:2019-05-31

  作者:Chase Winter;編譯:朱吟晨

  觀看:1341 次

  引用來源:DW

R20 Regions of Climate Action(R20區域氣候行動組織)是好萊塢影星暨前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於2011年創辦的非營利組織,宗旨為實行全球氣候的保衛行動;R20與國際相關組織密切合作,諸如聯合國、國際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歐洲投資銀行)與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

AI技術 幫助民眾近距離感受氣候變遷的存在

  發表日期:2019-05-27

  作者:John Pavlus;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979 次

  引用來源:Fast Company

對大多數人而言,氣候變遷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無論是南北兩極的融冰,或是遠處某個受到氣候威脅的島嶼。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為人們在精神上,很難模擬氣候變遷的複雜性和機率效應。有鑑於此,人工智能(AI)研究員決定開發一個互動系統,透過結合氣候模型與Google地圖,將氣候變遷的複雜性和機率效應具體呈現於Google街景圖像上,使民眾僅需透過地圖照片的瀏覽,便能清楚看到氣候變遷可能對自身家園造成的衝擊。研究...

歐盟的畜牧業補貼引發議論

  發表日期:2019-05-27

  作者:Tom Levitt;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922 次

  引用來源:Guardian

在巴黎協議下,歐盟與其成員國承諾在2030年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至少40%。在歐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中,肉類和乳製品共佔約12-17%;但自2010年來,歐盟農業部門的排放量完全沒有減少,且歐盟持續補貼密集型畜牧場,每年支付數百億美金,約佔歐盟總預算的1/5。 氣候專家批評,這是無視於氣候緊急狀況的政策: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認為,歐盟必須支持農民生產更少、更好的肉類,並提供肉類和...

氣候變遷致使更多人面臨被蛇咬傷的風險

  發表日期:2019-05-27

  作者:Walter Ochieng;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1393 次

  引用來源:Stat News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全球各地氣溫上升,乾旱、熱浪、洪水、寒潮和野火等嚴重極端事件頻繁發生,威脅著「蛇類」的生存環境;面對不利於生存的自然環境,蛇類只有三種選擇:遷移、適應或死亡。為延續生命,大規模的蛇類隨著氣候遷移,卻也使得「被蛇咬傷」的事件愈加普遍。在過去十年裡,全世界估計約有3千萬人被蛇咬傷,單2018年,就有近540萬人被咬傷。這些都只是保守估計的數值,事實上許多類似案件並沒有被通報,特別是...

梅克爾承諾德國將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

  發表日期:2019-05-24

  作者:Natalie Sauer;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909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News

德國、義大利、波蘭等國缺席羅馬尼亞峰會揭露關於減碳的「非文件」簽署。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這是因為「淨零碳排放」並不是德國的2050年目標;德國目前的2050年減碳目標為減少80-95%的溫室氣體排放。但梅克爾在本月月中於柏林舉行的彼得斯堡氣候對話(Petersberg Climate Dialogue)上,表示將加碼德國的減碳目標,希望跟上法國等八國的2050年碳中和目標。梅克爾指出,碳中和不代表...

德國、義大利、波蘭等國缺席歐洲的淨零碳排放目標

  發表日期:2019-05-22

  作者:Frédéric Simon;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1070 次

  引用來源:EURACTIV

於一份非文件(non-paper,意指外交談判中不具效力的非正式文本)上,法國、比利時、丹麥、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政府等國呼籲歐盟加強應對氣候變遷,並簽署歐盟委員會的「2050年淨零溫室氣體排放」計劃。但德國、義大利和波蘭缺席了這份簽署名單,似乎呼應了近日歐盟峰會上的分歧。 該份非文件呼籲歐盟於明年9月的聯合國氣候峰會(United Nation Secretary-General...

碳揭露專案公布 環保標竿城市名單

  發表日期:2019-05-20

  作者:Rachel Layne;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947 次

  引用來源:CBS News

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聚集在世界各國的「城市」,製造出全球超過70%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城市」無疑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角色。國際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近日公布2018年全球環保行動的標竿城市名單。在接受評比的596個城市中,僅43個城市獲得了A級評級(Cities A List,評級為A到D),其中包括臺灣的臺北、臺中、高雄。CDP這份標竿城市名單,...

孩童可改變父母對氣候變遷的看法

  發表日期:2019-05-20

  作者:Sebastien Malo;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866 次

  引用來源:Thomas Reuters Foundation

美國一項為期兩年、涉及約240名學生和近300名家長的研究發現,青少年以抗議方式敦促政府應對全球暖化的行動,可望對家中成年人的氣候觀點產生影響。研究員表示,那些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相關資訊(包括參與課堂活動,如繪圖數據和實地考察),並投入全球氣候罷課行動「Fridays for Future」之學童的家長,對氣候議題的關注度平均增加了約23%;而原先偏向保守態度的父母,對氣候議題的關注增長更增加約...

IPCC京都大會確認溫室氣體精確計算新指南

  發表日期:2019-05-17

  作者:相關作者;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762 次

  引用來源:共同通信社

根據全球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世界各國需定期回報減碳進度。目前各國使用的計算方法多延自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06年的計算版本。然而溫室氣體的計算方式一直具有不小的爭議性。 本月8-12日,IPCC於日本京都舉行總會,會後(13日)針對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

廢棄車輛或可拯救海水暖化下的海洋生物

  發表日期:2019-05-17

  作者:Carrie Arnold;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511 次

  引用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全球暖化造成海水升溫,使海洋生物賴以棲息的珊瑚礁備受破壞;然而研究發現,各種沉沒於海底的物體遺骸,或許可以成為海洋生物的另一種庇護場所。珊瑚礁的存在有益於魚類數量的增加,但隨著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加速破壞,人造珊瑚魚礁儼然成為補充天然珊瑚礁不足的一種解決辦法。可以充當人造珊瑚礁的物品,包含了沉船以及各種經過深度清潔的人造物體,例如混凝土管、桁架橋和廢棄拖船與車輛等。學者指出,過往人工魚礁的放置多係為了...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837,711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