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英國有機會在2050年前將總碳排放降至0

  發表日期:2019-05-08

  作者:Roger Harrabin;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966 次

  引用來源:CNN

氣候變遷委員會(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CCC)──英國政府於氣候相關議題的獨立顧問智庫──表示,2050年以前,英國有潛力將碳排放降至0;這主要歸功於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的太陽能和風能政策,使再生能源的成本顯著下降。但此目標的實現還需仰賴低碳技術的發展、企業以及一般大眾行為的改變。但CCC也表示,2050的目標達成仍有變數,除非英國政府以政策和資金支持;事實上,英國...

氣候變遷被保險業視為2019年最高風險

  發表日期:2019-05-08

  作者:Paola Rosa-Aquino;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1005 次

  引用來源:Grist

一項統計指出在2017年,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約3,400億美元的損失,保險公司則為此支付了創紀錄的1,380億美元。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風險愈趨嚴重,保險業者也不得不將此列為最優先事項。近期一項由風險管理與精算專家進行的調查指出,在受訪的267位精算師中,22%的人將氣候變遷列為2019年的最大新興風險,超越了對網路損害(cyber damages)、金融不穩定性或恐怖主義的擔憂;對比2018年的調查...

你能過低碳生活嗎?看看他們怎麼做!

  發表日期:2019-05-07

  作者:Donna Ferguson;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1068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世界各地有環保主義者已採取行動,過著低碳生活。英國的衛報觀察員訪談三位英國居民,瞭解他們為減少碳排放所做的生活調整。 Harriet Martin,75歲。 「我們在家中安裝隔熱的雙層玻璃,並將太陽能電池板放在花園的涼棚上。飲食方便,我們食用自家種植的水果與蔬菜,幾乎遵從素食主義。我們盡量走路或使用公共汽車、火車,避免乘坐飛行或汽車。我們會修理壞掉的東西,並在需要新物品時從慈善商店購物、從鄰居...

氣候變遷造成皇帝企鵝的生存危機

  發表日期:2019-05-06

  作者:Kay Vandette;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930 次

  引用來源:earth.com

據《南極科學》(Antarctic Science)今年四月發佈的研究指出,自2015年以來,以往常聚集於南極洲哈雷灣(Halley Bay)繁衍後代的皇帝企鵝(emperor penguin),已連續三年大規模繁殖失敗。此現象導因於全球暖化對海冰的影響,使得大量羽毛尚不及發育齊全的雛鳥,在海冰提前融化的情況下,被迫進海游泳遷移,因此溺斃死亡;2016年,由於羽翼尚未齊全而游泳淹死的雛鳥,即超過一...

氣候變遷為澳洲帶來財務的風險與轉機

  發表日期:2019-05-01

  作者:Chris Barrett, Anna Skarbek;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624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對於氣候變遷對金融體系的影響,是氣候政策中相當的前瞻領域,近年來也在國際間蓬勃發展,或可歸功於2015年9月英國央行行長Mark Carney的相關演說,與同年度全球簽署的巴黎協議。 對澳洲而言,氣候變遷對金融部門與監管改革活動,雖帶來風險,卻也不乏機遇。澳洲擁有高度密集的碳相關產業,面臨巨大的風險,卻也同時受益於成功的低碳轉型,包括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基地、對電池生產至關重要的礦產資源,以及為綠色...

2018年 全球被破壞的熱帶雨林面積超過臺灣的三倍

  發表日期:2019-05-01

  作者:相關作者;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5988 次

  引用來源:AFP

熱帶雨林不僅是地表生態多樣性最豐富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也像個大海綿,能吸收多餘的二氧化碳;保護全球熱帶雨林,一直是國際社會努力的目標。人類史上熱帶雨林受到破壞的最嚴重年度為2016年,與當年的聖嬰現象拖不了干係。 而在2018年,人類摧毀的熱帶森林面積加總超過臺灣的三倍,主要分布於巴西、剛果、印尼、哥倫比亞與玻利維亞。雖然這是自2001年以來的第四大降幅,卻仍是以每分鐘就有30個足球場消失的速率,...

氣候變遷擴大全球的經濟差距

  發表日期:2019-04-29

  作者:Laureen Fagan;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553 次

  引用來源:Sustainability Times

學者研究全球165個國家、過去50年來的氣溫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發現在1961-2010年間,全球暖化使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GDP減少17-30%;人均經濟產值最高和最低的國家之間的差距,則因全球暖化多了25%。換言之,隨著全球的氣候暖化,貧窮國家愈加貧窮,而大部分的富裕國家,卻比暖化之前更加富裕,證實氣候變遷是造成全球經濟不平等的原因之一。而受益於全球暖化帶來經濟成長的富裕國家,多為高緯度的...

海洋物種的滅絕危機 是陸地物種的兩倍

  發表日期:2019-04-28

  作者:相關作者;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921 次

  引用來源:Futurity

全球暖化致使物種的消失,不僅意味物種遺傳多樣性的降低,更代表進一步對其他物種造成連鎖的效應,進而導致生態系統功能的大規模轉變。學者透過對400多種物種的研究發現,在避暑能力的差異下,海洋物種會比陸地物種面臨更嚴峻的生存環境。相較於海洋物種,陸地物種較具有離開高溫環境的機會,如躲進森林、陰影區域或地底等避難所;因此在同一緯度範圍裡,海洋物種的滅絕將更容易發生,其造成的物種滅絕頻率,是陸地的兩倍。值得...

日本政府向聯合國提出「核能推廣」戰略

  發表日期:2019-04-23

  作者:桜井林太郎, 川村剛志;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572 次

  引用來源:朝日新聞

根據巴黎協議,日本應於「50年內削減80%的溫室氣體」。據此,日本政府於19日向聯合國提出長期戰略案,其中一項為以核能推廣作為實用階段的減碳選項,並說明追求兼具安全、經濟與機動性的原子爐目標,展現了鮮明的擁核態度。本案將於公佈後徵求公眾意見,並計畫在6月份大阪舉行的G20峰會中正式決議。 在本次的長期戰略計劃中,核電廠被認為是有助於大幅減少二氧化碳(CO2)的主要創新技術之一,在「盡可能減少對核...

倫敦氣候示威抗議 超過800人被捕

  發表日期:2019-04-23

  作者:相關作者;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647 次

  引用來源:AFP

英國的氣候變遷示威團體「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於2018年在英國由學者組成,是全球發展最快的環保運動之一。「反抗滅絕」的主要訴求為希望政府宣布氣候和生態緊急狀態、使2025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歸零、不再減少生物多樣性,並由新的「公民氣候和生態公正大會」領導政府。 「反抗滅絕」日前於倫敦展開抗議活動,示威者封鎖市內眾多交通要地,超過800人被警方逮捕。倫敦的大都會警察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837,709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