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對農業課徵碳稅,可能造成更嚴重的糧食危機

  發表日期:2018-08-03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林盈年;校對:朱吟晨

  觀看:665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Daily

為達成巴黎協議的減碳目標,世界各國無不絞盡腦汁研擬對應的政策;最新研究卻發現,減緩氣候變遷的同時,也可能造成其他危害。該研究團隊由國際系統分析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IIASA)為首,發現單一性的氣候變遷減緩計畫,例如全球的碳稅(global carbon tax),可能對農業造成比氣候變遷更為嚴重的衝擊,包...

世紀末的熱浪致死人數將大幅提高

  發表日期:2018-08-01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510 次

  引用來源:Reuters

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2018年北半球夏季的炎熱高溫已在各地造成災害,熱浪造成的死亡人數持續攀升。若各國政府無法採取有效的對策,減少氣候的暖化現象,或相對應的公衛措施,數值模式的推估資料顯示到了2080年,熱浪造成死亡人數更將大幅增加。 該研究使用模式分析全球20個國家、412個社區,推估2031-2080年的熱浪致死人數,發現氣候變遷將提高未來熱浪的發生頻率、嚴重程度;熱浪致死增加最顯著的地區會...

這麼多森林大火!2018的野火季已帶來嚴重災害

  發表日期:2018-07-30

  作者:John Vidal;編譯:朱吟晨

  觀看:925 次

  引用來源:HuffPost

乾旱、高溫使林木成為燃料,加上強勁風力的助陣,短短數小時內,希臘首都雅典鄰近的度假聖地—瑪蒂在上週被大火吞噬,造成80人死亡、數百人被迫逃離家園的慘劇。瑪蒂的火災是2018年迄今最嚴重的野火災害,但森林大火的影響不侷限於此處,整個北半球被籠罩其中,包括加州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瑞典、義大利、芬蘭、挪威等國,都飽受野火攻擊。氣候變遷加劇了北半球野火季的威力,不僅肆虐的時間延長,從每年6-1...

歐盟和中國就氣候行動發表聯合聲明

  發表日期:2018-07-30

  作者:Soila Apparicio and Karl Mathiesen;編譯:郭昶欣;校對:邱雅暄

  觀看:501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Change News

歐洲理事會主席 Donald Tusk、歐盟委員會主席 Jean-Claude Juncker 和中國總理李克強,在7月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歐高峰會 (EU-China Summit) 上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氣候變遷將成為中歐關係的主要支柱,而這兩個全球排碳最高和第三高的經濟體,承諾將努力促成巴黎氣候協議規則手冊的談判。聲明的其他內容還包括:(1) 為2020年前的低碳發展制定長期戰略;(2) 同意...

熱浪席捲北半球,小心荷包縮水

  發表日期:2018-07-27

  作者:Rachel Morison、Marvin G Perez、Nicholas Larkin;編譯:邱雅暄

  觀看:488 次

  引用來源:Bloomberg

橫掃北半球的熱浪,不僅在北美、歐洲、亞洲各國造成傷亡和野火災害,根據商業媒體彭博社報導,對農業和電力業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高溫和乾旱造成農作物歉收,導致全球原物料價格上升,如巴黎的小麥和紐約的棉花期貨價格都已開始上漲。俄羅斯、法國和德國等穀物生產大國,今年產量都預期將大幅滑落;德州西部著名的棉花生產區接近半數的作物目前都處於枯萎的狀態。 在電力業方面,由於戶外水溫過高,法國的核電廠可能面臨反應...

黎巴嫩的國樹 可能難逃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18-07-25

  作者:Anne Barnard、Josh Haner;編譯:邱雅暄

  觀看:602 次

  引用來源:New York Times

黎巴嫩國旗正中央的那棵「黎巴嫩雪松」 (Lebanon cedar) ,是東地中海山區的特有種雪松,更是黎巴嫩的精神象徵。經歷了五千年的朝代更迭,居住或行經這塊土地的美索布達米亞、腓尼基、古埃及人,以及後來的古希臘和羅馬帝國,都懂得用它的木材來製作船、建築或廟宇,直到近代的侵略者和殖民者都相當重用它的功能;此外,古老的西方經典如鳩格米西史詩以及聖經都有它的身影,使其神聖和堅毅不搖的印象深植人心。 ...

氣候變遷使開普敦大旱機率增加三倍

  發表日期:2018-07-24

  作者:Karl Mathiesen;編譯:朱吟晨

  觀看:565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過去三年來,南非開普敦的降雨表現不佳,降雨量只有氣候平均值的30-50%,短少的降雨量造成水資源不足,影響當地370萬居民的用水,形成嚴重的乾旱災害。由於水庫蓄水量持續下降,政府當局不僅呼籲節水,也警告可能必須實施完全的「零水日(Day Zero)」,幸而在公眾的團結努力下,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根據研究在無人為影響下,此次旱災的嚴重程度應該約為300年一遇。但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溫度上升約1℃...

新品種鯊魚將因海域暖化而來到英國

  發表日期:2018-07-23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535 次

  引用來源:BBC

全球暖化使得大氣、海洋溫度上升,也間接影響海洋的生態。在英國,目前境內海域約有40種品種的鯊魚,數量估計約有1000萬條小型鯊魚、10萬條較大型鯊魚。研究發現隨著海溫逐漸升高,到了2050年,當地將會出現另外10種原棲息於較低緯度、適合溫暖海水的鯊魚。這10種鯊魚包括大雙髻鯊(great hammerhead)、烏翅真鯊(Blacktip shark)、短尾真鯊(Bronze whaler (co...

氣候變遷迫使白頰黑雁改變遷徙模式

  發表日期:2018-07-20

  作者:Thomas Lameris;編譯:林盈年;校對:邱雅暄

  觀看:1110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Daily

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北極地區的春季提早來臨,為此,白頰黑雁(Barnacle geese)正在徹底改變它們的遷徙模式。每年春季,白頰黑雁從北海出發、行經波羅地海,飛行3,000公里至俄羅斯北極區域進行繁殖。但近年受到氣溫升高的影響,白頰黑雁加快了遷徙的速度,亦即縮短了沿途停留覓食的時間,以便更快到達目的地。 為了應對暖化的北極地區,在幾乎不間斷的遷徙後,白頰黑雁到達北極繁殖地時,則必須花更多的時...

新加坡提方案迎戰都市高溫

  發表日期:2018-07-19

  作者:Audrey Tan;編譯:邱雅暄

  觀看:1267 次

  引用來源:The Strait Times

為了協助新加坡的戶外環境降溫,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及氣候變遷的加乘效果,由新加坡ETH研究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科研中心等組成的團隊,於2017年成立「新加坡降溫計畫」 (Cooling Singapore project) ,以建立科學方法、提供因應策略、降低對經濟產業和國民健康的衝擊為目標。在7月8日至12日的2018世界城市高峰會(World Cities ...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487,164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