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2018的上半年,全球上經歷各種氣候變遷災害

  發表日期:2018-08-30

  作者:Pratch Rujivanarom;編譯:林盈年;校對:朱吟晨

  觀看:1924 次

  引用來源:The Nation

回顧今年的上半年,世界各地經歷了許多極端、不尋常和難以預測的氣候災害,包括襲擊美國東海岸的強大暴風雪與颶風、歐洲的極端熱浪,以及東南亞的風暴、豪雨等。以泰國為例,泰國北部、東北部和西部的驚人降雨帶來洪水,許多水壩甚至因此破裂;但東北部的某些省分卻發生嚴重乾旱。 德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Munich Re’s NatCatSERVICE)也指出,全球上半年約發生430起天然災害,造成約3...

曾經的氣候變遷鬥士—美國參議員馬侃

  發表日期:2018-08-28

  作者:Dean Scott;編譯:朱吟晨

  觀看:678 次

  引用來源:Bloomberg BNA

本月25日,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共和黨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逝世於腦癌,享年81歲。馬侃年輕時曾參與越戰,在戰爭中被敵軍北越俘虜卻堅決抵抗,成為美國的越戰英雄;回國後開始從政,曾在2008年與民主黨籍的歐巴馬(Barack Obama)角逐美國總統,但不幸落敗。 政治理念上,馬侃不僅是公開的友臺派,也重視環境議題。早在2001年,馬侃就引述相關的科學報告,說明過去半世紀全球的溫度上升、...

2018「世界水週」:水、生態系統與人類發展

  發表日期:2018-08-27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1331 次

  引用來源:Morning Star

今年世界各地相繼發生乾旱、火災、洪水等災害,已破了許多以往的紀錄;這些因為氣候變遷、經濟發展與人口增加而帶來的問題,加上隨之而來更難以預測的天氣型態與水資源分配,在在威脅著全球的用水安全。根據聯合國的推估,到了2025年,全球將有18億人生活在水資源不足的環境。 本月26-31日,來自130多個國家、3000多名與會者將齊聚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參加2018年的世界水週(World Water W...

國家經濟建設也須因應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18-08-24

  作者:Dinesh C Sharma;編譯:林盈年;校對:朱吟晨

  觀看:1092 次

  引用來源:Hindu Business Online

氣候變遷帶來氣溫與降雨的變化,其影響範圍廣泛,甚至包括國家的大型公共經濟建設。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表示,過去數十年來,印度七大水力發電廠都感受到暖化與潮濕氣候的考驗。由於氣溫升高與季節間的溫度落差加大,在每年季風季的前後期,源於積雪和冰川融化的溪流流量也有顯著的季節性落差,造成水庫蓄水量的明顯四季變化。而氣候變遷的推估資料顯示,由於...

國際媒體欠缺對氣候變遷議題之報導

  發表日期:2018-08-23

  作者:Mahadi Al Hasnat;編譯:林盈年;校對:朱吟晨

  觀看:1107 次

  引用來源:Dhaka Tribune

民眾對氣候變遷成因與造成影響的瞭解,多仰賴媒體對相關事件的報導與詮釋;然而新聞媒體在政治或利益取向的操控下,多未能長期且持續地向大眾傳遞重要的氣候變遷知識與資訊。媒體和氣候變遷監測站(Media and Climate Change Observatory, MeCCO)指出,過去十年來,國際媒體對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度低落,各界媒體對氣候變遷問題的報導幅度一直在減少,其中2011年是報...

日本公布新型溫室氣體觀測衛星「IBUKI 2號」

  發表日期:2018-08-21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727 次

  引用來源:產經新聞

本月11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筑波宇宙中心公開發表新衛星—IBUKI 2號。該衛星預計今年將從鹿兒島發射,之後會在海拔613公里的高度上,觀測整個地球的二氧化碳、甲烷濃度,監測火力發電產生的一氧化碳,並透過公式估算PM 2.5等懸浮微粒,檢視大氣的空氣污染現象。IBUKI 2號的任務乃接續2009年發射的IBUKI號,JAXA也希望藉由此新衛星的發射,未來將能精確地...

全球暖化將使南亞未來更加潮濕

  發表日期:2018-08-20

  作者:Saleem Shaikh;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1298 次

  引用來源:SciDevNet

南亞是當地54條的河流的起源地,這些河流與印度河、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相連,其中印度河流域流經中國、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雅魯藏布江和恆河流域則連接著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和尼泊爾。由於南亞國家多仰賴農業,河川流量的改變往往左右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一份研究推估暖化對當地河川流量的影響,發現在2046-2075年的平均溫度比1976 - 2005年(該研究的基期)超出2.9-4℃的情境下...

面對氣候變遷,巴基斯坦將種植100億棵樹

  發表日期:2018-08-17

  作者:Alastair Jamieson ;編譯:林盈年;校對:朱吟晨

  觀看:689 次

  引用來源:NBC News

在恐怖攻擊、貧窮、極端宗教主義與崩壞的公共服務威脅下,巴基斯坦是全球最危險的國家之一;而根據巴基斯坦公共政策智庫—永續發展政策研究所(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 Institute, SDPI)評比氣候變遷對各國的衝擊,巴基斯坦的脆弱度更名列全球第七。今年7月剛贏得選舉的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已宣告,為對抗全球暖化、恢復該國枯竭的...

過去10年內,亞馬遜都市貝倫的氣溫上升4℃

  發表日期:2018-08-16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921 次

  引用來源:News Web Easy

世界性的熱浪持續發燒,影響所及就連位在南半球的巴西也無法倖免。巴西雖現正值冬季,但亞馬遜地區的城市:貝倫城內卻發生連日30度的高溫。當地研究機關的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之前的10年間,貝倫首都中心地區的平均氣溫上升了4℃,達到34℃;造成這種情況的主因包括當地不當砍伐鄰近的森林,且摩天大樓林立,致使無法有效散熱。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警告,若持續砍伐亞馬遜地區的森林,到2050年時,當地溫...

氣候變遷下提前萌芽的樹木

  發表日期:2018-08-14

  作者:Michael Keller;編譯:林盈年;校對:朱吟晨

  觀看:675 次

  引用來源:Phys.Org.

在中高緯度這種季節分明的地區,植物往往具有一定的生長時序;全球暖化卻可能破壞這長期的規律現象。研究發現自1951年來,氣候變遷造成瑞士的春季氣溫上升,使得當地13種歐洲樹木與灌木有提早萌芽的跡象。此現象雖有利於落葉林木延長生長的季節,更有機會成長茁壯,卻也提高發芽期與冬季晚霜發生重疊的可能性,使樹木陷入兩難的困境。因為樹木若在早期發芽時受到霜害影響,損害葉子、花朵,將削弱樹木的生長競爭力;因此霜害...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841,610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