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黎巴嫩的國樹 可能難逃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18-07-25

  作者:Anne Barnard、Josh Haner;編譯:邱雅暄

  觀看:695 次

  引用來源:New York Times

黎巴嫩國旗正中央的那棵「黎巴嫩雪松」 (Lebanon cedar) ,是東地中海山區的特有種雪松,更是黎巴嫩的精神象徵。經歷了五千年的朝代更迭,居住或行經這塊土地的美索布達米亞、腓尼基、古埃及人,以及後來的古希臘和羅馬帝國,都懂得用它的木材來製作船、建築或廟宇,直到近代的侵略者和殖民者都相當重用它的功能;此外,古老的西方經典如鳩格米西史詩以及聖經都有它的身影,使其神聖和堅毅不搖的印象深植人心。 ...

氣候變遷使開普敦大旱機率增加三倍

  發表日期:2018-07-24

  作者:Karl Mathiesen;編譯:朱吟晨

  觀看:655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過去三年來,南非開普敦的降雨表現不佳,降雨量只有氣候平均值的30-50%,短少的降雨量造成水資源不足,影響當地370萬居民的用水,形成嚴重的乾旱災害。由於水庫蓄水量持續下降,政府當局不僅呼籲節水,也警告可能必須實施完全的「零水日(Day Zero)」,幸而在公眾的團結努力下,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根據研究在無人為影響下,此次旱災的嚴重程度應該約為300年一遇。但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溫度上升約1℃...

新品種鯊魚將因海域暖化而來到英國

  發表日期:2018-07-23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626 次

  引用來源:BBC

全球暖化使得大氣、海洋溫度上升,也間接影響海洋的生態。在英國,目前境內海域約有40種品種的鯊魚,數量估計約有1000萬條小型鯊魚、10萬條較大型鯊魚。研究發現隨著海溫逐漸升高,到了2050年,當地將會出現另外10種原棲息於較低緯度、適合溫暖海水的鯊魚。這10種鯊魚包括大雙髻鯊(great hammerhead)、烏翅真鯊(Blacktip shark)、短尾真鯊(Bronze whaler (co...

氣候變遷迫使白頰黑雁改變遷徙模式

  發表日期:2018-07-20

  作者:Thomas Lameris;編譯:林盈年;校對:邱雅暄

  觀看:1221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Daily

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北極地區的春季提早來臨,為此,白頰黑雁(Barnacle geese)正在徹底改變它們的遷徙模式。每年春季,白頰黑雁從北海出發、行經波羅地海,飛行3,000公里至俄羅斯北極區域進行繁殖。但近年受到氣溫升高的影響,白頰黑雁加快了遷徙的速度,亦即縮短了沿途停留覓食的時間,以便更快到達目的地。 為了應對暖化的北極地區,在幾乎不間斷的遷徙後,白頰黑雁到達北極繁殖地時,則必須花更多的時...

新加坡提方案迎戰都市高溫

  發表日期:2018-07-19

  作者:Audrey Tan;編譯:邱雅暄

  觀看:1476 次

  引用來源:The Strait Times

為了協助新加坡的戶外環境降溫,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及氣候變遷的加乘效果,由新加坡ETH研究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科研中心等組成的團隊,於2017年成立「新加坡降溫計畫」 (Cooling Singapore project) ,以建立科學方法、提供因應策略、降低對經濟產業和國民健康的衝擊為目標。在7月8日至12日的2018世界城市高峰會(World Cities ...

解讀深水稻的淹水調適基因

  發表日期:2018-07-18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邱雅暄

  觀看:720 次

  引用來源:Phys.org

面對氣候變遷下的極端天氣事件,農民不僅需要更多元的種植方式,瞭解稻種的基因變異功能與演化史,更有助育種出更具調適力的作物。常見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深水稻」有一種力爭上游的特性--當每年雨季來臨時,即使田間水深淹過水稻數公尺,它仍會向上生長直到葉面浮出水面。發表於本期 Science 期刊、由東北大學、名古屋大學、康乃爾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指出,此生長機制的關鍵在於SD1基因的變異。由於深水稻擁有...

地球升溫,全球卻有超過10億人口沒辦法降溫

  發表日期:2018-07-17

  作者:Alister Doyle;編譯:朱吟晨

  觀看:583 次

  引用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今年5月在巴基斯坦喀拉蚩發生熱浪事件,超過40℃的高溫造成60人死亡。研究顯示在全球76億的人口中,若發生高溫事件,會有近11億人因缺乏空調與冷藏設備,面臨無法降溫與保存食物、藥劑的困境。這些人多居住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包括4億7000萬人居住在郊區,6億3000萬人在市區的貧民窟。如何冷卻、提升冷卻效率已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比較簡單的方法包括將屋頂漆成白色,提高反照率,或改變房子的設計,使熱...

泰國足球隊受困洞穴也跟氣候變遷有關?

  發表日期:2018-07-16

  作者:Kendra Pierre-Louis;編譯:林盈年;校對:朱吟晨

  觀看:1193 次

  引用來源:New York Times

連日來,泰國足球隊的援救行動登上全球媒體,備受矚目。泰國清萊府的少年足球隊於6月23日進入泰國北部的睡美人洞(Tham Luang Cave)探險,而後因洞穴中洪水氾濫,造成一行人失聯、受困,歷經18天後終於全員平安被救出。此次事件不僅與泰國當地降水形態、該地區的季風有關,也有專家將部分原因歸咎於氣候變遷。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泰國的濕季,常見短暫的強降大雨與乾燥時期交錯發生(又稱季內震盪,I...

為什麼非洲國家亟需要「氣候融資」?

  發表日期:2018-07-13

  作者:Zeph Kivungi;編譯:林盈年;校對:邱雅暄

  觀看:764 次

  引用來源:Daily Nation

氣候變遷不僅提高開發中國家的災害風險,大規模農作物損失更會造成飢荒、影響國家經濟穩定,使得他們需要氣候融資來支援這些鉅額成本。以肯亞為例,與多數非洲國家一樣,農業發展相當依賴降雨供水,使得他們更容易受到氣候因素影響。過去連續幾年的乾旱,使肯亞數百人陷於糧食不足和營養不良的困境,該國政府最終在去年花了2,453億先令 (台幣約740億) 進口糧食;今年三月和四月的連續降雨,更是肯亞50年來最多的季節...

高溫也會衝擊大腦認知?

  發表日期:2018-07-12

  作者:Heather Mongilio;編譯:朱吟晨

  觀看:677 次

  引用來源:The Daily Climate

高溫不僅會造成生理上的不適,引發熱危害等疾病,也可能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一份研究比較大學生經歷熱浪後認知能力的變化,以美國麻薩諸塞州當地44所大學住宿生為實驗對象,其中一半的學生宿舍有冷氣、一半的沒有。熱浪發生前,這些學生先完成一次認知能力測驗,內容包括加減法、辨識螢幕顯示的字體顏色等。經過當地一場為期5天的熱浪後,這些學生再做一次類似的測驗。比較兩次的測驗結果發現,沒有冷氣的學生表現得比另一組學...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841,610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