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溫度升高,以後還有冬季奧運嗎?

  發表日期:2018-02-12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693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Central

2018年冬季奧運上週五在南韓平昌正式揭開序幕,但氣溫、自然降雪量等天氣狀況堪慮,令人擔心選手們是否能有高水準的表現。事實上,這不是全球升溫第一次影響冬季奧運比賽:2010年的冬季奧運在加拿大溫哥華,比賽開始前就有融雪跡象;2014年比賽地點在俄羅斯索契,賽事期間甚至出現20℃的高溫。第一屆冬季奧運在1924年舉行,自此比賽日期幾乎都選在2月,而全球的2月氣溫至今已上升1.01℃。隨著冰雪覆蓋量減...

氣候的改變也影響水中生態

  發表日期:2018-02-09

  作者:Carl Zimmer;編譯:朱吟晨

  觀看:763 次

  引用來源:Independent

由於人類大量燃燒石化燃料,目前全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已較工業革命前的增加40%;依照目前的情況,二氧化碳未來的濃度不僅沒有持平,更遑論下降的跡象。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提高造成全球氣溫暖化,當二氧化碳溶解於水,還會改變海水生態。觀測資料顯示過去30年來,海水的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影響許多水中的化學作用,如水中生物鈣化作用的減緩,使得珊瑚骨骼的發育不良、生蠔的外殼變薄…等;化學物質的變化原是許...

聯合國聚焦船舶黑碳污染

  發表日期:2018-02-08

  作者:Jeff Tollefson;編譯:邱雅暄

  觀看:492 次

  引用來源:Nature

黑碳,是化石能源如煤和柴油等不完全燃燒後產生的聚合物,也是驅動溫室效應的物質之一,僅次於二氧化碳。全世界黑碳排放量有五分之一來自柴油引擎,而儘管陸地上的柴油引擎排放出的黑碳總量,比船舶多二十倍,但在港口和海岸地區,船舶的密集度使黑碳對環境和健康衝擊很大。隨著暖化造成海冰面積縮減,北極的航道將有更多船航行,這些船隻排放的黑碳懸浮粒子,一旦附著在海冰上又會加速其融化。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

全球2040年的石油需求量可望大幅下降

  發表日期:2018-02-07

  作者:Ernest Scheyder;編譯:朱吟晨

  觀看:418 次

  引用來源:Reuters

根據石油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rop)上週對未來石油的預測,若世界各國徹底實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相關政策,全球石油的需求量將在2040年後大幅下跌。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每天的原油需求量約9800萬桶;該公司推估到了2040年,消耗量會年減0.4%,降到每天7800萬桶。但由於美國總...

融化的北極永凍土會帶來更多疾病威脅

  發表日期:2018-02-06

  作者:Brian Resnick;編譯:朱吟晨

  觀看:543 次

  引用來源:Vox

北半球陸地有25%是永凍土。但什麼是永凍土? 當一塊土地被冰封兩年以上,就可以稱為永凍土;北極的永凍土則通常被冰凍數萬年以上。永凍土的最上層是活躍層(active layer),會隨著季節更迭而消融,擁有豐富的生態系。北極在過去數十年明顯暖化,升溫程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每年夏季海冰的覆蓋量屢創新低,永凍土的穩定也成為矚目的焦點。當永凍土的溫度上升,冰雪融化,會釋放出大量的碳,形成全球升溫的正回饋。...

全球氣溫將在2022年前超過巴黎協議的積極目標值

  發表日期:2018-02-05

  作者:Andrew Freedman;編譯:朱吟晨

  觀看:1144 次

  引用來源:Mashable

過去3年是人類史上最熱的幾年。自2015年起,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的高出近1℃。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斷言在2022年以前,全球溫度更有機會突破巴黎協議的積極目標值 (全球地表升溫不超過工業革命前的1.5℃),而時間點最有可能在當年是聖嬰年時發生。1.5℃是許多高脆弱度國家的期望值;升溫超過1.5℃可能帶來更多氣候災害,包括海平面上升更嚴重、熱浪事件更頻繁等衝擊。巴黎協議的目標...

熱浪改變樹木的蒸發散作用

  發表日期:2018-02-02

  作者:Calla Wahlquist;編譯:朱吟晨

  觀看:559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田野實驗發現當熱浪發生時,樹木為調適高溫的衝擊,會改變自身的蒸發散作用與光合作用。自2015年,研究人員在澳洲雪梨附近的森林開始實驗,栽植12棵桉樹幼苗並控制生長環境的溫度,有些與周遭的實際溫度相當,有些則是升溫3℃的狀況(模式推估澳洲在21世紀末溫度將增加3℃)。實驗結果顯示,樹苗在溫度較高的環境迅速成長,比正常溫度的快30%。而若加劇溫度的上升幅度,使樹木經歷中午溫度高達43℃的熱浪,樹木為降...

生質燃料崛起,威脅印尼和馬來西亞雨林

  發表日期:2018-02-01

  作者:Hans Nicholas Jong;編譯:邱雅暄

  觀看:506 次

  引用來源:Mongabay

生質燃料是替代化石能源的選擇之一,但令人詬病的是它的生產過程,可能排擠糧食生產、及加劇原始雨林開發。隨著各國對替代能源的需求攀升,非營利組織挪威雨林基金會 (Rainforest Foundation Norway) 估計,若依照目前中國、印尼、及航空業提倡使用生質燃料的政策,全球的棕櫚油需求在2030年將比現在增加6倍,而種植這些棕櫚樹須砍伐面積約45,000平方公里的馬來西亞和印尼雨林,並釋放...

全球暖化為歐洲帶來更多洪水災害

  發表日期:2018-01-31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459 次

  引用來源:The News

法國巴黎近日因萊茵河溢堤,著名觀光景點巴黎鐵塔、羅浮宮…等都受到影響,被迫關閉。洪水期間,萊茵河的河水高度一度比平均水位高出4公尺。事實上,這是巴黎過去兩年來發生的第二次萊茵河溢堤事件。最新研究更警告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歐洲的未來將充滿洪水災害的危機:根據推估,未來即使是最樂觀的情境(21世紀末升溫只超過工業革命前1.5℃),歐洲因河水溢淹造成洪水事件的經濟損失仍會倍增,每年約150...

航空業的燃油效率懸殊

  發表日期:2018-01-30

  作者:Dan Rutherford and Branden Graver;編譯:邱雅暄

  觀看:611 次

  引用來源:Eco-Business

全球航空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人為排放量的2%,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 ICCT) 評比跨太平洋航線的20家航空公司的燃油效率,以每公升燃料的載客-公里數為指標,發現航空公司之間的優劣差距相當大,影響因素包括載貨量、座位密集度、機型等等。該報告同時指出,中國航空業將是關鍵,其未來將持續成長,並超越美國、成為全...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05,664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