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蔗糖產量與氣候變遷的大哉問?

  發表日期:2018-01-29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501 次

  引用來源:Sdvanced Science News

相較於1965年,目前全球的蔗糖產量已是當年的4倍,平均每年生產20億公噸。對於全球主要的蔗糖生產國—巴西、印度、中國—而言,蔗糖產業是國內GDP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期一份研究以氣候變遷與蔗糖產量的關聯性為主題,分析過去90篇相關學術論文的研究成果,發現由於各篇論文的研究方法、時間區間、栽種區域有出入,暖化或大氣CO2濃度升高對蔗糖的可能影響,幾乎無法從這些文獻結論得到具...

雪崩規模擴大又變快,是氣候變遷的錯?

  發表日期:2018-01-26

  作者:Kendra Pierre-Louis;編譯:朱吟晨

  觀看:898 次

  引用來源:New York Times

山岳冰川可依冰河所在坡度區分為兩種:較平緩的與較陡的。當較平緩的山岳冰川崩解時,冰川會以緩慢的速度帶走大量的冰雪,持續時間從數個禮拜到數年不等,每天平均移動的距離約數十公尺;較陡的山岳冰川依附在峭壁上,崩解時稱為雪崩,雖不會攜帶大量的冰雪,但行進速度極快,每小時可達數百公里。2016年,西藏西部發生雪崩,落下來的大雪速度極快(約360 km/h),短短3分鐘就擴散到10km外的地方,這次事件造成9...

開普敦百年大旱,4月12日恐斷水

  發表日期:2018-01-25

  作者:Jason Burke;編譯:邱雅暄

  觀看:728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南非開普敦面臨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當地政府預估不到三個月、4月12日就無法再供水,比一週前預告的日期又提早了9天。為此政府持續祭出多項措施,限制農業灌溉、洗車業和旅館業等用水,市民每人每日不能用超過50公升的水,停水之後,臨時取水站每人每日只有25公升的配額。令人頭痛的是,目前多處天然水泉已湧現取水人潮,斷水之後,全城200個取水站、每個每天將服務至少5000個家庭,可能產生的擁擠與交通運輸問題,...

加拿大的天氣越來越熱、越多雨、越不尋常

  發表日期:2018-01-24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719 次

  引用來源:Cape Breton Post

加拿大保險業者開發的一套精算氣候指標(Actuaries Climate Index),除計算保險標的價值外,還能監測當地的極端天氣事件。該指標以1961-1990年的每日天氣狀況為平均值,考量溫度、降水、風速與海平面高度等參數,將每種參數的前10名百分位設定為門檻值(平均每個月會有3天隸屬於前10名百分位),保險業者自2016年起,每3個月更新一次指標的最新數據;目前的最新資料為2017春季。數...

低碳轉型為全球汽車產業必要趨勢

  發表日期:2018-01-23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邱雅暄

  觀看:580 次

  引用來源:UNFCCC

道路運輸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貢獻17%,專門評估企業氣候投資風險的國際組織「碳揭露專案」(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表示,在各國提高減排目標的浪潮下,汽車產業必須盡快進行低碳轉型以降低企業風險。同時,科技和軟體的突破正幫助汽車產業加速創新,估計最快在2022年電動車的價格將能與傳統化石燃料車並駕齊驅,提早投入電動車和油電車市場將有助提高競爭力。該組織並評估全球前1...

極端氣候已成為人類存亡的嚴重威脅

  發表日期:2018-01-22

  作者:Sydney Pereira;編譯:朱吟晨

  觀看:790 次

  引用來源:Newsweek

21世紀以來,環境風險的重要性逐日攀升,包括極端天氣事件、消失的生物多樣性、空氣、土壤、水質等汙染、無法順利減緩與適應氣候變遷,甚至是過渡到低碳社會所需面臨的風險等,都成為人類的生存考驗。2017年,颶風瑪麗亞在波多黎各造成驚人的嚴重災情,具體呈現出環境問題對關鍵的維生基礎設施的巨大傷害;同年在加州、智利與葡萄牙發生嚴重森林大火;2016年因天氣相關的事件,全球有2400萬人被迫遠離家園。在1月1...

澳洲近日的嚴重熱浪

  發表日期:2018-01-19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503 次

  引用來源:news.com.au

近日幾場重要的國際運動賽事將在澳洲舉行,包括在阿得萊德(Adelaide)舉辦的國際單車賽(Tour Down Under)、墨爾本舉行的澳洲網球公開賽等。但時值南半球的盛夏,高溫籠罩南澳、維多利亞等地,熱浪對這些戶外運動比賽的選手都是一大考驗。專家指出當選手用盡全力比賽時,身體的肌肉會產生許多熱量,搭配外在的高溫條件,選手的身體極可能承載過多負荷,嚴重的情況甚至會死亡。考量到熱浪的威脅,國際單車...

熱浪、缺水、大停電,印度要靠再生能源挽救電力危機

  發表日期:2018-01-18

  作者:Alex Whiting;編譯:邱雅暄

  觀看:482 次

  引用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印度是全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卻飽受缺水之苦,過去幾年熱浪與乾旱頻襲,有14座主要火力發電廠皆因冷卻用水不足、被迫大規模停電,總計損失約14億美元的潛在收入。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最新研究指出,印度火力發電廠的用水量在2011至2016年五年間成長約43%、從每年15億噸增加到21億噸;而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和經濟持續發展,供電風險將持續升...

海洋熱浪發生頻率將大幅增加

  發表日期:2018-01-17

  作者:Craig Welch;編譯:朱吟晨

  觀看:540 次

  引用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氣候變遷不僅為陸地帶來更多乾旱與熱浪事件,海洋也不能倖免。事實上,海洋承受更多氣候變遷造成的傷害:氣候變遷增加的熱量有93%是由海水吸收的。2016年,南北半球共發生三場大規模的海洋熱浪事件。在阿拉斯加,數十條鯨魚、上千隻海鴉、海雀死亡,北極海域甚至出現許多熱帶地區常見的海洋生物。南半球的澳洲因為海水的異常高溫,造成嚴重的珊瑚白化事件,摧毀紅樹林以及巨蚌;紐西蘭也有類似現象,海水高溫使得黑鮑與生蠔...

快速上升的甲烷哪裡來?NASA幫你解謎

  發表日期:2018-01-16

  作者:Alan Buis;編譯:邱雅暄

  觀看:1181 次

  引用來源:Seeker

提到溫室氣體,除了大眾熟知的二氧化碳,2006年之後快速上升的甲烷,也是科學家關注焦點。美國太空總署NASA領導的研究發現,全球草原或森林大火和農業焚燒的總面積減少,可能解釋甲烷推估排放量和觀測量不一致的謎團。先前的科學研究指出,造成甲烷濃度快速上升的兩個主要貢獻是:化石燃料開採過程釋放、以及熱帶濕地與水稻田中的微生物作用;但令人不解的是,這兩個排放來源推估的甲烷增加量總和,始終超過觀測結果。此研...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05,642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