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中國將啟動碳市場

  發表日期:2017-12-29

  作者:Mathew Carr, Feifei Shen;編譯:朱吟晨

  觀看:779 次

  引用來源:Bloomberg

2007年以前,美國的年排碳量是世界第一;2007年後,中國超越美國,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排碳國家。中國近期規劃導入碳市場,希望能藉此抑制全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這全球最大的碳市場下,企業需要付費購買排放溫室氣體的權利,市場機制會促使企業投資提升能源效率的設備,有助於降低整體汙染量。中國碳市場的施行不僅影響中國境內與境外投資企業,全球市場都將受到連動。歐洲早在十年前就啟動碳市場,有了中國的加入,全球1...

AI潛入南極深處,預測未來海平面漲幅

  發表日期:2017-12-28

  作者:Sandi Doughton;編譯:朱吟晨

  觀看:476 次

  引用來源:Olympian

在科技巨擘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Paul Allen)的資助下,美國華盛頓大學將於本月底派遣高價的機器人潛入南極海冰之下,觀測西南極冰床底下的情形,盼能協助解答科學家心中長久的疑問:南極大陸的冰層融化到怎樣的程度會影響全球海平面高度,又會造成多嚴重的影響? 由於對於南極與格陵蘭冰層的觀測資料仍不足,目前科學界對於21世紀末海平面的高度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估計的上升高度從...

火力發電廠與早產兒的關聯

  發表日期:2017-12-27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487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Daily

美國賓州的波特蘭發電廠(Portland Generating Station)位在與東側紐澤西州的交界處,是一座大量排放二氧化硫(SO2)的火力發電廠。2006年的觀測結果顯示,波特蘭發電廠的二氧化硫排放率是全美第五;2009年的年排放量甚至超過全紐澤西州發電廠總排放量的兩倍。發電廠設址的賓州雖受惠於工作機會與稅收的增加,位於風向下游的紐澤西州卻飽受空氣汙染所苦。美國環保署(EPA)認為這座發電...

2017年的神奇廢物再利用

  發表日期:2017-12-26

  作者:Inna Lazareva;編譯:朱吟晨

  觀看:540 次

  引用來源:Thomas Reuters Foundation

從咖啡渣化身為倫敦巴士燃料、塑膠瓶回收再製成建材…等,2017年的許多創意幫助原本只能被丟棄的廢物找到了新生機。倫敦的紅色雙層觀光巴士是城市的重要象徵,現在搖身變為創新的減碳代表作之一。倫敦人平均一天喝2.3杯咖啡,其伴隨的大量咖啡渣可被回收,乾燥後可抽取當中的咖啡油作為生質燃料。肯亞貧民窟的飛行廁所(flying toilet)氾濫,人們將糞便裝在塑膠袋裡隨意拋棄,造成惡臭,是當地...

全球首列太陽能火車

  發表日期:2017-12-25

  作者:Adele Peters;編譯:朱吟晨

  觀看:572 次

  引用來源:Fast Company

拜倫灣(Byron Bay)位於澳洲最東岸,當地觀光業發達,是個以沙灘聞名全球的小鎮。每到假日,蜂擁而來的觀光客帶來蓬勃經濟活動,但大眾運輸系統的不足,卻總是造成交通壅塞,對居民形成一大困擾。近日,當地出現大眾運輸的生力軍--全球首列完全使用太陽能的火車,希望能舒緩當地車潮。太陽能火車的車體與行駛的軌道都是既有產物,軌道早已棄置超過十年,火車也是二戰之後就出廠。慶幸的是,火車本身的重量較輕(車體材...

2040年後,法國領土一律禁止開採石油

  發表日期:2017-12-22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505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法國國會本週二通過法案,將在2040年後禁止境內(包括南美洲的法屬蓋亞那)開採石油與天然氣:2040年後不發照新的開採工程,並停止更新既有的開採權。雖是一項領先全球的創舉,此法案的象徵性大過實質作用,因為法國99%的石化燃料是仰賴進口。法國境內一年生產81.5萬公噸的石油,只相當於沙烏地阿拉伯幾小時的石油產量。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之前宣稱,將帶領法國經濟逐步從石化燃料、...

微軟加碼「AI for Earth」

  發表日期:2017-12-21

  作者:Christianna Reedy;編譯:朱吟晨

  觀看:562 次

  引用來源:Futurism

科技巨擘微軟今年7月推出「AI for Earth」計畫,希望藉由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解決地球環境的農業、水、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等四大問題。近日適逢巴黎氣候變遷協議兩周年,微軟宣布加碼計畫的投資金額,從原本的200萬美金增加到未來五年共5000萬美金。AI for Earth是微軟環境政策的具體應用之一,計畫的整體目的為提升監測、模擬與管理地球自然資源...

2017年11月是史上第三高溫

  發表日期:2017-12-20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567 次

  引用來源:NASA

現代化的全球地表溫度觀測可追溯自1880年。美國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GISS)的觀測資料來自全球6300個氣象測站,除陸地測站量測陸地的溫度,海上船舶、浮筒量測海表面溫度,還有南極的研究站。最新的11月份全球地表溫度資料顯示,137年以來,2017年的11月是史上第三高溫,較11月的氣候平均值(1951-1980年)高出...

AGU:種種跡象證實,氣候變遷已對天氣造成影響

  發表日期:2017-12-19

  作者:Justin Worland;編譯:朱吟晨

  觀看:744 次

  引用來源:Time

AGU(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每年12月在美國舉行,是全球與會人數最多、規模最龐大的科學會議。今年的AGU記者會上,兩份研究不約而同重申氣候變遷造成的威脅。一份研究以颶風哈維(Hurricane Harvey)為主角。今年8月,颶風哈維重創美國德州休士頓,整場事件的降雨量超過1200 mm,是歷年來最嚴重的極端降雨事件,造成經濟損失數十億美元。這...

越吃越沒營養? 氣候變遷改變作物的營養品質

  發表日期:2017-12-18

  作者:Susan Milius;編譯:朱吟晨

  觀看:881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News

氣候是地球系統的一部分,氣候變遷對農作物的影響不僅是極端氣候減少作物收成,竟連農作物的營養成分都可能打折扣。針對小麥、米、玉米…等主食作物的研究發現,農作物的生長雖需要CO2行光合作用,過多的CO2卻造成農作物的營養品質下降,進而衝擊全球數十億人的健康狀況。目前全球約有十億人每天無法獲得足夠的化學元素鋅,鋅不足容易發生早死、孩童生長遲緩,或是免疫系統不健全等狀況。若未來全球大氣的CO...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05,663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