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氣候變遷帶來更多空汙、更多熱浪、更多疾病

  發表日期:2017-11-02

  作者:Damian Carrington;編譯:朱吟晨

  觀看:690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氣候變遷帶來的負面效應,每年已直接/間接影響全球數十億人的健康:熱浪事件危及高脆弱度的人們、暖化讓致命疾病迅速傳播到更廣的範圍、石化燃料燃燒的空氣汙染造成每年數百萬人早死、極端天氣損壞稻米收成導致飢餓等。高溫的其中一個傷害是威脅高齡人士的健康。歐洲在2003年曾發生嚴重熱浪事件,造成7萬人的死亡,其中多數為高齡長者。研究發現與2000年相比,暴露在熱危害的65歲以上高齡人口數在2016年大幅增加1...

下一代商用客機:超音速、超豪華、超汙染

  發表日期:2017-11-01

  作者:Arthur Neslen;編譯:朱吟晨

  觀看:727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全球各大飛機製造商已著手設計下一代的商用型飛機。專為奢華人士設計的商用客機不僅具有豪華配備、具有超音速(supersonic)的飛行速度,卻也同時產生更多汙染,包括噪音與NOx(氮氧化物)、CO2等溫室氣體。相較於一般次音速飛機的飛行海拔(約9-13公里),超音速飛機在空中飛行的海拔較高(通常為17-20公里),溫室氣體釋放於大氣造成的暖化效應是次音速的五倍多。目前國際間還沒有下一代商用客機CO2...

撒赫爾放牧人面臨的乾旱困境

  發表日期:2017-10-31

  作者:Nellie Peyto;編譯:朱吟晨

  觀看:494 次

  引用來源:Thomas Reuters Foundation

放牧業是西非撒赫爾(Sahel)的傳統產業。受到氣候變遷影響,降雨型態發生改變,威脅放牧族群的生存。撒赫爾每年的7-9月是雨季。今年撒赫爾當地的氣候乾燥少雨,衛星觀測資料顯示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查德(Chad)、塞內加爾(Senegal)等國部分地區的植物生長不佳,是近年來的新低紀錄,本應綠油油的草地卻只剩光禿一片,不利於牲畜放牧。無可奈何下,有些放牧人為尋求更豐沛的草地,已提早向...

冬天越來越晚到來

  發表日期:2017-10-30

  作者:Seth Borenstein;編譯:朱吟晨

  觀看:658 次

  引用來源:Associated Press

在美國,冬天越來越晚開始,越來越早結束。根據全美自1985年的氣象觀測資料,雖然每年的表現不一,整體而言的初凍日(first freeze)已有延後的現象:過去10年(2007-2016年)的初凍日比30年前(1971-1980年)晚了一個禮拜。今年在全美48個緯度較低的州當中,10月23日(或之前)僅40%的州已有首次結凍的天氣現象,低於正常年的65%。2016年是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一年,當...

對抗氣候變遷,這些大企業已有所作為

  發表日期:2017-10-27

  作者:Robby Berman;編譯:朱吟晨

  觀看:952 次

  引用來源:Big Think

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每年邀請全球企業提供碳排放的相關資訊,用以評估企業的環境行為、對水資源與森林的保護措施;目前全球有6200家公司向CDP回報資料。在2016年巴黎協議正式生效後,CDP檢視全球高環境影響企業的後續效應,但多數公司沒有規劃相對應的措施,結果差強人意。但根據CDP今年的檢視結果,許多公司已開始朝向低碳之路,並帶來...

海洋酸化是水中生物的致命威脅

  發表日期:2017-10-26

  作者:Fiona Harvey;編譯:朱吟晨

  觀看:780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全球海洋生物的命運多舛:不僅塑料垃圾造成魚群窒息,過度濫捕、種種人為汙染造成海洋的死區(dead zone),海水溫度上升使珊瑚白化並危及冷水種(cold water species)生存,吸收過多CO2的副作用—海洋酸化也成為另一項致命威脅。人為排放的CO2被海水吸收後,會形成弱酸性的碳酸。工業革命以來,海水的pH值從8.2降至8.1,雖然酸鹼度只有0.1的差距,酸性卻增加26%。由...

川普的EPA網站殲滅「氣候變遷」字樣

  發表日期:2017-10-25

  作者:Lydia Smith;編譯:朱吟晨

  觀看:655 次

  引用來源:Independent

自美國總統川普年初上任以來,全球氣候學家與相關人士無不緊盯美國政府對氣候變遷議題的種種行為。約從半年前開始,美國環保署(EPA)以更新檔案之名,陸續下架氣候變遷的相關內容。一個專門監測美國聯邦政府環境機構網頁的看門狗機構-- EDGI (Environmental Data & Governance Initiative,環境資料與政府行動)調查發現,EPA某個之前會提供地方政府氣候與能源...

在海洋食物鏈看到氣候變遷的蹤跡

  發表日期:2017-10-24

  作者:Amina Khan;編譯:朱吟晨

  觀看:680 次

  引用來源:Los Angeles Times

海洋食物鏈是一個井然有序的節奏:浮游植物吸收陽光行光合作用獲取能量、浮游動物吃浮游植物、小魚吃浮游生物、大一點的魚吃小魚,以此類推直到食物鍊頂端的獵食者(如海豚、鯊魚…)。而藉由偵測海洋生物體內氮同位素的新方法,研究發現氣候變遷似乎縮短了海洋的食物鍊。在海洋中,氮元素主要以兩種同位素存在:氮-14與氮-15,分別有7個中子與8個中子。由於海洋生物比較容易代謝掉氮-14,在食物鍊越頂端...

巴西亞馬遜雨林的大規模滅林

  發表日期:2017-10-23

  作者:Fabiano Maisonnave;編譯:朱吟晨

  觀看:575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INPE)的調查,巴西亞馬遜雨林的覆蓋面積在過去一年(2016年8月-2017年7月)減少約6624平方公里(約臺灣面積的18%)。政府認為這顯示執法有成,濫伐率才能比前期減少16%,並反擊環保團體對於政府的批評。環境部長還指出,保護雨林不能只仰賴司法的強制力,由於全國有2500萬人居住於亞馬遜,護...

南極重現神秘的冰中湖

  發表日期:2017-10-20

  作者:Peter Hannam;編譯:朱吟晨

  觀看:608 次

  引用來源:Sydney Morning Herald

冰中湖(Polynya)意指被冰環繞的水域,常見於南北兩極的冰層邊緣。今年9月,科學家在南極威爾德海(Weddell Sea)偵測到一個巨大的冰中湖,其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是臺灣的兩倍大)。特別的是,這個冰中湖不在冰層邊緣,而是在距離沿岸數百公里處的冰層中央。目前這個冰中湖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瞭,科學家也無法斷言是否與氣候變遷相關。去年這個海域也曾出現過冰中湖,但範圍小很多,持續時間約數個禮拜。再往前...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05,643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