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抨擊人為導致氣候變遷的科學文獻造假?

  發表日期:2017-09-06

  作者:Katherine Ellen Foley;編譯:朱吟晨

  觀看:424 次

  引用來源:Quartz

根據科學界97%的文獻,人類活動是目前全球暖化的最重要原因,僅有3%持反對意見。但對於氣候變遷懷疑論者而言,這3%才是真正具有勇氣的科學家,敢不顧輿論忠實呈現科學。近期一項研究統整過去十年否認人為氣候變遷的38篇文章,並根據其科學假設重製研究,運用電腦程式計算,卻無法與這些文獻得到相同的結果。廣義而言,這些文章可能犯了三種錯誤:只選取符合自己預期的結果、不適當的曲線配置(curve-fitting...

太平洋島國領袖熱議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17-09-05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946 次

  引用來源:Channel News Asia

2017年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PIF)於今日在薩摩亞(Samoa)舉行,氣候變遷預料將成為會議的最熱門議題。對於太平洋島嶼國家來說,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凌駕其他議題,關乎國家的存亡: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數個國土僅高於海平面數公尺的國家如吉里巴斯(Kiribati )、吐瓦魯(Tuvalu)等,領土被吞噬的危機已迫在眉睫;暖化造成颱風等極端天氣事件增加,萬那...

氣候變遷將使世紀末的約旦陷入更大的缺水危機

  發表日期:2017-09-04

  作者:Ruth Schuster;編譯:朱吟晨

  觀看:820 次

  引用來源:HAARETZ

敘利亞內戰進入第七年,國民紛紛奔走,增加鄰近國家如約旦的負荷。氣候變遷加重北非與中東的沙漠化,約旦已迎向更頻繁、持續時間更久的乾旱,以及降低的河川水位。在模式推估的基線情境(BAU)中,21世紀末全球升溫4.5℃,約旦的降雨將減少30%,乾旱事件發生的頻率會是現在的3倍(現在每30年約8次,未來每30年會有25次)。更糟的是,當地仰賴的主要河川是先流經敘利亞,再到約旦,未來約旦的河川水源極可能只剩...

氣候變遷作弊? 休士頓連三年出現五百年重現期的洪水頻率

  發表日期:2017-09-01

  作者:Chris D’Angelo;編譯:朱吟晨

  觀看:715 次

  引用來源:HuffPost

颶風哈維在美國休士頓降下大雨,造成當地近年來的第三次「五百年一見」洪水事件。隨著全球氣候改變,「百年一遇」或「五百年一見」的極端洪水更頻繁地發生;這些形容洪水極端程度的說法也令一般民眾感到混淆。其實在統計上,「百年一遇」或「五百年一見」的意思,是根據歷史觀測資料計算而得,分別指每一年發生此等級洪水的機率為1/100 (1%)或1/500(0.2%),每年的機率都是相同的。換言之,即使某年發生了「百...

全球天氣相關的災害增加,死亡人數卻減少

  發表日期:2017-08-31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486 次

  引用來源:The Economist

美國休士頓正經歷50年來的最嚴重風暴--颶風哈維在當地降下驚人雨量,某些區域的4天累積雨量達到1270mm,已打破美國本土的歷史紀錄;目前哈維仍持續威脅德州。根據聯合國的災害監測系統,美國與中國、印度並列最大受災國家(統計時間為1995-2015年)。這裡的災害定義為受地震、風暴、洪水、熱浪等因素影響,造成至少10人死亡、影響超過100人或是因此發佈國家緊急狀態。自1970年起,全球類似等級的災害...

氣候變遷是瑞士土石流的原因

  發表日期:2017-08-30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1228 次

  引用來源:Associated Press

瑞士東南方的Bondo小鎮上週三發生土石流,大量的泥沙混合石礫自阿爾卑斯山腰崩落,目前有8人失蹤。瑞士官方現正調查災害發生的確切原因,分別從氣候、地質構造與其它可能因素著手。目前氣候變遷已被視為原因之一: 自1864年,阿爾卑斯山脈涵蓋的國家氣溫已上升2℃,約為全球其他地方的兩倍多。氣溫暖化融解了阿爾卑斯山峰的永凍土,使原本穩定的土石產生鬆動現象。在瑞士境內,氣候變遷已衝擊區域性的水資源供給與山坡...

氣候變遷是否真的影響颶風哈維?

  發表日期:2017-08-29

  作者:Ashley Strickland, Brandon Miller;編譯:朱吟晨

  觀看:902 次

  引用來源:CNN

颶風哈維上週五登陸美國德州,降雨及風力帶來的衝擊至今仍影響當地居民,目前已知有8人死亡、數千人等待救援。哈維的強度自熱帶風暴(TS)發展成三級颶風(Category 3)僅花費36個小時,是難以預測的快速變化;其造成的驚人降雨量更可望打破當地的歷史紀錄。如此罕見的致災型颶風是否與氣候變遷有關,也再度引發討論。在颶風強度方面,哈維發展與登陸的德州/墨西哥岸邊,海水溫度比氣候值高出1℃,是有利於颶風的...

擔心水溫過高,加拿大棄賽世大運游泳馬拉松

  發表日期:2017-08-28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522 次

  引用來源:CBC News

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正如火如荼在臺北舉辦,比賽期間適逢臺灣盛夏,炙熱的氣溫像為賽事加油,過份的熱情卻也造成選手們安全的疑慮。加拿大游泳協會在週日的公開水域游泳馬拉松(open water marathon swim)舉辦前,已提早宣布由於近日居高不下的氣溫造成河水溫度過高,加拿大選手將棄權本項目。事實上,公開水域過高或過低的水溫皆會對選手的安全構成威脅。目前國際賽事乃遵守FINA (F&eacu...

AI協助氣候預測?

  發表日期:2017-08-25

  作者:Nicola Jones;編譯:朱吟晨

  觀看:575 次

  引用來源:Nature

由於衛星觀測的蓬勃發展、氣候模式的百家爭鳴,相關的巨量資料已成為研究者面臨的另一種挑戰: 氣候儼然已成為資料科學問題。近來蔚為風潮的AI(人工智慧)或許有機會成為新的出路,畢竟AI深度學習的特性是當分析資料量越大,就能得出更完備的結果。過去數年,已有研究者將AI應用於觀測與模式資料,如為氣候模式的表現排名、偵測颱風、極端天氣事件等。在傳統的電腦演算中,工程師鍵入科學定律與觀測事實,進而能得到演算結...

至本世紀中,氣候難民將多達10億人

  發表日期:2017-08-24

  作者:Baher Kamal;編譯:朱吟晨

  觀看:497 次

  引用來源:Inter Press Service

「氣候難民」意指受氣候災害的影響,被迫短暫/永久地遷徙於國境內或其他國家。由於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性乾旱/洪水、極端天氣、自然資源毀損(特別是土壤與水資源),衝擊人類的生活處境、糧食安全面臨,預料2050年的全球氣候難民有機會高達10億人,相當於每9人就有1人成為氣候難民。根據國際移民報告(2015),2000-2015年的國際難民數量節節攀升,累計至2015已達2億4400萬人。相較於戰爭衝突的迫...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08,163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