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1979年來,北極的海冰已有下降趨勢

  發表日期:2017-09-26

  作者:Nadja Popovich, Henry Fountain, Adam Pearce;編譯:朱吟晨

  觀看:535 次

  引用來源:New York Times

自1970年代後期,衛星影像資料開始應用於監測北極的海冰覆蓋量。根據美國NSIDC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美國冰雪資料中心)的資料,北極的海冰量約以每十年減少13%的速率消失。海冰每年在經過夏季的消融期後,當年9月是一年之中最少的時期。歷年來海冰量最低的前十名,全發生在2007年以後。今年北極海冰的最低點發生於9月13日,當時的覆蓋面積約460萬平...

人體可以承受多少熱?

  發表日期:2017-09-25

  作者:Zoe Tabary;編譯:朱吟晨

  觀看:710 次

  引用來源:Thomas Reuters Foundation

隨著氣候改變,全球多數地方都面臨著溫度攀升,且高溫日數增加的困擾。為瞭解人類對於熱的忍耐極限,一位冒險家以自身進行人體測試,於伊朗沙漠與其他類似的炎熱地區進行耐熱實驗,每天紀錄自己的心跳、體溫,並判斷高溫是否影響做決策或記憶等心智能力。伊朗沙漠白天的氣溫可以達到60℃,迫使人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都無法從事戶外活動,連躲在帳棚都有過熱的危險。雖然該實驗的詳細數據仍待分析,實測者已陳述高溫造成動作遲緩...

今年的極端天氣衝擊全球葡萄酒業

  發表日期:2017-09-22

  作者:Elin McCoy;編譯:朱吟晨

  觀看:1092 次

  引用來源:Bloomberg

全球近年來地表溫度屢創新高,2017年夏季的極端氣溫也衝擊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業。美國加州的納帕(Napa)、索諾瑪(Sonoma)是葡萄酒的重要產區,雖然僥倖避開今年美國西岸頻傳的森林大火,卻也逃不掉高溫的影響。當地一度發生破紀錄的47℃,為今年葡萄的產量與品質蒙上一層陰影。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若在完全成熟前遭遇過高的溫度,葡萄的水分會減少,造成之後釀造的葡萄酒口感不佳。事實上,極端的天氣現象將成為...

氣候改變,人類生病的機率大增

  發表日期:2017-09-21

  作者:Alexandra Sifferlin;編譯:朱吟晨

  觀看:694 次

  引用來源:Times

氣候變遷是今年聯合國大會(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UNGA)的熱門議題,由其前不久艾瑪颶風才在加勒比海與美國佛羅里達州造成嚴重災害,引發諸多討論。受災國家之一--巴哈馬的代表指出,全球的地表溫度增加、海平面上升,地勢較低的島嶼國家已面臨生存危機。而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衝擊已明朗化:一份聯合國主導的報告顯示,全球在2016年的饑荒人數上升;其他研究則發現,氣候...

人類也許還有多些時間防止地球過度暖化

  發表日期:2017-09-20

  作者:Chris Mooney;編譯:朱吟晨

  觀看:934 次

  引用來源:Washington Post

碳預算(Carbon Budget)是指某一時間內,可排放溫室氣體的總量上限。按照IPCC在2013年的計算,若想控制地表升溫不超過工業革命前的2°C,全球自2011年起的碳預算為10兆噸CO2(1,000 gigatons)。IPCC 2015年的報告則顯示,對於更積極的目標值1.5°C,碳預算僅剩2-4兆噸CO2;人類現階段每年平均排放410億噸。按照這些計算,全球根本沒剩多少...

氣候變遷為澳洲帶來最熱的冬天

  發表日期:2017-09-19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690 次

  引用來源:BBC

當氣候變遷在北半球造成夏季的高溫熱浪,南半球的澳洲剛經歷一個炎熱的冬天。澳洲今年冬季發生異常的高溫與乾燥現象,冬季6-8月的氣溫比平均值高出近2℃,是史上的最炎熱冬季,共打破260項與溫度、降雨稀少相關的氣象紀錄。自1910年至2016年,澳洲的氣溫已上升將近1℃;加上今年的冬季高溫,此數據還有機會向上攀升。今年冬季的高溫少雨,代表接下來春夏季野火叢生的機率大增,包括東岸與南岸的重要大城,全澳洲有...

亞洲冰川融化,將危及數百萬人的用水需求

  發表日期:2017-09-18

  作者:Anna Pujol-Mazzini;編譯:朱吟晨

  觀看:549 次

  引用來源:Thomas Reuters Foundation

亞洲超過一百萬人的生活需要靠長江、恆何與湄公河的水資源,這些河川的源頭則仰賴喜馬拉雅山上的冰川。隨著氣候變遷,喜馬拉雅山的冰川將在21世紀減少至少1/3,威脅這些人民的飲用水、畜牧農業用水,以及水力發電設備的運作。「1/3」這個數字是假設全球增溫至工業革命前的1.5℃,但科學家普遍認為到21世紀末,全球升溫不可能控制在1.5℃;WMO(世界氣象組織)的資料則顯示,目前全球升溫的程度已到達1.2℃。...

氣候變遷威脅全球魚類生存

  發表日期:2017-09-15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662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Daily

隨著全球氣候的暖化,兩棲類、哺乳類與鳥類都會遷徙至溫度較低的地區,可能是緯度更高、或海拔較高的地方。那魚群呢? 海水也會變暖,那全球魚類又該何去何從? 最新研究分析3000種魚類,包括生存於海洋中的海水魚、溪流中的淡水魚,發現這兩種族群對暖化有不同的表現。整體而言,全球魚類都面臨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但赤道上的海水魚、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淺水魚這兩者具有最高的風險。對於赤道上的海水魚來說,現階段的海水...

巧克力產業是西非雨林的殺手

  發表日期:2017-09-14

  作者:Ruth Maclean;編譯:朱吟晨

  觀看:570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自非州獅子山共和國延伸至喀麥隆的長條帶狀土地上,200萬名農夫生產全球70%的可可豆,而象牙海岸與迦納是主要的出口國。對這些國家而言,龐大的巧克力產業是不可或缺的經濟來源,卻也是國內環境的重要殺手。為增加可可豆的耕種面積,追求獲利,這些國家的農夫們砍伐保護區內的雨林;執法單位收受賄絡,對違法行徑睜一隻眼、避一隻眼。其中象牙海岸的雨林受創最嚴重。象牙海岸的國土過去有1/4覆蓋著雨林,如今只剩不到4%...

咖啡、蜜蜂、氣候變遷三者息息相關

  發表日期:2017-09-13

  作者:Merrit Kennedy;編譯:朱吟晨

  觀看:611 次

  引用來源:NPR

生物授粉是咖啡豆種植的一項重要關鍵,如蜜蜂的授粉能使咖啡豆的大小更均勻,提升豆子的品質,增加20-25%的產量。最新研究發現氣候變遷不僅影響咖啡豆的可種植面積,也會威脅授粉生物的生存。該研究針對拉丁美洲的咖啡種植地,發現2050年的可種植面積會銳減88%,減少的幅度較先前預估的數據更為悲觀。這些區域多位在尼加拉瓜、宏都拉斯與委內瑞拉,而少數地區如墨西哥、瓜地馬拉…等國,可種植面積會些...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866,593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