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氣候變遷、汙水、肥料,造成海洋生態大滅絕

  發表日期:2017-08-10

  作者:Ian Johnston;編譯:朱吟晨

  觀看:933 次

  引用來源:Independent

海洋的生態死亡區(dead zone)又稱為生態沙漠,如北美墨西哥灣的密西西比河出海口。地球史上曾發生數次海洋生態滅絕的大事件,包括9400萬年前的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2,OAE-2),造成27%的海洋無脊椎動物死亡。在過去的50年內,全球海水減少了2%的氧,已與OAE-2的速率相當。相異的是OAE-2是自然現象,而人類是這次的主要禍首。農場排放的汙水與肥料流入海中...

不誠實揭露氣候風險? 投資人控告澳洲銀行

  發表日期:2017-08-09

  作者:Megan Darby;編譯:朱吟晨

  觀看:825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澳洲四大銀行之一—澳洲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CBA)近日被股東控告,指責2016年的董事會報告未善盡告知責任,揭露銀行投資標的的氣候變遷相關風險。這樁訴訟不僅反映金融界逐漸認知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也顯示企業已面臨邁向清淨經濟(clean economy)的壓力。石化燃料產業一度是各大銀行爭捧的績優股,在清淨科技與氣候政策的改變下,卻將陷入危機。更別說在世界各國以...

格陵蘭正發生森林大火?!

  發表日期:2017-08-08

  作者:Brian Kahn;編譯:朱吟晨

  觀看:895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Central

不是熱帶、副熱帶地區,竟然連位處北極圈,冰比火多的格陵蘭都發生大火。每年夏季,科學家會駐紮在島上西邊的Kangerlussuaq小鎮,研究格陵蘭冰層與西部的冰山。本次罕見火災最初由小鎮周圍竄出,蔓延至少12 km2的面積,造成煙霧向空中攀升至少1 km高。由於島上覆蓋大量的冰層,幾乎沒有森林的存在,這次野火燃燒的多是苔原上的低矮灌木叢。大火除再次印證北半球森林燃燒速度是過去上萬年未見,更該憂慮造成...

歐洲熱浪Lucifer已熱死五人

  發表日期:2017-08-07

  作者:Henry Bodkin;編譯:朱吟晨

  觀看:721 次

  引用來源:Telegraph

歐洲在2003年曾發生致命熱浪,超過2萬人被熱死。2003年以來的最嚴重熱浪--Lucifer(或義大利文Lucifero)正籠罩南歐,威脅伊比利半島、南法、義大利、巴爾幹半島與匈牙利等地。該區域在今年夏季已因極端高溫現象發生災害,如葡萄牙因森林大火奪走至少60人的性命。熱浪侵襲範圍多出現40℃以上的溫度,不僅是異常的高溫,對於有些區域更是史無前例。目前熱浪已造成5人死亡,分別發生在義大利與羅馬尼...

「川普森林」:種樹,抵消美國總統川普對氣候變遷議題的愚蠢行徑

  發表日期:2017-08-04

  作者:Hayley Miller;編譯:朱吟晨

  觀看:577 次

  引用來源:Huffington Post

除了川普飯店、川普牛排與川普大樓,美國總統川普的名字又被一個組織引用,但這個組織籌到的錢可不會進總統川普的口袋。鑒於川普政府對歐巴馬時期氣候政策的不友善,為抵消其對全球氣候環境造成的影響,3位環保人士諷刺地以川普之名,發起全球性的造林計畫--「川普森林」。為平衡白宮政策變動後多排放的CO2量,「川普森林」計畫種植1.1億棵樹,覆蓋於臺灣面積3倍以上的區域,經費則來自各界捐款。種樹以外,還希望能提升...

受氣候變遷影響,6萬名印度農夫自殺

  發表日期:2017-08-03

  作者:Michael Safi;編譯:朱吟晨

  觀看:809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過去三十年,氣候變遷可能造成印度近6萬名農業工作者自殺,顯示全球攀升的溫度已實質影響弱勢族群的生存。在農作生長季節,當一天的平均溫度高於氣候值1℃,可能導致67個自殺案例;若平均溫度增加5℃,牽連的自殺人數更增加到335人。而降雨則有助於緩和自殺的情況: 即使年降雨量只增加10mm,自殺率就減少7%,甚至後兩年的自殺率也會下降。除了高溫致使農作物歉收,農業工作者面對的更大難題是貸款銀行的催繳。印度...

21世紀末,全球就會升溫超過2℃

  發表日期:2017-08-02

  作者:Ashley Strickland;編譯:朱吟晨

  觀看:753 次

  引用來源:CNN

近期有兩份研究不約而同地宣佈噩耗: 地球將在21世紀末升溫至工業革命前的2℃。一份研究利用統計方法,發現世紀末全球溫度上升有95%的機率會超過2℃,只有1%的機會低於1.5℃。另一份研究分析過去的溫室氣體排放與石化燃料燃燒,推測就算全球立刻中止燃燒石化燃料,世紀末地球仍會升溫2℃;之後若碳排放持續15年再停止(較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地球升溫的速度會緩和,但世紀末仍會升溫接近3℃。這些研究顯示地球氣...

氣候變遷加劇空污致死人數

  發表日期:2017-08-01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528 次

  引用來源:CBS News

空氣污染誘發心臟病、中風、心肺疾病與肺癌等疾病,是健康的一大傷害。統計數字顯示,空氣污染已造成全球550萬人早逝;氣候變遷亦將使其惡化: 依照目前的暖化速率,2030年將有6萬人死於空氣污染,世紀末更會有26萬人因此喪命。由於高溫會加速大氣污染物的合成反應,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愈乾燥的地方空氣污染濃度上升愈明顯,危及更多人的性命。...

AI也能打擊剛果的森林濫墾

  發表日期:2017-07-31

  作者:Umberto Bacchi;編譯:朱吟晨

  觀看:593 次

  引用來源:Thomas Reuters Foundation

剛果民主共和國擁有全球僅次於亞馬遜的雨林,保護雨林是和緩全球升溫最經濟實惠、又最有效的一招;剛果雨林卻因農業、採礦、伐木與新興建設等飽受威脅。跟上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潮流,也許能幫助雨林的保存,減少碳排放。將衛星資料等匯入電腦,包含2000-2014年剛果地貌的改變,請AI分析造成森林濫墾的因素,如與鄰近聚落的距離等,可推得未來雨林消失的預測圖。AI演算...

避免升溫超過2℃,人類也許又少了一些時間

  發表日期:2017-07-28

  作者:Scott Waldman;編譯:朱吟晨

  觀看:452 次

  引用來源:E&E News

為使全球升溫不超過工業革命前氣溫的2℃,2015年聯合國領銜訂定巴黎氣候變遷協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協議中使用的工業革命前溫度基準值,乃依據19世紀晚期的溫度紀錄,當時的儀器才開始能精確測量溫度。藉由北極冰芯中的氣泡,科學家判斷工業革命前的大氣CO2濃度為280ppm。但最新研究發現在工業革命剛開始的數十年間(約1750-1875年),歐洲的經濟發展已排放30-40ppm的CO2至大氣中,這些CO...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08,088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