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蒙特婁公約簽定30年後,臭氧問題還是沒解決

  發表日期:2017-08-16

  作者:Fred Pearce;編譯:朱吟晨

  觀看:581 次

  引用來源:Yale Environment 360

大氣平流層中的臭氧層可協助過濾太陽光的紫外線波段,減少皮膚癌發生的機率。在1970年代,科學家開始警告當人工合成的穩定化合物(如多用於冷凝設備的CFCs)飄浮到平流層,其中的氯與溴原子會釋放而分解臭氧。1980年代,南極上空偵測每到南半球冬季,這些化學反應會大幅減少平流層的臭氧濃度,並在之後被稱為臭氧洞。為保護臭氧層,1987年全球簽署蒙特婁公約,禁用一系列人造的氯或溴化合物。科學界一度以為臭氧層...

海平面上升威脅埃及沿岸城鎮

  發表日期:2017-08-15

  作者:Jane Arraf;編譯:朱吟晨

  觀看:780 次

  引用來源:NPR

埃及的貧窮率高,人口快速成長;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埃及是氣候變遷影響下最脆弱的國家之一。千年以來,濱海城市--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的興衰傍著海。8月原該是埃及地中海沿岸遊客如織的季節,亞歷山大的海邊餐廳卻只見門可羅雀的景象。遊客擔心的也許是恐怖攻擊,更大的隱憂卻正在成形:隨著氣候暖化,上升的海平面逐漸吞噬埃及的海岸線。模式預測在未來的40年,埃及的氣溫將上升1.5℃,海平面上漲60c...

美國總統川普當選那年好熱,百萬年難得一見的熱

  發表日期:2017-08-14

  作者:Dana Nuccitelli;編譯:朱吟晨

  觀看:516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全球地表溫度在2014、2015、2016年連續破了高溫的紀錄。根據最新的研究,若沒有人為的貢獻,自然現象造成的這樣結果的機會是微乎其微。電腦模式分析僅考慮自然界的作用,發現:1.導致2014-16年高溫的機率是百萬分之一、2. 使2014-2016年都成為破紀錄高溫年的機率是萬分之一、3. 2000年後,連續三年破高溫紀錄的機會低於0.5%、4. 2016年只有0.1-0.2%的機會成為史上最炎...

2016氣候 史上最極端

  發表日期:2017-08-12

  作者:編譯:陳韻涵

  觀看:3928 次

  引用來源:聯合新聞網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十日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去年全球氣候極不正常,十分極端且創下多項新紀錄。另一份研究則指出,全球暖化已改變歐洲河流洪水出現的時間,可能影響農耕與生活。...

核子大戰將改變地球氣候

  發表日期:2017-08-11

  作者:Andrew Freedman;編譯:朱吟晨

  觀看:1091 次

  引用來源:Mashable

美國、北韓近日在國際上的唇槍舌戰是各國關注的重大議題,美國總統川普指責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核武政策,北韓則回敬美國,威脅要以核彈攻擊關島。核武大戰令人擔憂的不僅是輻射外洩,更將改變地球的氣候現象。在美國與前蘇聯對峙的冷戰時期,科學家就曾預測核子冬天(nuclear winter)的發生,亦即核戰爆發後的煙霧將瀰漫於上層大氣,阻絕陽光入射,造成地表大幅度降溫。根據模式估計,這會使地表溫度下降10℃,各...

氣候變遷、汙水、肥料,造成海洋生態大滅絕

  發表日期:2017-08-10

  作者:Ian Johnston;編譯:朱吟晨

  觀看:1062 次

  引用來源:Independent

海洋的生態死亡區(dead zone)又稱為生態沙漠,如北美墨西哥灣的密西西比河出海口。地球史上曾發生數次海洋生態滅絕的大事件,包括9400萬年前的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2,OAE-2),造成27%的海洋無脊椎動物死亡。在過去的50年內,全球海水減少了2%的氧,已與OAE-2的速率相當。相異的是OAE-2是自然現象,而人類是這次的主要禍首。農場排放的汙水與肥料流入海中...

不誠實揭露氣候風險? 投資人控告澳洲銀行

  發表日期:2017-08-09

  作者:Megan Darby;編譯:朱吟晨

  觀看:935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澳洲四大銀行之一—澳洲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CBA)近日被股東控告,指責2016年的董事會報告未善盡告知責任,揭露銀行投資標的的氣候變遷相關風險。這樁訴訟不僅反映金融界逐漸認知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也顯示企業已面臨邁向清淨經濟(clean economy)的壓力。石化燃料產業一度是各大銀行爭捧的績優股,在清淨科技與氣候政策的改變下,卻將陷入危機。更別說在世界各國以...

格陵蘭正發生森林大火?!

  發表日期:2017-08-08

  作者:Brian Kahn;編譯:朱吟晨

  觀看:1037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Central

不是熱帶、副熱帶地區,竟然連位處北極圈,冰比火多的格陵蘭都發生大火。每年夏季,科學家會駐紮在島上西邊的Kangerlussuaq小鎮,研究格陵蘭冰層與西部的冰山。本次罕見火災最初由小鎮周圍竄出,蔓延至少12 km2的面積,造成煙霧向空中攀升至少1 km高。由於島上覆蓋大量的冰層,幾乎沒有森林的存在,這次野火燃燒的多是苔原上的低矮灌木叢。大火除再次印證北半球森林燃燒速度是過去上萬年未見,更該憂慮造成...

歐洲熱浪Lucifer已熱死五人

  發表日期:2017-08-07

  作者:Henry Bodkin;編譯:朱吟晨

  觀看:849 次

  引用來源:Telegraph

歐洲在2003年曾發生致命熱浪,超過2萬人被熱死。2003年以來的最嚴重熱浪--Lucifer(或義大利文Lucifero)正籠罩南歐,威脅伊比利半島、南法、義大利、巴爾幹半島與匈牙利等地。該區域在今年夏季已因極端高溫現象發生災害,如葡萄牙因森林大火奪走至少60人的性命。熱浪侵襲範圍多出現40℃以上的溫度,不僅是異常的高溫,對於有些區域更是史無前例。目前熱浪已造成5人死亡,分別發生在義大利與羅馬尼...

「川普森林」:種樹,抵消美國總統川普對氣候變遷議題的愚蠢行徑

  發表日期:2017-08-04

  作者:Hayley Miller;編譯:朱吟晨

  觀看:694 次

  引用來源:Huffington Post

除了川普飯店、川普牛排與川普大樓,美國總統川普的名字又被一個組織引用,但這個組織籌到的錢可不會進總統川普的口袋。鑒於川普政府對歐巴馬時期氣候政策的不友善,為抵消其對全球氣候環境造成的影響,3位環保人士諷刺地以川普之名,發起全球性的造林計畫--「川普森林」。為平衡白宮政策變動後多排放的CO2量,「川普森林」計畫種植1.1億棵樹,覆蓋於臺灣面積3倍以上的區域,經費則來自各界捐款。種樹以外,還希望能提升...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866,631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