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全美多個城市、州、公司承諾履行巴黎協議

  發表日期:2017-06-03

  作者:Hiroko Tabuchi, Henry Fountain;編譯:朱吟晨

  觀看:731 次

  引用來源:New York Times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議之際,包括全美30個市長、3位州長、超過80位大學校長及100間以上的企業組成一尚未命名的組織,開始與聯合國展開協商,延續原本對巴黎協議的承諾。該組織目前的主要聯絡人--前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提到,他們將竭盡全力達成美國原定在巴黎協議的目標(以2005年的排碳量為基準值,在2025年減少26%的排放)。該組織的成立顯示,美國對抗氣候變遷的...

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議

  發表日期:2017-06-02

  作者:Rebecca Harrington;編譯:朱吟晨

  觀看:536 次

  引用來源:Business Insider

美國總統川普6/2(四)宣布將退出巴黎協議,履行其競選期間的重大承諾。2015年12月,195個國家共同簽署巴黎協議,志在使地球升溫不超過工業革命前的2℃。川普的聲明指出,美國會退出巴黎協議,而未來經過協商後仍有重回巴黎協議的機會,但新的協議內容必須對美國人民公平。美國的退出有可能弱化巴黎協議的重要性,其他國家也許起而效尤,或是偽報自身的碳排放量。美國是世界上碳排放的第二大國,僅次於中國;長期來看...

經濟學家籲揭露石化燃料的真實價格

  發表日期:2017-06-01

  作者:Alex Kirby;編譯:朱吟晨

  觀看:567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News Network

全球燃燒石化燃料排放大量CO2,卻漠視付出的代價—對人類健康、地球氣候的傷害,以及世界各國對石化燃料的數十億補貼。經濟學家認為若要穩定氣候,明確制定碳排放的標價是重要關鍵,藉由市場力量懲罰碳的使用,也激勵清潔能源的創新。若能配合這項措施將相關的收益能回饋於民,還能促進社會正義。目前全球85%的碳排放缺乏明定價格,而已定價的則有將近75%的是每億公噸(tCO2)低於美金10元;若要達到巴...

氣候變遷加劇城市的「熱島效應」

  發表日期:2017-05-31

  作者:Alister Doyle;編譯:朱吟晨

  觀看:517 次

  引用來源:Reuters

全球54%的人口居住於城市,但全球城市面積僅佔地表1%。由於城市高樓林立、深色道路密布,熱氣積聚不易散去,溫度往往較鄰近郊區高,稱之為「熱島效應」。全球暖化下,城市居民為維持舒適的溫度所需消耗的能量與增加的汙染,將倍增城市的經濟損失。預期在2100年,影響最嚴重的城市GDP將減少10.9%;這些城市多接近赤道地區,且擁有龐大的人口數。淺化瀝青顏色或種植更多樹木皆有助於減緩熱島效應。研究顯示若將城市...

漸增的氣候變遷訴訟案

  發表日期:2017-05-25

  作者:Oliver Milman;編譯:朱吟晨

  觀看:694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針對世界各國不當應對氣候變遷,人民紛紛藉由提出法律的訴訟案件,施壓政府機關,包括環保團體阻止奧地利政府興建機場跑道、巴基斯坦農夫控告政府對溫度攀升的無所作為。全球目前的訴訟案件是2014年的三倍。這把火源起於美國,美國目前的訴訟案件也是全球其他國家總和的三倍多。有些訴訟案造成關鍵效果,如2007年美國數州與城市要求EPA(美國環保署)規範CO2與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最高法院判決結果違背當時小布希...

白宮刪除「瘋狂的」氣候變遷預算

  發表日期:2017-05-25

  作者:Bobby Magill;編譯:朱吟晨

  觀看:803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Central

美國華府本週公布2018的財政年度預算,川普政權一如初衷,大手筆刪除聯邦政府對氣候變遷相關研究的預算。白宮預算局局長更直言前朝政府在氣候變遷議題浪費太多經費;未來仍將研究氣候科學,但不包括歐巴馬時期的「瘋狂」研究。首當其衝的EPA(美國環保署)被刪減30%的經費,其他相關單位如NASA的地球科學研究被刪減8.7%、NSF(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被刪減11%,美國重要的氣候科學研究組織NOAA(美國國...

歐洲興建巨型的電池製造廠

  發表日期:2017-05-24

  作者:Anna Hertenstein;編譯:朱吟晨

  觀看:439 次

  引用來源:Bloomberg

身為賓士(Mercedes-Benz)與Maybach的母公司,德國汽車公司戴姆勒(Daimler AG)耗資五億歐元,於柏林南部130km處建造鋰電池組裝廠。不論對於綠色車輛,或是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無法保證長時間穩定發電的再生能源,良好的電池儲存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術。現階段電池是電動車價格居高不下的主因—電池成本約佔整輛車的1/3;隨著百家爭鳴,電池價格預料將大幅下修,電動車價格可...

瑞士選擇擁抱再生能源

  發表日期:2017-05-23

  作者:Michael Shields, John Miller;編譯:朱吟晨

  觀看:536 次

  引用來源:Reuters

瑞士週日(5/21)舉行全民公投,以58.2%的贊成率通過政府對再生能源的補助經費、禁止新建核電廠等提案。部分受到日本2011福島核災影響,歐洲多數國家對核能發電採取不友善態度,如德國計畫在2022年全面淘汰核電廠,奧地利則早在10年前已停用。這次公投通過的新規定如「能源政策2050(Energy Strategy 2050)」,計畫到2035年時,補助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預算會是目前的四倍多。抨擊...

上升的溫度綠化了南極

  發表日期:2017-05-22

  作者:Ian Johnston;編譯:朱吟晨

  觀看:499 次

  引用來源:Independent

隨著全球溫度上升,南極地區也產生劇烈的改變: 自1950年起,南極半島氣溫以0.5℃/十年的速率上升,遠較全球平均值高;與此同時,苔癬也以先前4-5倍的速率擴張領地,包括那些曾經被冰雪封印的土地。人類對地球的影響除氣候變遷,物種絕跡、塑料垃圾(預期2050年的海洋將可見塑料垃圾多過魚類的景象)、石化燃料的灰燼、原子彈試驗的放射性物質等,都將在地球留下永存的足跡。考量人類在地球史上的重要性,科學家已...

海平面上升將倍增全球海岸風險

  發表日期:2017-05-19

  作者:Damian Carrington;編譯:朱吟晨

  觀看:582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氣候變遷使冰山融化、海水暖化體積膨脹,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以每年4mm的速率增加,且未來仍會繼續上升。上升的幅度雖然很小,卻倍增海岸暴潮的風險,為沿岸城市帶來危機。低緯度地區會先感受到威脅,包含巴西、象牙海岸及太平洋小島,十年內暴潮的風險就會成長一倍。根據IPCC 2013年的預測,210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30-100cm;近期研究顯示暖化對大型冰山的影響超過先前研究,未來有可能增加200-30...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08,016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