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全球湖泊體現了氣候變遷的熱

  發表日期:2017-05-03

  作者:Alexandra Witze;編譯:朱吟晨

  觀看:442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News

全球的湖泊與池塘約佔地表面積4%(不考慮被冰河覆蓋的),雖然升溫的速率或造成的生態結果不盡相同,多數皆可見暖化的現象。由於湖水溫度上升、蒸發增加,每年的某些季節水位會下降,其影響遍及湖泊環境的物理、化學、與生物的長期變化,不利於水力發電廠、商業或觀光漁業…等的發展。湖泊本身也會加劇氣候的變遷: 湖泊是碳的匯聚之處,模式模擬顯示當地表溫度上升1℃,北半球湖泊將釋放10%的甲烷。...

之於今日,北極幾已成為過去式

  發表日期:2017-05-02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749 次

  引用來源:Economist

關於那些人類是否可以改變地球系統的質疑,北極海冰成為最好的證據。過去30年來,夏季海冰的最小覆蓋面積已減少一半;2040年夏季北極多數地區會成為無海冰的狀態。大氣中CO2的濃度上升,溫室效應使地表加熱,伴隨的回饋機制複雜化了溫度的改變。北極的暖化會減少極區、赤道間的溫度差異,改變其間的大氣環流;海冰融化將改變海水鹽度,影響海洋環流;目前的資料甚至無法預其若格陵蘭冰帽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幅度,但確...

衛星資料協助判定漏油事件

  發表日期:2017-05-01

  作者:Lauren Zanolli;編譯:朱吟晨

  觀看:425 次

  引用來源:Fast Company

墨西哥灣的原油製造佔全美的17%,過去曾發生數次嚴重的漏油,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2010年的「深海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 oil spill)」漏油高達490萬桶。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利於石化燃料,今年三月釋出的鑽探權也大幅上升。海上鑽井(offshore drilling)過去被視為較為安全的方式,各石油公司會自行彙報漏油數字至EPA轄下的主管機關。但近期使用衛星影像資料,...

全球多數投資者認知氣候變遷會帶來財務風險

  發表日期:2017-04-28

  作者:Paul Karp;編譯:朱吟晨

  觀看:792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AODP(Asset Owners Disclosure Project,資產所有者揭露計畫)針對全球前500大投資人調查報告(Global Climate Index 2017)顯示,多數投資者已認知氣候變遷將帶來財務風險,超過六成有相對應的行動。前十名表現優異的國家皆位處歐洲與大洋洲,而澳洲、紐西蘭皆榜上有名。但AODP主席John Hewson認為,由於投資人多重短利而輕中長期發展,仍有一股...

氣候變遷危及智利冰川

  發表日期:2017-04-27

  作者:Laura Millan Lombrana;編譯:朱吟晨

  觀看:437 次

  引用來源:Bloomberg

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是陸地上最長的山脈,途經多個國家,包含智利。受惠於安地斯山脈上的冰川,智利首都聖地亞哥數百萬的民眾在乾燥、炎熱的夏季才有水可用。南美今年夏季溫度偏高,海拔4420公尺的Olivares Alfa 冰川在1月的盛夏時期卻有數天溫度超過10℃,且鮮少低於0℃。至2013/14年,Olivares Alfa 冰川在過去30年已減少1/4的長度,Echaurren Norte 冰川自19...

升溫2℃將使旱地更為嚴峻

  發表日期:2017-04-26

  作者:Santosh Koirala;編譯:朱吟晨

  觀看:690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News Network

全球升溫也許會使仙人掌、白蟻與耐旱植物受惠,但副熱帶地區的旱地將大幅擴張勢力,嚴重威脅可耕作土壤的面積。過去認為深根植物能由更深層的土壤吸收水分,較能適應副熱帶的乾燥地區,這項最新研究卻推翻了這個理論,發現由於天上降下的雨水會蒸發迅速,或被淺根植物先吸收,深層土壤將變乾涸。包含美洲、亞洲、南非與地中海沿岸西部地區,已有1/3的溫帶旱地受溫度上升影響,土地上缺少了霜,被副熱帶植物與昆蟲入侵,轉型成副...

自19世紀,英國首次達成無煤日

  發表日期:2017-04-24

  作者:Katrin Bennhold;編譯:朱吟晨

  觀看:720 次

  引用來源:NY Times

英國有著全球第一個蒸汽引擎;自工業革命以來,煤礦帶動著不僅是英國,還有全世界的經濟。火力發電是氣候變遷主要原因之一,燃燒煤礦產生的CO2是天然氣的兩倍。面對氣候變遷,減少火力發電的比重、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已成為主要訴求。英國在巴黎協議承諾將在2025年停用火力發電,最後一座深層煤礦場也早在2015年關閉。去年5月英國第一次全國煤礦停止使用達數小時,之後一個週末停用19個小時,本月21日首度完成全國...

CO2濃度突破410ppm

  發表日期:2017-04-24

  作者:Brian Kahn;編譯:朱吟晨

  觀看:564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Central

如科學家先前預測今年大氣CO2的濃度會邁入新境界,夏威夷Mauna Loa觀測站在上週觀測到濃度首次突破410ppm(準確數字為410.28ppm),是過去數百萬年來前所未見的濃度值。春季常是CO2濃度較高時期;CO2濃度自1958年在Mauna Loa觀測到280ppm、2013年超過400ppm,如今400ppm以上已是見怪不怪。唯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速度才能和緩,但大氣中的濃度仍將持續...

氣候變遷為恐怖主義火上澆油

  發表日期:2017-04-21

  作者:Natasha Geiling;編譯:朱吟晨

  觀看:495 次

  引用來源:Think Progress

根據德國智庫的研究,氣候變遷使自然災害頻傳,資源短缺造成環境的脆弱度增加,恐怖組織如ISIS與博科聖地將更容易招募成員,壯大聲勢。自然資源如今也成為恐怖組織的武器之一: 2015年ISIS關閉上游的水壩,以便襲擊下游的敵軍;ISIS也曾利用洪水淹沒民宅,居民被迫撤離,藉此掌握村落。敘利亞持續至今的內戰導火線為2007年的嚴重乾旱,食物短缺釀成民怨,最終演變成原本僅活躍於伊拉克的ISIS勢力範圍大擴...

近年甲烷濃度改變的原因

  發表日期:2017-04-20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2171 次

  引用來源:NASA

作為溫室氣體,甲烷(CH4)的重要性僅次於二氧化碳(CO2)。甲烷特性無色、無味,難以追蹤,來源廣泛,自生物分解至天然氣管線外洩都可見其蹤跡。拜石化燃料與農業所賜,全球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在2000年以前持續成長了數十年,2000年後趨於平穩,2007年後卻又有上升的跡象。藉由分析測站的甲烷同位素與1,1,1-三氯乙烷(C2H3Cl3),研究發現2007年後的濃度上升並非源於排放量增加,而是與甲烷在大...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11,672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