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對抗氣候變遷,摩洛哥在路邊種植百萬棵樹木

  發表日期:2016-11-18

  作者:Justin Catanoso;編譯:朱吟晨

  觀看:644 次

  引用來源:Mongabay

自2001-2014年,摩洛哥境內喪失了5%的樹木覆蓋面積;但同一時間,全球森林監測地圖(Global Forest Watch)出現大量的樹木,意即原本沒有樹木的地方被栽種樹木,是人為造林的成果。造林計畫雖是許多國家的重大政策,卻鮮有國家真能辦到。摩洛哥憑著國家稅收與舉債,在過去10年栽植300萬棵樹木,在2017年前還將種植另外80萬棵,而絕大多數的樹木多是沿著該國新建設的高速公路栽種。身為C...

世界銀行: 災害造成貧民的經濟損失被低估了

  發表日期:2016-11-17

  作者:Megan Rowling;編譯:朱吟晨

  觀看:707 次

  引用來源:Reuters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的研究,過去評估的自然災害造成貧困人民經濟損失有高達6成的誤差,災害實質上影響更為顯著,每年迫使2600萬人陷入貧困。在極端天氣與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威脅下,長久以來為弭平全球貧窮的努力將面臨重大考驗。建立對抗災害的回復力不僅是經濟考量,更有道德上的急切性。藉由早期預警系統、增加個人銀行的觸及率、保險策略與社會保護系統等,將有助於增加社會-經濟對災害的回復力,減低災害對整體社會的傷害。...

電動車市佔率不高,為何各大車廠仍競相追逐這塊餅?

  發表日期:2016-11-16

  作者:Russ Mitchell;編譯:朱吟晨

  觀看:416 次

  引用來源:Los Angeles Times

雖然電動車零排放量、不需加油、高話題性,但消費者在低油價時代仍偏好傳統汽車。為何全球各大車廠不顧利益,前仆後繼推出新款電動車? 全球環保意識下,各國政府對汽車的規範將愈加嚴苛,油耗率更是重大關鍵。將汽車"電氣化”是各大車廠的因應措施。高昂的電池成本使電動車售價偏高,如Tesla入門款在臺灣定價近300萬。隨著電池技術的開發與市場的成熟,預期未來電動車的價格將能向下修正,更符合全球消費者...

野生動物健康惡化: 人類是禍首

  發表日期:2016-11-15

  作者:Marie Orttenburger;編譯:朱吟晨

  觀看:493 次

  引用來源:Great Lake Echo

人類造成野生動物疾病增加,也需為此付出代價。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統計,60%的人類已知疾病、70%的新發現疾病皆由動物傳播而來。若野生動物的疾病增加,人類疾病也將隨之增加,並同時威脅農業、休閒狩獵與寵物。疾病增加可歸因於1. 科技發展導致的全球化:科技促使交通發達,貨物、人類與動物可以迅速且長距離...

“沒有替代方案”: 氣候變遷科學家擔心川普當選的後續效應

  發表日期:2016-11-14

  作者:John Vidal;編譯:朱吟晨

  觀看:482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上週三揭曉,COP22會場上對於川普即將成為下一任總統皆議論紛紛。11月7日開始的COP22已邁入第二週的議程,此次會議聚集全球近200個國家的代表,會場內外亦有眾多相關團體組織。與會人士擔心川普就任後將履行其競選期間的承諾,拒絕美國參與巴黎氣候變遷協議、重振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的石化燃料事業、停止對聯合國氣候變遷相關計畫的金援…等。又因巴黎氣候變遷協議是自願而非強制的,...

若暖化急遽加速,一切都將game over

  發表日期:2016-11-11

  作者:Ian Johnston;編譯:朱吟晨

  觀看:484 次

  引用來源:The Independent

長久以來,科學家致力於研究人為的溫室氣體究竟會對全球氣候造成多大的影響。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是目前最具公信力的組織,根據其報告,假設人類未來的發展依循”一切照舊(business as usual)”的節奏,仍大量使用石化燃料,至2100年,地球平均溫度將較工業革命前上升2....

即使川普成為美國下一任總統,其他國家仍將為氣候變遷奮戰

  發表日期:2016-11-10

  作者:Matt McGrath;編譯:朱吟晨

  觀看:481 次

  引用來源:BBC News

美國於11月8日舉行總統大選,共和黨參選人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將成為美國新一任總統。對於全球的氣候變遷,川普秉持懷疑態度,在競期間曾表示氣候變遷只是中國人發明的騙局(Chinese hoax),多次抨擊現任總統歐巴馬的氣候變遷政策,允諾在入主白宮100天內退出巴黎氣候變遷協議,刪減美國支付聯合國全球暖化相關計畫的經費,更將重啟全美煤礦事業。川普的當選為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進展增添未...

用冬季的雪為夏季降溫

  發表日期:2016-11-09

  作者:Charlie Sorrel;編譯:朱吟晨

  觀看:482 次

  引用來源:Fast Company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每年冬天需清理百萬立方公尺的積雪。2009年,當地一間醫院決定用雪為夏季降溫: 把雪儲存在一個封閉的坑洞,等到天氣變熱,用管線將冰涼的融雪取出,讓水管環繞建築降溫;房子使用地熱系統可以保持暖活,注入融雪則可降溫。因為安靜、效果好,而且耗費的能源較少等優點,日本也開始施行這種將積雪視為資源而非棄置的措施。只要當地的氣候條件許可,常見的冷氣設備不是夏季降溫的唯一選項,積雪也是另一種選...

COP22揭開序幕,而巴黎氣候變遷協議已開始實施

  發表日期:2016-11-08

  作者:Ed King;編譯:朱吟晨

  觀看:514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本週全球氣候議題的一大盛事為2016年COP22 (第22次締約方會議),今次會議舉辦城市在北非摩洛哥的馬拉喀什(Marrakech),會議時間自11月7-18日。UNFCCC(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執行秘書表示,COP22以COP21締定的巴黎氣候變遷協議為基礎,協商議題將擴及改善全球的...

漂浮屋: 洪水、都市擁擠與屋價過高的因應之道

  發表日期:2016-11-07

  作者:Eleanor Ross,Laura Paddison;編譯:朱吟晨

  觀看:389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歐洲大城英國倫敦、荷蘭阿姆斯特丹、瑞典哥本哈根等,近年來盛行一種水陸兩棲的漂浮屋。漂浮屋的設計不但實用且費用經濟(一間兩房的漂浮屋約25萬美元),更可以在洪水來臨時,適應河水的上漲。在閒置的水域上利用”藍色空間(bluespace)”-- 包含人造港口、運河、碼頭等-- 建立漂浮屋,在對河川影響程度最小的情況下,預期如倫敦將可增加7500戶數的住家,有助於繁華臨河的城市並舒...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14,250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