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暖化的海洋將帶來嚴峻後果

  發表日期:2016-09-20

  作者:Nicolas Kusnetz;編譯:朱吟晨

  觀看:741 次

  引用來源:Inside climate news

人為的溫室氣體除釋放於大氣中,亦有部分被海洋吸收。若將1955-2010年全球海洋表層深度2km增加的熱量回饋給大氣,地球氣溫將上升36℃。不幸的是,海洋真的開始將熱量還給大氣: 2015年的El Niño現象即是一例,海洋儲存的能量突然釋放到太平洋表面,造成海平面溫度上升。而到2100年,海溫更將上升1-4℃。暖化的環境會改變海洋生態。小自海草,大至海洋哺乳類,生物多樣性將趨於&r...

煤礦CEO: 放下氣候爭議,為煤找尋新的角色

  發表日期:2016-09-19

  作者:Christopher Coats;編譯:朱吟晨

  觀看:766 次

  引用來源:SNL Financial

煤礦公司Cloud Peak Energy Inc.的CEO日前呼籲同業,與其持續爭論氣候變遷的真實性,不如專注於開發碳捕捉與儲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的新科技,為煤找尋新的角色。演說中提到,”氣候變遷”不只是一個政治性的議題,更是當前普世接受的觀念。對於石化燃料的支持者來說,要為石化燃料平反不僅耗費巨額的金錢與時間,還不一定有所成...

研究氣候變遷,基礎的生物學勢不可少

  發表日期:2016-09-14

  作者:Patrick Skahill;編譯:朱吟晨

  觀看:469 次

  引用來源:Connecticut WNPR Public Radio

全球氣候持續暖化,一批科學家開始呼籲,須盡速改善氣候變遷影響生態的預測。現今雖具備強大的電腦資源,能帶入統計模式,預測動物或單一種類對於溫度上升的反應;但多數物種卻連最基礎的資料,如出生率、棲息範圍、對雨量或溫度改變的反應等都不足。全球生物種類多達數百萬,雖不可能盡數蒐集資料,但更多的物種特性將有助於了解氣候變遷的衝擊。 ...

英國卡萊爾,暴雨之後何去何從

  發表日期:2016-09-13

  作者:Tatiana Schlossberg;編譯:朱吟晨

  觀看:766 次

  引用來源:New York Times

對許多地方而言,氣候變遷的威脅還很遙遠;但在英格蘭的古城卡萊爾(Carlise),危機似乎是現在進行式。卡萊爾曾在2005年遭遇嚴重洪水事件。當居民以為此次水災為200年一遇,災後應該可以獲得舒緩,卻在4年後又發生一次類似規模淹水事件;2015年冬天再遭遇風暴戴斯蒙德(Desmond)重創,摧毀2000棟房舍、500間企業。時至今年7月,數以千計的居民仍無法回歸家園,有些在鄰近城鎮租屋等待家園修復...

La Niña不來,地球只能繼續加溫

  發表日期:2016-09-12

  作者:Andrew Freedman;編譯:朱吟晨

  觀看:717 次

  引用來源:Mashable

由於赤道東太平洋海面溫度漸趨穩定,科學家上週宣布取消自今年4月以來對La Niña(反聖嬰)的追蹤;亦即2016將不是La Niña年。La Niña發生時,赤道中、東太平洋上的海面溫度會比氣候平均值低,受此影響,全球地表(包含陸地、海洋)的平均溫度將降低,因此La Niña可視為在全球受人為影響,溫度持續攀升的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小剎車。無法...

核電廠也受暖化影響

  發表日期:2016-09-10

  作者:Kari Lydersen;編譯:朱吟晨

  觀看:440 次

  引用來源:Midwest Energy News

擁護者說核能是最不會造成氣候變遷的電力來源;諷刺的是,若想繼續使用核能發電,可能必須先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核電廠的運作過程需使用大量的水降溫,電廠過熱將導致重大的安全危機。根據推測,氣候變遷將使許多用以降溫核電廠的湖泊、河流水溫變高,且未來乾旱發生的機率大增,核電廠在無適當水源可用的處境下,勢必得暫時性地關閉或縮小發電規模,但這時卻往往是電力需求最高的時間。 ...

哥斯大黎加的貘竟與氣候變遷相關

  發表日期:2016-09-09

  作者:Brian Owens;編譯:朱吟晨

  觀看:544 次

  引用來源:Ensia

南美洲哥斯大黎加的貘面臨生存危機並未引起重視,過去10年甚至沒有關於貘的相關研究文章。而今研究發現,貘的生存竟能影響氣候變遷。貘是大型的草食性動物,食用的果實包含較大顆的樹種子,在覓食的過程中能幫助較大棵樹木的播種。與小棵樹木相比,森林中較大棵樹木的根、莖、葉能儲存較大量的CO2,更有效率於減緩氣候變遷。其他體型相似的草食性動物亦有此特性。 ...

挪威啟用全球最大電動車充電站

  發表日期:2016-09-08

  作者:Stephen Edelstein;編譯:朱吟晨

  觀看:472 次

  引用來源:Green Car Reports

挪威是全球對電動車輛最友善的國家。挪威政府施行諸多獎勵電動車的政策,如道路稅、註冊費、營業稅等賦稅的免除,電動車停車在公有停車場、渡船運輸不用付費,連道路、橋梁、地下道等的通行費用都可豁免,也激勵過去數年電動車的銷售量。挪威上週啟用的電動車充電站,配備全球最大的單一直流快速充電設備,可同時為28輛電動車補充電力。 ...

解決剩菜,拯救地球

  發表日期:2016-09-07

  作者:Georgina Custin;編譯:朱吟晨

  觀看:495 次

  引用來源:Inside Climate News

全球每天有大量的食物遭到丟棄;據統計,全美一年丟棄的食物價值高達1000多億美元。在垃圾掩埋場裡,丟棄的食物將腐化,過程中伴隨著溫室氣體之一--甲烷的生成。甲烷佔全球溫室氣體的11%;1/4的甲烷來自被丟棄食物的分解。把全球的剩菜集合成一個國家,其將成為全球溫室氣體製造的第三大國,僅次於美國與中國。若將無用的剩菜轉化成畜牧業的飼料,能減少甲烷的排放,對變遷中的氣候是一大利多。但這項措施目前尚面臨法...

G20重申氣候承諾,但迴避確切的日期

  發表日期:2016-09-06

  作者:Karl Mathiesen;編譯:朱吟晨

  觀看:703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Change News

本屆G20於週一晚上在中國杭州落幕。與會的全球各大經濟體重申對抗氣候變遷的決心,但對於認可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取消石化燃料的補助等議題的確切日期並未達成共識。G20會議期間,全球前兩大污染製造來源—中國與美國—正式發表聲明,允諾將遵守巴黎氣候協議,使得目前全球已達26國認同該協議,佔總污染排放量的39.07%;當該協議獲全球55國,總排放量55%以上的認同,即具有法律效...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14,251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