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氣候變遷改變人類種植食物的方式

  發表日期:2016-10-18

  作者:Daniel Stone;編譯:朱吟晨

  觀看:634 次

  引用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隨著氣溫攀升,植物生長需水量增加,未來人類種植作物的方式將發生變化。根據聯合國(UN)最新研究,氣候變遷已確切地影響全球許多地方的農業,特別是熱帶地區如非洲等。農夫們同樣都必須面對氣候改變的影響;農事方面有許多男女不平等的狀況,開發中國家的女性農夫雖佔農業工作者43%,但女性農夫在面對氣候改變的挑戰時是較為脆弱的。地理條件與經濟狀況不同,全球各大洲的農業將有不同的改變,但報告中呼籲各國政府採取全面...

暖化使北極熊的食物逐漸減少,將危及阿拉斯加原住民

  發表日期:2016-10-17

  作者:Kamala Kelkar;編譯:朱吟晨

  觀看:644 次

  引用來源:PBS Newshour

過去人類燃燒石化燃料與破壞森林,全球溫度已較1800年升溫超過1℃,而北極圈溫度的上升幅度更全球之冠,造成北極熊的生活受到影響。面對逐漸減少的食物來源,北極熊開始入侵當地居民的生活空間搜尋食物;而海冰融化,更促使北極熊覓食範圍擴張,直達住民的家門口。如今阿拉斯加已有部分村莊可見北極熊長時間隨侍在側,對居民的安危造成威脅。...

是山不是山,也跟氣候變遷有關?

  發表日期:2016-10-14

  作者:Local Correspondent;編譯:朱吟晨

  觀看:560 次

  引用來源:New.com.au

根據英國地形量測局的規定,若要被定義為”山脈”,其高度必須在海拔609.6公尺以上;海平面取漲潮與退潮的中間值為基準。在英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等地有些山脈只高於標準值數公分。目前地形量測局使用的海平面是100年前的數值,隨著氣候變遷,全球海平面上升,這些山脈的地位將受到影響,需降格為丘陵。...

拯救氣候變遷,勢必得減少大氣中現有的CO2

  發表日期:2016-10-13

  作者:Zahra Hirji;編譯:朱吟晨

  觀看:673 次

  引用來源:Inside climate news

發展中的氣候變遷將為後代子孫帶來致命威脅;根據一份新的研究,若想維護未來世代的生存環境,除立刻大規模減少CO2排放,更重要的是得移除大氣中現存的CO2。目前大氣中CO2濃度已達400ppm,而多數科學家認為450ppm的濃度是暖化氣候的臨界閥值;但該文作者主張350ppm才應該是全球共同的努力目標。研究中比較古氣候”全新世時期(Holocene)”與”因緬暖期(...

颶風馬修是氣候變遷的結果?!

  發表日期:2016-10-12

  作者:John D. Sutter;編譯:朱吟晨

  觀看:492 次

  引用來源:CNN

颶風馬修是加勒比海過去10年來最猛烈的風暴,在10月4日以每小時233km的風速登陸海地,為當地帶來傾盆大雨,使得這個全美洲最貧窮的國家已有上千人死亡,多達1400萬人需人道救援。科學家預測,氣候變遷將使未來類似颶風馬修、強度4-5等級風暴的發生頻率大幅增加。而隨著全球溫度上升,海水體積膨脹與冰川溶解,上升的海平面更將使居住在岸邊的人民飽受威脅。這個世代對石化燃料的依賴與否,將左右未來如颶風馬修等...

巴黎氣候協議將在11月4日生效

  發表日期:2016-10-11

  作者:Ed King;編譯:朱吟晨

  觀看:881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全球72個國家、全球57%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宣示遵守2015年的巴黎氣候變遷協議。這個全球第一個全面性的氣候公約將在11月4日生效,剛好趕上今年11月7日將於摩洛哥舉辦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UN climate summit)。在巴黎氣候變遷協議的規範下,各國政府須為維持全球平均氣溫的升溫幅度而努力,使其不超過工業革命前的2℃。由聯合國主導的兩個氣候相關協商也將在下週完成,包含目前在加拿大蒙特婁舉...

沙漠中的農場,只靠光和海水

  發表日期:2016-10-07

  作者:Alice Klein;編譯:朱吟晨

  觀看:852 次

  引用來源:New Scientist

澳洲南方沙漠的一座農場專事生產番茄,不同與一般溫室使用土壤、殺蟲劑、石化燃料或地下水,這間農場的溫室只仰賴陽光與海水。農場自兩公里外的海灣輸送來海水,經太陽能發電的海水淡化廠移除水中鹽分,即可灌溉番茄田。對常見的溫室農業而言,沙漠夏季的炎熱溫度與乾燥環境是項考驗,但這座農場使用海水浸泡的紙板降低溫室溫度;沙漠冬天的陽光則剛好使溫室保持暖活。海水可以淨化空氣,所以不需要使用殺蟲劑;番茄種植於椰子殼而...

冰島首都將成為零碳城市

  發表日期:2016-10-06

  作者:Senay Boztas;編譯:朱吟晨

  觀看:555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以”純淨能源”著稱,整座城市以當地豐沛的地熱為主要發電能源。而在今年9月承諾遵守巴黎氣候公約後,雷克雅維克更希望能在2040年前成為一座零碳城市。目前市政府的減碳提議包括鼓勵市民改變居住習慣,讓更多人從郊區往市區搬遷,以減少使用石化燃料所產生的能源;提升低碳交通工具的使用率,如多使用大眾運輸系統、自行車,還有藉免停車費與較低的稅賦增加電動車的使用人口。...

航空業需要巨量的低碳燃料

  發表日期:2016-10-05

  作者:Joe Ryan;編譯:朱吟晨

  觀看:548 次

  引用來源:Bloomberg

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中,航空產業約貢獻了2%。目前正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辦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會議上,與會代表為飛機產生溫室氣體的減量議題熱烈討論。考量到電動飛機尚屬實驗性質,生質燃料似乎是航空業者不可或缺的減碳手段。現實情況則是,生質燃料雖已能成為飛機的動力能源,但其供給卻遠小需求;而全球2016上半年對生質燃...

貧窮國家正呼吸著受污染的空氣

  發表日期:2016-10-04

  作者:Max Bearak;編譯:朱吟晨

  觀看:834 次

  引用來源:Washington Post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上週指出,全球92%的人呼吸有害的空氣,導致每年約300萬人死亡。受污染空氣的影響,人類易產生心血管、肺部、與其他非傳染性疾病。若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的城市地區,竟有高達98%的人面臨空氣污染的威脅。空污所致,東南亞與西太平洋島嶼國家每年約200萬人死亡;但已開發國家有顯著差異,歐洲與美洲共計30多萬人死亡。印度在今年10月...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900,495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