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發現植物能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基因

  發表日期:2015-05-18

  作者:Eric Hopton;編譯:劉佩鈴

  觀看:985 次

  引用來源: Red Orbit

澳洲蒙納許大學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發現植物能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基因,這個基因在不同的溫度下能規範植物的生長。除了在主要實驗植物阿拉伯芥上發現,目前也在其他許多不同種類植物上發現,未來希望朝農業作物生長研究,希望藉由了解這個因應溫度變化的生長機制找到農業調適氣候變遷的方法。 ...

科技進展將改變國際政治減碳協商

  發表日期:2015-05-13

  作者:John Markoff ;編譯:劉佩鈴

  觀看:793 次

  引用來源:美國紐約時報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主席Christiana Figueres近日發表一席聲明,針對外界質疑今年底的巴黎氣候大會能否有具體協議出爐,她表示相較於2009年的丹麥哥本哈根協議破局,再生能源的發展進度已有重大突破,在供應穩定度及價格上都逐漸符合市場機制,例如太陽能的價格自2009年來降了八成,並且逐漸成為許多開發中國家的能源供應主流,風能地熱等技術也漸趨成熟,這些都讓整個談判的政治氛圍完全改變,各國...

巴西計畫將雨林收歸國有

  發表日期:2015-05-13

  作者:Donna Bowater;編譯:劉佩鈴

  觀看:838 次

  引用來源:英國獨立報

巴西政府規劃多年,今年又重新將此提案放入國會議程,計畫將整片亞馬遜雨林劃歸國有以確保環境保育應對變遷氣候。一旦此案通過,巴西政府將擁有這片廣大雨林所有的礦產、石油、生態等資源,並且有義務確保這些資源的供應穩定。環保團體樂觀其成,但這片雨林的所有權是否該全歸巴西政府所有還有待爭議,鄰近國家主張雨林是跨國領土。目前最大爭議是居住在雨林區中的原住民該何去何從,至今尚未有任何相關規劃,本案尚處於草擬階段,...

氣候變遷加速氣喘擴散

  發表日期:2015-05-13

  作者:rittany Patterson;編譯:劉佩鈴

  觀看:1073 次

  引用來源:Scientific American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報告指出,氣喘在過去十年增加430萬案例,已變成中小學生主要病假原因,並且每年發病時間逐漸提前。氣喘通常會藉由過敏症狀逐漸加重而發病,而空氣汙染是最常見引發過敏的原因之一,專家推測氣喘案例的大幅增加與氣候變遷造成植物授粉季節提早、延長並且授粉數量在空氣中濃度變高有關,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汽車廢氣排放,在美國某些州已開始要求公立學校校車升級或取代柴油引擎以減少空氣汙染,改善學生呼吸...

氣候變遷增加核電廠熔毀風險

  發表日期:2015-05-13

  作者:Paul Brown;編譯:劉佩鈴

  觀看:862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News Network

自從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核電廠安全性問題再度被被大眾重視。不論核能發電的高效率對減碳的助益,全世界436座核電廠因為需要大量的水做冷卻,大多蓋在海岸區,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使得核電廠淹水熔毀的風險急遽升高。2013年英國EDF 能源公司做完全面評估後關閉一座反應爐,芬蘭位於波羅的海邊的核電廠在2005年也因為海水倒灌全面關閉重新做防災措施。專家呼籲世界各國應全面用未來氣候變遷推估的海平...

中國公布非汽車用柴油新規定

  發表日期:2015-05-12

  作者:Adam Rose;編譯:劉佩鈴

  觀看:768 次

  引用來源:路透社

根據中國的”大氣污染防制行動計劃”,中國政府開始積極制定柴油新規範改善空氣汙染,繼去年公布新的汽車用柴油規定,影響國內車輛銷售市場,明年起東部11省將率先執行工業與農業柴油規範,2017年起全國實施,希望藉由全面升級柴油品質,降低碳排放量,預估這波新政策影響層面將更廣。 ...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邁入400 PPM 新標

  發表日期:2015-05-12

  作者:Brian Kahn;編譯:劉佩鈴

  觀看:1362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Central

美國夏威夷毛納基山天文台測量到今年首度衝破400 PPM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繼去年4月之後,今年再度出現400 PPM,雖然有人認為這表示濃度持平,沒有繼續惡化,但根據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的分析,這些溫室氣體是會在大氣中累積的,400 PPM再度出現表示整體的平均值已經邁入一個新高點,不會再往下降了,目前在等全球其他觀測站的數據出來再做整體趨勢評估。 ...

氣候變遷激化印度東北阿薩姆茶農對工資不滿

  發表日期:2015-05-12

  作者:Krishna N Das;編譯:劉佩鈴

  觀看:879 次

  引用來源:路透社

氣候變遷使得印度東北部地區阿薩姆邦溫度升高並且降雨次數減少,強度增強,啃食茶葉的害蟲如毛毛蟲及蚊子數量增加,繁殖時期延長,造成茶葉產量驟減,農藥使用增加,連帶使得茶葉種植成本增加,最終導致長期以來發展團體及當地工會不斷要求提升每日工資的請願再度被茶廠拒絕,然而茶廠未即時調適氣候變遷使得阿撒姆邦的茶園產量驟減,營運時間也縮短一半,茶農幾乎無法維持生計,目前已引起當地政府重視,積極請益專家協助調適。 ...

冰核顯示南北極溫度傳導時間差約200年

  發表日期:2015-05-12

  作者:Stephanie McClellan;編譯:劉佩鈴

  觀看:829 次

  引用來源:BBC News

刊載在期刊”Nature”一篇關於冰核的最新研究,由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帶領的團隊分析自北極冰層中取得的冰核,紀錄3萬年以來的溫度變化。科學家發現在北極區格陵蘭發生的劇烈溫度變化大約到200年後會影響南極,這個新發現進一步支持兩極翹翹板理論,意即當北極溫暖時,南極即越趨寒冷,其中熱能在南北半球海洋洋流系統中的分布及傳導機制尚未完全釐清,但對發生的時間點有較多了解,這對推估未來...

專家經驗: 永續氣候調適必須整合在地經濟

  發表日期:2015-05-12

  作者:Kathryn Wwerntz;編譯:劉佩鈴

  觀看:763 次

  引用來源:路透社

聯合國環境計畫專員長期在肯亞協助當地農夫調適氣候變遷帶來的生計衝擊,經歷許多實驗、失敗及調整作法,同時英國政府的氣極端氣候災害調適援助計畫也在非洲亞洲持續進行著,他們共同的心得是氣候變遷調適行為要能與在地經濟結合才能持續進行並見效。許多國際發展援助計畫在計劃期間帶著大筆資金及技術到當地,希望能利用有限時間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但當計畫結束,資源及經驗都無法留在當地繼續擴展,唯有在規畫初期即讓當地人民...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948,505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