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藝術界的轉型 歌劇公司也要講究永續

  發表日期:2023-08-22

  作者:Daisy Woodward;翻譯:楊鈞;校稿:黃嬿蓁

  觀看:808 次

  引用來源:BBC

歌劇一直讓人有著富貴奢華與上流資源密集的印象,根據英國調查指出,有77%的民眾希望歌劇院能在其工作中提出因應氣候危機的有效作為。為此,歌劇產業決定從檢視自身贊助商開始,如2022年底,皇家歌劇院就中止了與石油大亨英國石油公司(BP)的贊助關係。同時,在疫情期間,多家劇院也與永續產業的專家,一同推出「劇院綠色指引」(Theater Green Book),提出歌劇製作過程中更為永續的做法及統一規範。...

減緩全球暖化 幫地球撐把陽傘

  發表日期:2023-08-21

  作者:Angely Mercado;翻譯:楊鈞;校稿:黃嬿蓁

  觀看:1037 次

  引用來源:gizmodo

隨著夏季到來,陽傘已經成了必不可缺的遮陽工具,那如果地球也能撐起一把陽傘,是否能緩解全球暖化呢?今(2023)年6月發表在PNAS期刊上一篇新的研究,提議未來若可在太空中的小行星上搭建一些遮陽板,預計可以降低地球受到太陽照射約1.7%,可能會減緩全球暖化。 過去,麻省理工學院也曾提出類似的想法,透過向太空中發射大量的「氣泡」,藉以減緩太陽光的照射;哈佛大學與猶他大學則提出了將數百萬噸的月球塵...

氣候變遷可能加劇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衝突

  發表日期:2023-08-18

  作者: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翻譯:陳明陞;校稿:黃嬿蓁

  觀看:840 次

  引用來源:sciencedaily

隨著氣候變遷將自然區域變得更加分散,人類和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可能也隨之放大,而最近日本研究團隊發表在「全面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上的最新研究則顯示,氣候變遷確實正在加劇這種相互作用的風險。 由東京大學工業科學研究所主導的研究中,針對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如何隨時間變化進行研究,認為人類侵占了自然區域時,與野生動物互動的機會就會增加...

NASA預測了升溫2度C的複合災害

  發表日期:2023-08-17

  作者:NASA;翻譯:楊鈞;校稿:黃嬿蓁

  觀看:2135 次

  引用來源:NASA

將升溫控制在1.5°C以內一直以來是全球的減碳共識,然而在目前升溫幅度愈來愈不樂觀的狀況下,升溫2ºC似乎已經變成了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最後一道防線。在這樣的升溫情境下,全球可能將同時面臨多重的複合性影響,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就針對升溫2ºC進行了一項推估研究,來評估未來可能發...

氣候變遷正在威脅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樣性

  發表日期:2023-08-16

  作者: CARLA DELGADO;翻譯:楊鈞;校稿:黃嬿蓁

  觀看:1315 次

  引用來源:popsci

氣候變遷對於人類、野生動物與植物的影響,通常是可視化的,也因此容易理解;但對於微生物的衝擊則較少有人探究,但微生物的多樣性是健康土壤的必要元素之一,而氣候變遷也正在影響著土壤中的微生物,而這也將導致其他生物體應對氣候變遷的能力受到衝擊。 2022年7月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上的研究中,作者進行了一項為期7年的實驗,來觀察微生物群與氣候變遷之間的關...

童話森林不在?德國境內樹木正在凋零

  發表日期:2023-08-15

  作者:Esme Nicholson;翻譯:楊鈞;校稿:黃嬿蓁

  觀看:1205 次

  引用來源:NPR

根據德國聯邦政府最新的全國森林調查,德國約有33%的森林覆蓋率,但全國約有79%的樹木處於生病、衰敗或死亡的狀態。曾經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富含文化意義的森林,正因乾旱、蟲害和植病而在逐漸凋零。德國中部的哈茨山(Harz Mountain),過去曾是充滿深綠樹木的茂密叢林,現在每天都能發現新增的死亡樹木個體,一株株灰白的乾枝,已快看不出來,這曾是過去催生多項藝術作品的童話景觀。 德國研究機構Ma...

亞洲再度創下了夏天的高溫紀錄

  發表日期:2023-08-12

  作者:Derek Cai;翻譯:楊鈞;校稿:黃嬿蓁

  觀看:1025 次

  引用來源:BBC

近期的研究中發現,氣候變遷讓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30倍,而今(2023)年4月,包含印度、孟加拉、泰國、寮國等國家也出現了45°C以上的創紀錄高溫,導致多人中暑甚至死亡。科學家表示,今年7月幾乎可以確定是有紀錄以來歷史上最熱的一個月。 雖然「巴黎協定」希望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1.5°C以內,但目前全球的溫度已經比工業化前高出1.1°C,亞洲甚至有些地區已經升溫了2&d...

應對城市高溫的7種降溫妙方

  發表日期:2023-08-09

  作者:Kate Whiting;翻譯:楊鈞;校稿:黃嬿蓁

  觀看:2593 次

  引用來源:WEF

隨著2023年7月有可能成為歷史上最熱的月份,世界各地的城市正在進行都市降溫的技術與措施,例如進行城市綠化,甚至為熱浪命名。荷蘭皇家氣候研究所的專家Izidine Pinto表示,如果沒有氣候變遷的影響,目前發生在歐美地區的熱浪事件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但隨著氣候變遷逐漸加劇,許多國家發生熱浪的機率都大幅上升,在中國甚至有高達50倍的機率增幅。世界經濟論壇為了協助全球因應熱浪事件,也提出了7種解決方...

放牧可能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並維持土壤碳匯

  發表日期:2023-08-07

  作者:IANS;翻譯:陳明陞;校稿:黃嬿蓁

  觀看:1009 次

  引用來源:Business Insider

歷經16年,由生態科學中心(Ecological Sciences ,CES)、Divecha氣候變遷中心(Divecha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DCCC), 印度科學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IISc)共同發表的最新研究,發現犛牛與高地山羊等大型食草哺乳動物在喜馬拉雅山的放牧行為,對於土壤碳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土壤含...

涼爽道路 提供氣候變遷一套新的解方

  發表日期:2023-08-04

  作者:Andrew Logan;翻譯:楊鈞;校稿:黃嬿蓁

  觀看:1136 次

  引用來源:MIT news

氣候變遷對於人類生活環境的影響不勝枚舉,而隨著研究人員針對各式各樣的極端天氣尋找解決方案,一項新興的技術近期逐漸受到重視,那就是「涼爽道路」。這樣的道路不但可以降溫,還可以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作為氣候調適的解決方案中,又同時帶有減碳的功效。 這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混凝土永續發展中心(CSHub)所發現的現象,CSHub的首席科學家Randolph Kirchain表示製作這樣路面的方式主要有兩...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489,744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