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地熱資源能拯救地球嗎?

  發表日期:2023-03-14

  作者:Dave Levitan;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1020 次

  引用來源:GRID

地熱資源一直以來是減緩氣候變遷的一大潛力,但由於開發成本高昂,過去一直以來一直尚未普及,縱使地熱能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也具有清潔能源與穩定供電不受氣候影響的特性,且佔地面積小、不易衍生其他環境保護議題,具有相當多優點,但全球還有許多地方的地熱資源沒有被開發應用。 以目前而言,全球地熱裝置容量最高的國家是美國,但美國的地熱裝置容量也僅僅從2012年的15.6GW成長到2021年的15.9GW,...

超級樹木誕生?美國試種基改白楊樹,期望減緩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23-03-13

  作者:Kristin Houser;翻譯:陳明陞;校稿:孫天祥

  觀看:975 次

  引用來源:Freethink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一間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計畫使用最天然的碳匯-樹木,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一般來說,樹長得越大,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且樹從樹苗長到大樹的十年間,是吸取二氧化碳最多的時期,所以時機也是固碳的重要考量。美國生科新創公司Living Carbon就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利用基因改造(GMO),將白楊樹(Poplar)加入了南瓜及綠藻基因,讓它能更有效的進行光合作用,加速其生長、吸取更多二氧化...

氣候無常,美國楓糖產量將銳減,加拿大暴增

  發表日期:2023-03-10

  作者:David Olive;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781 次

  引用來源:Toronto Star

對於楓糖產業,氣候變遷的影響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部分區域的廠商生產量大增,但其他區域的生產商則相對下降,由於冬季變暖,加拿大生產生在未來幾年內的楓糖生產量可能會提高十倍之多。包含魁北克省、安大略省等區域,預計未來產量都會大幅增加,因此魁北克東部城鎮的農民或廠商,可能會開始向北遷移以尋求更高的收入;但美國的農民可能就沒這麼幸運了,包含維吉尼亞州、肯塔基州等區域,產量預計會逐步下降。 雖然氣候...

如何透過創新科技應對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23-03-09

  作者:Simon Torkington;翻譯:陳明陞;校稿:孫天祥

  觀看:1288 次

  引用來源: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氣候變遷的日益嚴重,世界上許多機構正開發新興技術,來協助全球進行減碳以及氣候調適,或是透過早期預警讓脆弱度較高的族群可以提前預防,以下是三種全球新興的調適技術,讓群眾可以避免受到極端氣候影響: 1.Google Flood Hub洪災中樞網 Google Flood Hub洪災中樞網結合Google地圖架構,透過機器學習的技術,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體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威脅...

乾涸的運河、萎縮的湖泊:歐洲在冬季熱浪中迎來嚴重乾旱

  發表日期:2023-03-08

  作者:Christian Edwards & Gabby Gretener;翻譯:陳明陞;校稿:孫天祥

  觀看:898 次

  引用來源:CNN

歐洲冬季遭遇熱浪、創紀錄的低降雨量和降雪量,讓整個歐洲大陸的河流、運河和湖泊都面臨極低水位。專家警告,因氣候型態明顯改變,整個歐洲的水資源狀況已變得「非常不穩定」,去年的嚴重乾旱可能會再次重演。 新的一年才開始不久,法國中部及西南部、西班牙北部及義大利北部就已面臨水資源缺乏的挑戰。法國自從1月21日到2月21日,已經歷了近32天不降雨日,是60年來最長的無降雨期,同時阿爾卑斯山的降雪也減少了...

德國正在制定碳補集與封存策略,以達成2045淨零目標

  發表日期:2023-03-06

  作者:Simon Göss;翻譯:陳明陞;校稿:孫天祥

  觀看:846 次

  引用來源:Energy Post

由於既有的減碳措施無法讓德國達成2045年的淨零目標,因此德國正在制定碳捕集與封存(CCS)的國家戰略,涵蓋了一系列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關的技術解決方案,預計到2045年時,每年將有3000萬噸的二氧化碳會進行再利用、封存或其他處置。而德國目前將這項方案重心放在工業製程與廢棄物上,並規劃與挪威合作共同推動二氧化碳的補集、運輸、封存等工作。 過去德國對CCS的接受度並不高,主要是因其多與燃煤電...

褐金誕生:美國能源業迎來大淘「糞金」的時代

  發表日期:2023-03-03

  作者:Jessica Fu;翻譯:陳明陞;校稿:孫天祥

  觀看:847 次

  引用來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3/feb/02/manure-renewable-natural-gas-california

隨著氣候變遷議題升溫,全球能源業極力尋找最新代替煤炭的資源,過去被視作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的畜牧場糞便,現在已儼然成為能源業者眼中沼氣發電的珍貴資源。糞便中最主的內容物甲烷,能經過純化後能轉化為與天然氣相同的產品,並被視為再生天然氣(renewable natural gas, RNS),除RNS能作為天然氣銷售之外,能源公司更能因協助減少甲烷排放,而多拿到一筆環境回饋金,雙向收益讓許多新型能源公司將...

NASA發射SWOT衛星,全面觀測地球水體

  發表日期:2023-03-02

  作者:BEN TRACY;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948 次

  引用來源:CBS

NASA目前正在使用最新的技術觀測地球各種變化,透過其地球系統天文台,監測一系列的衛星任務,而這些任務將用於監測地球每個角落,並製作為3D立體圖,以便人類更加了解氣候變遷在地球上造成的影響。 在去(2022)年12月,NASA發射了一顆名為SWOT(Surface Water and Ocean Topography)的衛星,這項耗資一億美元的計劃,是第一個可以觀測世界上所有地表水體變化的雷...

蚊子也怕熱?每年向北移動4.7公里

  發表日期:2023-03-01

  作者:Priya Joi;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1029 次

  引用來源:GAVI

近期發布在《生物學快報》期刊上的研究,針對1898年至2016年間非洲22種蚊子的分布狀況進行研究,發現過去一個世紀中,蚊子影響的範圍隨著全球暖化的惡化逐漸增加,除了分布海拔每年上海升6.5公尺外,蚊子也以每年4.7公里的速度從赤道往北移動,而這也將讓赤道以北尚未做好準備造成極大的影響,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兒童。 研究團隊發現,從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大約升溫了1.2℃,從過去幾十年來的瘧疾傳播行為可...

氣候變遷正在消滅寄生蟲,是福還是禍?

  發表日期:2023-02-27

  作者:CLINT RAINEY;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829 次

  引用來源:fast company

由華盛頓大學寄生蟲生態學家團隊所領導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分析了西雅圖周圍普及特海灣(Puget Sound)的85種寄生蟲數量,使用了1880年到2019年間699個魚類標本與其共17,702個寄生蟲的資料,發現溫度每升高1℃,寄生蟲數量就會下降38%。這項有史以來規模最大也最全面的研究,讓這項生物多樣性大規模喪失的事件在經歷了超過一個世紀才被發現。 由於科學界對寄生蟲了解不夠,因此過往的生...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829,191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