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Google將於2030年打造100%零碳能源數據中心

  發表日期:2022-04-22

  作者:Catherine Clifford;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1402 次

  引用來源:CNBC

Google是全球最大的科技產業之一,他的雲端數據處理需求自然也是難以想像,若以Google在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用電量來加總,約等於全舊金山市加總的兩倍。2020年時,Google使用的電力大約是155億度,大部分都是用於數據中心,而隨著互聯網與整體使用業務的成長,Google的能源使用需求也隨之而升。 對此,Google制定了一個積極的目標-「2030年全天候使用無碳能源」,意即無時無刻都...

面對氣候變遷,保育並重建森林在此刻變得格外重要

  發表日期:2022-04-21

  作者:Landscape News Editor;翻譯:陳明陞;校稿:孫天祥

  觀看:1797 次

  引用來源:Landscape News

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領域(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 AFOLU)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全球雖為此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但改善幅度相比其他領域別仍是微乎其微,也讓AFOLU領域近年來在減碳上近乎毫無進展。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六次評估報告(AR6)指出,自2019年大約有22%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來自A...

嶄新里程碑!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產出首次突破全球10%

  發表日期:2022-04-20

  作者:Matt McGrath;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3041 次

  引用來源:BBC

自2015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出世之後,世界各國無不以更大的力道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根據氣候能源智庫EMBER的研究顯示,儘管在全球電力需求增加5%的前提下,2021年仍有超過50個國家投入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並供應自身10%以上電力;總和來看,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量首次突破了全球10%的比例(10.3%),且全球再生能源的發電佔比也達到了38%,超越了煤炭發電的36%與天然氣發...

從經濟角度剖析為何礦業應支持碳稅政策?

  發表日期:2022-04-18

  作者:Sally Innis, Benjamin Cox, John Steen, Nadja Kunz;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243 次

  引用來源:the Conversation

凈零排放(Net Zero)、碳稅(carbon tax)、電動化和再生能源,這些氣候變遷的調適之道,廣為眾人討論。然而,不論是「低碳技術」或是「再生能源」的基礎設施,都需要大量的金屬和礦物,因此氣候變遷政策其實與礦業息息相關。然而礦業的碳排放、碳稅議題與未來發展卻鮮少被納入討論。例如,鎳是電動汽車和電池儲能的關鍵。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推估數據...

聯合國:五年內建立起極端天氣預警系統將是保護世界的關鍵

  發表日期:2022-04-15

  作者:Matt McGrath;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967 次

  引用來源:BBC

在去(2021)年初,聯合國秘書長與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皆強調了極端天氣預警系統(Extreme Weather Warning Systems )的重要性。而聯合國也要求WMO制訂一項計畫,以便在五年內盡可能將極端天氣預警系統服務範圍覆蓋到每一個人,而其中需求最大的地區是中非、西非、加勒比地區以及太平洋中的部分小島嶼發展中國家。 回顧50年間,由於氣候變遷的因素,極端天氣...

大型哺乳動物也能成為減緩氣候變遷的英雄

  發表日期:2022-04-14

  作者: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學;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1122 次

  引用來源:phys.org

在談論「固碳」這件事情時,一般人想到的往往是海洋或森林等碳匯而非動物,但在今(2022)年2月底發布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研究表示,大型的野生哺乳類動物可能也有這樣的能力。在這次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如大象、犀牛、長頸鹿、鯨魚等大型動物在減緩氣候變遷上有三大著手點:固碳量、反射率以及抑制野火的能力。 首先,由於大型動物在吃草時,食草動物會散播種子、清除地表植...

「風水」不佳,造成亞馬遜雨林大量樹木死亡

  發表日期:2022-04-13

  作者:University of Leeds;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366 次

  引用來源:phys.org

一個由巴西和英國科學家組成的小組調查亞馬遜樹木相繼死亡的原因,發現「風」和「水」是其主因,尤其是亞馬遜南部區域:該地區是亞馬遜地區最乾旱、最炎熱、最樹木稀疏的地區,最近也經歷了幾次嚴重的旱災,其死亡率也最高。 研究人員調查了分佈在亞馬遜南部邊緣雨林的19個研究小區內近15000棵樹的死亡情況。結果顯示,在亞馬遜雨林邊緣所有的死亡樹木中,超過70%的樹木在死亡前幾年已經出現樹冠斷裂和損壞,這是...

高溫浪將持續衝擊印度的農業與漁業環境

  發表日期:2022-04-11

  作者:Sushmitha Ramakrishnan;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1044 次

  引用來源:DW

2022年對印度來說不太平靜,光是在3月份,印度北部部分地區就經歷了十幾次熱浪,而印度氣象局(Indian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IMD)也預測這樣異常炎熱的天氣將持續到4月份,過去印度罕見的熱浪現在已經變成了每年都會出現的事件。自從今(2022)年3月11日印度出現第一場熱浪後,接連數次熱浪事件都被IMD定義為「嚴重事件」。在印度,當低海拔地區最高溫達到40℃時,...

帶你關注IPCC最新報告中的五個重點

  發表日期:2022-04-08

  作者:Lisa Schipper、Vanesa Castán Broto、Winston Chow;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1248 次

  引用來源:the Conversation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今(2022)年2月發布了一份由270位科學家共同編撰的報告,針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調適與脆弱度進行評估,旨在警示人類目前全球升溫幅度已經達到了1.1度C,氣候變遷已近幾成為不可逆的影響,並且隨著全球暖化的趨勢讓人類的調適能力逐步受限。而這份報告中的其中三位科學家,針對報告作出了五大要點總結: 1.全球暖化風險將逐步放大 各項極端事件不斷增加,造成了許多...

是什麼讓威爾士「最潮濕的小鎮」居民感到憂心忡忡?

  發表日期:2022-04-07

  作者:Steffan Messenger;翻譯:陳昇;校稿:孫天祥

  觀看:1028 次

  引用來源:BBC

威爾士的布萊奈費斯尼奧(Blaenau Ffestiniog)小鎮,過去這裡的採石場盛曾是世界最大的板岩礦場,而板岩又是建屋的重要材料,因此這裡也有「搭起世界的屋脊」(roofed the world)之稱,這也讓獲布萊奈費斯尼奧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地位。該地區位於斯諾登尼亞(Snowdonia)中心的群山之中,並被譽為英國「最潮濕的小鎮」,而這樣的環境過去甚至被認為是種榮譽,當地的居民...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693,114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