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美團隊繪製全球碳匯地圖,碳匯地區僅占3%

  發表日期:2021-12-24

  作者:Bob Yirka;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2068 次

  引用來源:Phys.org

地球上某些地區可蘊存大量的二氧化碳,減緩二氧化碳排放對全球暖化的影響,因此被稱作碳匯(carbon sink),屬於碳匯的地區有: 北半球的永凍土(permafrost) 位於美國西北海岸的紅衫林(redwood trees) 亞馬遜盆地(Amazon Bsin)、剛果盆地(Congo Basin)以及婆羅洲(Borneo)等三區的紅樹林(mangroves)與泥炭地(peat...

沒有聖誕樹的十二月

  發表日期:2021-12-23

  作者:ADELE PETERS;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212 次

  引用來源:Fast Company

今年六月奧勒岡州(Oregon)遭遇高達47℃的熱浪,重創當地的聖誕樹種植業。需時九年才能茁壯的聖誕樹幼苗,敵不過氣候變遷導致的連年災禍,如今佳節將至,枯槁無色。雖然今年人們依舊能購買庫存中的聖誕樹,但今年死亡的聖誕樹種子,將導致八年後聖誕樹供不應求。 聖誕樹種植產業以往只須與塑膠聖誕樹競爭,如今氣候變遷也成勁敵。儘管目前相關業者仍未清楚在暖化的環境下該如何進行調適,或還能改種植什麼品種的聖...

中國計畫將對甲烷排放進行管制

  發表日期:2021-12-21

  作者:Muyu Xu and Dominique Patton;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537 次

  引用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News

中國環境部於11月底表示,中國將進行調查煤礦、農業和石油等關鍵行業的甲烷排放量,並公布全國性的甲烷排放控制計劃。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也於11月簽訂協議,決定彼此合作以對抗氣候變遷。 大氣中的甲烷主要來自能源生產、飼養牲畜和垃圾掩埋場的有機廢物腐爛過程。它在大氣中的壽命比二氧化碳短,但對地球暖化的影響卻比二氧化碳大80倍。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的甲烷排放量為5,...

聖誕禮物送什麼? 瞧瞧"世界上最具永續概念的禮物"吧!

  發表日期:2021-12-20

  作者:CIARA NUGENT ;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482 次

  引用來源:Time

Climeworks AG在冰島擁有世界最大的碳捕捉(Carbon capture )工廠,在那裡,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機器捕獲,並永久封存在地下。只要花85歐元(約96美元),Climeworks將封存85公斤的二氧化碳,減緩二氧化碳對全球暖化的影響。而你可以將購買證明以卡片的形式寄給親朋好友,減輕他們對從事的密集碳排放活動的愧疚感。該公司宣稱這是 "世界上最具永續概念的禮物&...

暖化為人類行為所致已成科學共識

  發表日期:2021-12-17

  作者:DAVID NIELD;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565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Alert

對於某些研究人員而言,人類活動是否導致全球暖化或許是毋須質疑的。但究竟有多少科學家擁有這樣的想法?這個想法又是否已成科學界的共識? 99.9% 與氣候相關的論文認為,人類需為氣候變遷負責。換句話說,科學社群已對此形成共識,而且這是量化研究得出的結果,並非一家之言。少數論文對於這樣的想法持疑,但這種懷疑日益減少。 美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不認為全球暖化主要是由人類行為所致;雖然說大部分民眾...

減緩氣候變遷,海洋也能出一份力

  發表日期:2021-12-16

  作者:State of the Planet;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610 次

  引用來源:Phys.org

根據估計,在2050年之前必須每年從大氣中移除100億噸的二氧化碳,才能達成巴黎協議升溫不超過1.5℃的減碳目標。因此若要減緩溫室效應,不能只靠減少碳排放,還必須搭配固碳(carbon fixation)技術。 以往多以植樹、減少土地開發,等「陸上固碳」來增加固碳量。近來美國國家學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

極端天氣事件造成超過500萬公頃農地受豪雨侵害

  發表日期:2021-12-14

  作者:Shagun Kapil ;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674 次

  引用來源:Down to Earth

印度在今年遭受許多極端天氣災害。據統計,2021年,印度有超過500萬公頃的農業地區受到強降雨影響。截至2021年11月25日,50.4萬公頃的種植面積因氣旋風暴、洪水、山崩、豪雨與其他原因而損失慘重。 這些受影響的地區分別來自20個州。其中卡納塔克邦受災最嚴重,作物損失達140萬公頃,其次是拉賈斯坦邦(67.9萬公頃)、西孟加拉邦(69萬公頃)、比哈爾邦(58萬公頃)、馬哈拉施特拉邦(45...

氣候變遷將改變浮游植物分布

  發表日期:2021-12-13

  作者: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271 次

  引用來源:Eurek Alert

全球浮游植物每年的固碳量(carbon fixation)占總體約50%;他們同時也是食物鏈中大部分的營養來源,因此可說是生態系的關鍵要員。最近科學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將改變淺層海水的浮游植物的分布。 在淺層海水的浮游植物主要分為兩群:一種生活在較溫暖的水域,他們供應較少的營養給食物鏈中的消費者;另一種生活在較冷、靠近極地的水域,他們可供應的營養較多。兩者生活的水域大致以14℃等溫線作為界線。...

研究發現氣候變遷造成洋流加速!

  發表日期:2021-12-10

  作者: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DIEGO;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978 次

  引用來源:scitechdaily

南極環流(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是唯一環繞地球的洋流,而研究顯示其正因全球暖化正在加速當中。科學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測量海面高度並結合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絡所收集的數據,發現南極海上層海流有速度上升的趨勢。直覺上,隨著全球暖化,盛行的西風將加速推進洋流。然而,研究顯示,風速的加快並沒有使洋流發生很大變化。海洋溫度變化才是導致近十年間顯著洋流加...

氣候教育不夠普及?年輕人如何看待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21-12-08

  作者:Madhumita Paul;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517 次

  引用來源:Down to Earth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進行的一項國際調查,全球年輕人(15-24歲)對氣候變遷的意識仍十分缺乏,特別是在較貧窮的國家。 該項調查包含21個國家的兩個年齡組,分別為15-24歲的年輕人族群和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族群。調查旨在比較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對氣候變遷的經驗和觀點。在非洲、亞洲、歐洲和南北美洲等地區進行具有代表性的調查。 調查結果發現:接受調查的年輕人族群當中有近80%聽說過氣...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693,317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