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南澳的鯊魚及魟魚因氣候變遷陷入困境

  發表日期:2021-08-02

  作者:Peter Hannam ;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826 次

  引用來源: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由於全球暖化造成海水升溫,溫暖的海水將更多熱帶物種推向兩極,棲地也發生變化,加劇了對瀕危物種的威脅。近期一項發表在「魚類及漁業」(Fish and Fisheries)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從西澳大利亞到新南威爾士州(NSW)水域中發現約132種物種面臨了不同的風險,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同時也是墨爾本(Melbourne university)和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研究員T...

隨著美國西部的乾旱與高溫,俄勒岡州的野火越發嚴重

  發表日期:2021-07-30

  作者:AP News;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909 次

  引用來源:AP news

由於美國西部地區發生數十起重大火災,野火燒毀了俄勒岡州乾燥的森林,加州以北的火災範圍擴大到超過 1,210 平方公里,相當於整個洛杉磯市的面積,2,000 人投入救災冒險與大火搏鬥,然而不穩定的風更助長了火勢,使消防員陷入了危險的困境。當局擴大了疏散範圍,影響了鄰近湖泊和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農村中約 2,000 名居民。這場大火目前只控制了 22%,卻已經燒毀了至少 67 所房屋和 100 座建築,同...

從歐洲到美國再到亞洲,一周之內全球發生多起極端天氣事件

  發表日期:2021-07-28

  作者:Kiran Pandey ;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028 次

  引用來源:Down to Earth

過去幾週,極端天氣事件襲擊了世界多個地區:歐洲和亞洲遭受洪水,北美遭受熱浪,而非洲則是遭受干旱侵襲。歐洲、北美、亞洲、大洋洲和非洲至少有40個國家遭受了洪水、風暴、熱浪、野火和乾旱等毀滅性的極端自然災害。加州大學 7 月 19 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稱,由於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全球極端降水量一直在增加。 西歐發生了這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洪水,已奪去了至少 188 人的生命。世界氣象組織(WMO)在...

G20首次將「碳定價」列為能應對氣候變遷的工具

  發表日期:2021-07-27

  作者:David Lawder;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711 次

  引用來源:Reuters

在今(2021)年7月,G20(廿大國工業國)在其官方公報中,首次公開以書面方式將「碳定價(Carbon pricing)」機制列為可應對氣候變遷的工具之一,這意味著在推廣及協商減碳政策上邁出了試探性的一步。雖然碳定價只是在多種氣候治理策略中的其中一項,但相較於四年前美國前總統川普不時反對將氣候變遷列為全球風險的常態下,這個舉動凸顯了四年來的巨大轉變。 在這次提出的多種治理策略中,包含了投資...

戰勝自己也要戰勝氣候變遷:東京奧運場上的減碳計畫

  發表日期:2021-07-26

  作者:euronews;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239 次

  引用來源:euronews

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去(2020)年3月時,國際奧委會就決定從2030年起,所有奧運會都必須具備「氣候正效益」(climate positive)。這表示國際奧委會將根據「巴黎協定」的目標減少碳排放,並抵換剩下的排碳量,以利用他們的影響力來推動有效的氣候行動。 雖然距離奧委會所訂下的時間還有將近十年的時間,但今(2021)年舉辦的東京奧運已經自主著手推動了一系列氣候正效益的行動,隨著包含東京...

氣候變遷改變了人體的大小

  發表日期:2021-07-23

  作者:Amy Woodyatt;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100 次

  引用來源:CNN

由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今(2021)年7月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共同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團隊收集了300多個人類化石的大腦和身體大小的測量值,並結合過去對地球區域氣候的重建,計算每個化石在當下所經歷的氣候,發現在過去百萬年內,氣候一直是驅動人類體型變化的...

北極熊的「最後避難所」已經岌岌可危

  發表日期:2021-07-22

  作者:Matt McGrath;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598 次

  引用來源:BBC

位於格陵蘭島北方的萬德爾海(Wandel Sea)隸屬於北冰洋的一部分,由於此區海面上終年漂浮著又大又厚的浮冰,因此被稱之為「最後的冰區(last ice area)」,也被公認是北極熊的最後避難所。然而,在愈趨嚴重的暖化程度下,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該地區在去年夏天遭遇了創紀錄的融冰,除了高溫之外,研究人員表示與氣候變遷有關的強風亦是融冰增加的原因之一。 去(2020)年的八月,德國科學考察船...

高達4.1億人口面臨海平面上升的風險

  發表日期:2021-07-21

  作者:Rhi Storer ;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925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一項新的研究透過使用一種稱為LiDAR光學雷達的方法,藉由在沿海地區射出脈衝激光來測量地球表面的高度,研究人員預測,到 2100 年,假設在海平面上升 1 米和人口零增長的情境之下, 4.1 億人將生活在海拔不到 2 米的地區,並面臨海平面上升的風險。 這篇發表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研究顯示:62% 風險最高的土地都集中在熱帶地區,其中印尼更是全...

新冠疫情衝擊歷歷在目 聯合國警告:乾旱將是下個全球危機

  發表日期:2021-07-19

  作者:Huw Jones;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153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聯合國減災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UNDRR)最新發佈報告指出,本世紀至少有15億人直接受到乾旱的影響,而在度過旱災期間的經濟成本粗估近1240億美元。報告亦強調,乾旱的案例已經蔓延到世界各地,到本世紀末,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若不盡快採取適當的水資源與土地管理行動來面對氣候緊急狀況,乾旱就有...

英國央行首次針對銀行及保險公司進行氣候壓力測試

  發表日期:2021-07-16

  作者:Huw Jones;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749 次

  引用來源:Reuters

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 BoE)於六月初,首次針對國內金融體系因應氣候變遷能力,進行全面性壓力測試,以此檢驗各家機構在轉型至零碳排經濟及極端氣候衝擊下的金融韌性,測試的對象包含匯豐銀行(HSBC)、巴克萊銀行(Barclays)等英國境內19間大型銀行及保險公司。 該測試模擬未來30年間發生的三種情景,一種為全球各大政府及時採取行動減少碳排,另一種則是遲來的氣候行動,最後...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702,678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