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新創公司種植海藻以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

  發表日期:2021-05-18

  作者:Alexis Benveniste;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939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眾所皆知碳排放是氣候變遷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家公司正找尋方法從大氣中捕獲CO2以減緩全球暖化。一間位於緬因州的新創公司-Running Tide Technologies正在嘗試透過養殖海藻,努力從空氣中吸收碳並將其存儲在海底深處,此舉將可能為世界提供另一種自然工法來抑制氣候變遷。 海藻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植物,也因此它能最快速地從環境中吸收碳,該公司將海藻種子放入養殖場培育,一旦成熟,研究小組...

全球電動車輛銷售大增,但若要達成氣候目標,尚須提升普及率

  發表日期:2021-05-17

  作者:Jennifer Gnana;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367 次

  引用來源:The National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最新報告指出,儘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發酵,造成全球經濟衰退,車輛總銷量下降了16%,但2020年登記的新電動車數量卻破紀錄達到300萬輛,比2019年增加了41%。電動車市場如此的成長,主要可歸功於疫情之下,全球排碳量大量減少,也引起各國對於空汙及淨零碳排目標的重視,導致氣候變遷排放標準的規範也逐漸加嚴...

英國、美國和挪威聯合發起10億美元的雨林保護計畫

  發表日期:2021-05-14

  作者:Joe Sommerlad;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917 次

  引用來源:Independent

英國、美國和挪威發起10億美元的籌款計畫以支持世界上的熱帶雨林,致力於保護森林砍伐與2030年減排目標。這計畫將透過綠葉聯盟(Lowering Emissions by Accelerating Forest Finance (Leaf) Coalition)在美國總統拜登的氣候峰會倡導利用公共和民營部門,對維護自然世界安全的投資。 在2019年至2020年之間全球約有12%的熱帶原始森林被...

專家表示:我們可能已經錯過能扭轉氣候變遷的臨界點了

  發表日期:2021-05-13

  作者:JEFF BERARDELLI;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658 次

  引用來源:CBS NEWS

透過數十年的研究和觀察,人們已經清楚地意識到,氣候變遷對地球如何產生深遠的影響,而這些發展一旦到了無法逆轉的程度就稱為臨界點;臨界點並不一定代表直接、劇烈的結果,但確實隨著時間的流逝,將來的影響必定是不可估量。 Timothy Lenton教授在2019年的論文中確定了九個氣候臨界點,從北極的永久凍土融化到熱帶珊瑚礁的消失,他更強調了其中三個轉折點-亞馬遜雨林,西南極冰原和灣流系。他之所以強...

全球高達20%的地下水井有乾枯風險

  發表日期:2021-05-11

  作者:Leslie Kaufman;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436 次

  引用來源:Bloomberg

全球近一半的農業灌溉用水是源自於地下水井,地下水井同時也是上億民眾的飲用水來源,但根據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研究團隊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球多達20%的地下水井有乾枯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全球40個國家或地區,大約3900萬口井的地理位置、深度、建造時間及使用目的等數據,並發現有6...

氣溫上升可能造成薯條供應短缺

  發表日期:2021-05-10

  作者:Graig Graziosi;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321 次

  引用來源:INDEPENDENT

氣候變遷除了導致海平面上升、乾旱、野火、極端天氣事件、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外,現在甚至使獲得薯條的困難度大大提高。美國愛達荷州生產的褐皮馬鈴薯(Russet Burbank Potato)因為其澱粉含量高,人們普遍認為它是薯條最好的原料,愛達荷州也以其在美國主要馬鈴薯種植區的地位聞名,2019年時,該州共產出了146億磅的馬鈴薯。 然而,因為氣溫不斷上升,使得栽種褐皮馬鈴薯變得更加困難,過去愛達...

找回被遺忘的西非植物 打造抗暖化氣候變遷咖啡

  發表日期:2021-05-07

  作者:Helen Briggs;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841 次

  引用來源:BBC

氣候變遷導致全球升溫,科學家大膽推測,在2050年時,全世界近一半產製高品質咖啡的地區的產量都會嚴重下跌。但近期英國皇家植物園Kew在《自然植物》期刊中提出了相當振奮人心的最新成果:研究團隊在西非北部發現野生罕見品種狹葉咖啡(Coffea stenophylla),味道嘗起來跟市面常見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相似,但卻比阿拉比卡咖啡能承受高6℃以上的溫度。 科學家過去因長期沒有發現狹...

地球持續暖化 南極三分之一冰架可能「架崩」

  發表日期:2021-05-05

  作者:Chelsea Gohd;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023 次

  引用來源:space

隨著地球持續暖化,南極三分之一以上的冰架將可能發生崩塌的危險。最近在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科學家的研究報告中發現,如果地球持續暖化,溫度升高到比工業化前高4℃,大約將有50萬平方公里的南極冰架可能會崩塌並陷落到海中,而這顯然極可能會造成海平面明顯上升。 本次研究的作者之一-雷丁大學氣象學家Ella Gilbert提到:「冰架是重要的緩衝器,可以防止陸地上的冰川...

紫色革命:印度農民用薰衣草抗旱

  發表日期:2021-05-04

  作者:Kalpana Sunder;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027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2016年,印度總理穆迪(Narenda Modi)偕同科學工業研究理事會(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CSIR)啟動全國性「香氛任務」(Aroma Mission),鼓勵因氣候變遷衝擊影響的農民轉種如薰衣草、迷迭香、檸檬草等香氛及藥用植物。 而印度多達區幾十個村莊,在短短幾年內,就有超過200多位玉米農民開始轉種薰衣草,在該地...

美西此刻正在經歷近代史上最嚴重的乾旱

  發表日期:2021-05-03

  作者:JEFF BERARDELLI;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989 次

  引用來源:CBS news

自2000年起,美國西部就開始進入了「大枯旱時代(megadrought)」,這是過去1200年來所見第二嚴重的乾旱,此次事件是由於自然週期與人為引發的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在過去的20年中,兩次最嚴重的乾旱發生在2003年和2013年,但目前看似只是整起事件發生的開端而已,在未來,一旦進入夏季乾旱階段,預計將會進行大量的限水措施,並且將會頻繁地遭遇另一個災害事件-森林火災。 據統計顯示,美國西...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712,397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