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全球暖化導致海洋生物越來越難於赤道附近生存

  發表日期:2021-04-27

  作者:Graham Readfearn;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572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一項研究分析了從1955年到2010年的700萬條數據,共涵蓋了48,661物種,如鯨魚、水母和珊瑚等;發現隨著溫度上升,游泳生物數量在赤道處下降,而且物種豐富度下降的區域也在擴大。顯示出由於全球暖化使赤道附近的生物減少了,此處逐漸改變的生存環境對某些生物來說已經不再適合了。 這項研究顯示,海洋暖化正導致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分佈發生大規模變化;儘管海洋暖化的幅度小於陸地,但海洋物種對溫度的反應要...

中國比特幣「挖礦」能源消耗之大,碳排量超過兩個國家之和

  發表日期:2021-04-26

  作者:Alexis Benveniste;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266 次

  引用來源:CNN

比特幣(Bitcoin)等虛擬貨幣價值飆升,在全球掀起「挖礦」(Mining)風潮。「礦工」們利用專門的電腦解決具有一定工作量的數學問題,進而從中得到獎勵,當問題會隨更多交易而變得越來越困難,就會吃掉更多運算資源,資訊傳送量也會更大,能源消耗自然隨之成長。 中國因「挖礦」所需的電腦硬體容易取得,加上電費價格低廉,比特幣的挖礦產業逐漸興盛,根據統計,現今全球比特幣挖礦業務中,中國就占了75%。...

繼野火和洪水後 冰雹可能成為澳洲的下一個危機

  發表日期:2021-04-23

  作者:AAP;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891 次

  引用來源:thewest

繼2019年到2020年的野火、2021年的世紀大洪水,澳洲已經飽受氣候變遷的衝擊,而考驗似乎尚未結束。今(2021)年由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SW)發表在《自然評論:地球與環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中的一項研究發現,由於氣候變遷,澳洲的冰雹將更加嚴重,且更頻繁的發生。 研究人員發現東亞和北美的冰雹發生頻率...

Google Earth 推出新功能,帶世人看見全球環境變遷

  發表日期:2021-04-22

  作者:BBC NEWS;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443 次

  引用來源:BBC

Google Earth推出了全新縮時攝影(Time-lapse)功能,使用戶可以透過滾動瀏覽時間回朔全球幾十年間的變化,該功能使用了過去37年數百萬幅衛星圖像。Google Earth與Google Maps使用類似的技術,但是與交通和路線指示相比,Google Earth更著重於地質和探勘。 Google正在大力推廣該工具,以此來提高人們對氣候變遷和其他環境問題的認識,例如:透過Goog...

現今的二氧化碳濃度打破360萬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發表日期:2021-04-21

  作者:JORDAN FREIMAN;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4587 次

  引用來源:CBS NEWS

NASA最近的 一項研究顯示,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和大氣中的懸浮微粒是造成上個世紀大部分暖化的原因。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計算,2020年的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到360萬年以來的最高點,儘管由於COVID-19大流行導致的預期排放量減少,但紀錄仍被打破。NOAA報告說,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值達到412.5 ppm,比2019年更增加2.6 ppm,是從63年前開始測...

歐洲燃煤電廠造成的汙染導致每年高達34,000人死亡

  發表日期:2021-04-20

  作者:Daisy Dunne;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869 次

  引用來源:independent

一項發表在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的研究發現,歐洲燃煤電廠產生的PM2.5每年導致至少16800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而且如果將水汙染等因素考慮進去,此數字可能高達33900人。 研究人員還計算出有燃煤電廠與沒有燃煤電廠中,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造成的年度死亡人數之間的差異。研究結果表示,在整個歐洲,燃煤電廠產生的PM2.5污染每年導...

美國太空總署發現了人類造成氣候變遷的直接證據

  發表日期:2021-04-15

  作者:JEFF BERARDELLI;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2744 次

  引用來源:CBS news

在一項研究中,NASA透過衛星直接觀測並計算了近期氣候變遷的各個因素,與數十年來的氣候模式一致: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和大氣中懸浮顆粒是造成現代暖化的主要來源。目前為止,過去一個世紀的迅速暖化是不自然的,這是由於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而產生的,其中很大部分是來自燃燒化石燃料。 眾所皆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越多,捕獲的熱量就越多,溫度升高的也就越大。自1800年代中期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氣候變遷衝擊了南非賴索托的糧食安全

  發表日期:2021-04-14

  作者:Dr Friederike Otto, Jasper Verschuur & Dr Piotr Wolski;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524 次

  引用來源:Carbonbrief

賴索托(Lesotho)是南非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而其糧食安全相當的不穩定,當地的玉米主食幾乎都來自於南非同一個氣候區域內生產,大約有30%自給自足,剩餘70%則由鄰近國家進口。然而,過去在2007年,賴索托和南非發生的嚴重乾旱,造成了農作物產量的急遽下降,進而引發糧食價格急遽上漲。而今(2021)年,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發布的最新研究中,證實了氣候變遷加劇...

受暖化影響,東非的赤道國家正受冰川融化的威脅

  發表日期:2021-04-13

  作者:Pablo Uchoa;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147 次

  引用來源:BBC

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遷正嚴重影響著魯文卓里山脈(Rwenzori),造成冰原迅速地消失,從1906年的6.5平方公里到2003年縮小到1平方公里以下,並且在十年內可能會完全消失。 一位烏干達居民Ronah Masika女士說,以前每次她從家鄉卡瑟瑟鎮(Kasese town)到烏干達首都康培拉(Kampala)旅行時,景色都是令人驚嘆的,直到最近她甚至無法瞥見冰面,因為冰川正在消退。現在烏干...

智利、哥倫比亞及祕魯三國合作展開ENANDES氣候調適計畫

  發表日期:2021-04-12

  作者:Zak Derler ;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621 次

  引用來源:Climate Home News

今(2021)年由智利、哥倫比亞及祕魯組織展開的ENANDES(Enhancing Adaptive Capacity of Andean Communities through Climate Services)計畫,將透過跨境合作的方式,以提供氣候服務來提高安地斯社區的氣候調適能力。 由於長達數千公里的安地斯山脈為當地創造了各式各樣的環境條件,包含脆弱的生態系統、乾旱、半乾旱及森林地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834,396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