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全球升溫1.5度C的門檻,可能比想像中提前來到

  發表日期:2021-01-04

  作者:McGill University;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012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Daily

2014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第五次評估報告(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揭示了地球可能將在2030年至2052年間,達到升溫超過1.5度C的門檻,但現在這個時間點有可能提前來到了。今(2020)年12月,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

美國將於2020打破過去單一年度“損失破十億災情數”的紀錄

  發表日期:2020-12-30

  作者:JEFF BERARDELLI;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004 次

  引用來源:CBS news

從種族平等抗議活動到COVID-19疫情,2020年遭遇的事件都是前所未有的。氣候危機和隨之而來的極端天氣也升級到了以前從未經歷過的水平。美國經歷了西部野火、破紀錄的颶風季節以及中西部大地震等重大災難 ,造成了嚴重破壞。 到目前為止,美國環境信息中心(NCEI)表示,美國已遭受16次與天氣和氣候有關災害的轟炸,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10億美元,與2011年和2017年的損失並列,並且遠遠超過了2...

新型太陽能將進入美國市場

  發表日期:2020-12-29

  作者:Leighton Schneider;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869 次

  引用來源:abc News

隨著GO-OPV公司的ORENgE系統在北美推出,Organic energy電力技術有了極大的進步,GO-OPV使用薄膜面板來捕捉太陽光並將其轉換為電能,類似於傳統的太陽能。這些面板可以用於窗戶或卡車、電話或充電器,也可以是建築物中玻璃太陽能電池。 GO-OPV總裁Paul Frischer表示:「Organic energy可以從任何角度以任​​何方式從光中獲取能量,完全地靈活,因為它只...

美國航太總署開發海潮淹水推估工具 將有助於沿海政策制定

  發表日期:2020-12-28

  作者:Alan Buis;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795 次

  引用來源:NASA

由於大潮時的海潮淹水(High tide flooding)的發生頻率在美國沿海地區愈來愈高,美國航太總署(NASA)近期開發了一套新的工具,稱之為『洪水推估工具(Flooding Days Projection Tool)』,可以用來協助決策者評估未來50年~100年的海平面上升狀況,並可搭配其他因素判斷美國沿海高潮洪水的發生頻率。 由於影響海潮淹水的因素眾多,也具有跨空間及跨尺度的特性,...

拜登即將入主白宮 正式公佈氣候變遷團隊成員

  發表日期:2020-12-25

  作者:DW;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947 次

  引用來源:DW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en)於12月19日在首府華盛頓正式宣布了其氣候變遷團隊的核心成員名單,並宣示在他的管理之下,各級政府將一視同仁地把應對氣候變遷當作優先事項。 拜登規劃中的氣候變遷小組將由歐巴馬時期的環保署署長Gina McCarthy出任白宮氣候政策總負責人;曾大力支持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的原新墨西哥州眾議員Deb Haaland將擔任內政部長一職;前...

氣候變遷讓某些鳥類落入生態陷阱

  發表日期:2020-12-24

  作者:University of Exeter;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899 次

  引用來源:SciTechDaily

近期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針對氣候變遷和鳥類進行了一項新研究,發現慄冠彎嘴鶥(Chestnut-crowned babbler)在氣溫升高的狀況下,會改變其行為,從而減少了成功繁殖的方式。主要原因是牠們對於早春時節的峰值高溫產生反應,變得更加早熟並開始繁殖,但此時的平均溫度仍不適合進行卵的孵化,且雌鳥為了預防感冒,也會減少孵化時間來提高自己生存的機率,但這樣的作...

微生物加速融解格陵蘭的冰層

  發表日期:2020-12-23

  作者:Hazel Pfeifer;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796 次

  引用來源:CNN

美國冰川學家Joseph Cook,於2010年首次登陸格陵蘭冰層時,他期望看到原始的白色環境,但最映入他眼簾的是一片由黑色和灰色到綠色、紫色和棕色、霓虹藍等顏色交雜在冰層之中,彷彿一縷彩色拼布。他說 : 「當你透過顯微鏡去觀察時,格陵蘭的的冰川,特別是冰層,就會顯示出如同雨林般的生物多樣性。」Cook所看到彩色拼布就是由冰被表面的微生物組成的。 格陵蘭的冰層面積是德州的三倍,面積約656,...

減緩氣候變遷-精英階級應脫離高碳生活方式

  發表日期:2020-12-22

  作者:Matt McGrath;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831 次

  引用來源:BBC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最新「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 Gap Report)統計,全球最富有的1%的人口,其碳排總量是最貧窮的50%的人口總排放量兩倍以上;從生活和個人消費模式上來看,全球收入最高的10%人口,其能源用量佔陸地運輸能源總使用量的45%,航空能源的使用比例更高達75%。 該報告更進一步以全球升溫控制在1.5度C為基準進行計算,結果表示,2030年時,平均每人排碳...

報告揭示:北極變得比預期來的更熱、更綠、更少冰

  發表日期:2020-12-21

  作者:Drew Kann;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094 次

  引用來源:CNN

許多人對北極的刻板印象大多是寒冷、急凍且不宜人居的,但是科學家認為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這顆行星歷史上的轉瞬之間,人為引起的全球暖化已將北極變成了一個越來越無法區別的地方。 此時的北極比15年前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第一份《北極年終報告(Arctic Report Card)》時還要更熱、更綠、更少冰。在12月8號發布的《2020北極年終報告》 中再次記錄了接近創紀錄的高地...

隨著氣候變遷,北極動物的遷徙模式正悄悄地改變

  發表日期:2020-12-21

  作者:NASA;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029 次

  引用來源:NASA Climate change

對於居住在北極圈內的動物來說,季節更迭是非常重要的,它告訴動物何時遷徙、何時交配以及何時尋找食物。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鳥類和哺乳動物都遵循這自然的時間表,而僅僅幾天或幾週的變遷卻極有可能會對這些動物和生態系統產生未知的嚴重影響。 根據11月5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 》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北極動物遷徙檔案庫(Arctic Animal Movement Archi...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835,097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