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氣候危機改變了花的顏色

  發表日期:2020-10-20

  作者:Olivia Rosane;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747 次

  引用來源:EcoWatch

九月,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Biology)》上發布了一項新的研究,研究指出某些花的紫外線色素沉著作用會隨著氣候變遷與臭氧層厚度變化而改變。 研究合著者,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的科學家Matthew Koski表示:「這對於具有紫外線花紋的當地野花或者栽培植物,如:油菜花及向日葵的繁殖有著重大的影響。」 「此外,紫外線花紋的改變可能進一步破壞授粉作用。」為了確認研究結...

在氣候變遷的助長之下,「殭屍風暴」死而復生了

  發表日期:2020-10-19

  作者:Yasemin Saplakoglu;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510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Alert

似乎什麼氣候現象出現在2020年都不奇怪了,美國國家氣象局在今(2020)年9月22日發布了一條推特:「因為今年是2020年,現在我們有了殭屍熱帶風暴」。事情要回到9月初,大西洋形成了一個熱帶風暴-寶萊特(Paulette),並從百慕達登陸,兩天後增強為2級颶風,五天半後開始減弱並「死亡」。但隨後,寶萊特再次生成,並於9月21日距離亞速爾群島(Azores Islands)約480公里處恢復為原本...

北極海冰創下歷史第二低的紀錄

  發表日期:2020-10-16

  作者:Kate Ramsayer;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752 次

  引用來源:NSIDC

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北極海冰長期以來呈現下降的趨勢,在今(2020)年9月15日,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 和科羅拉多博爾德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NSIDC)的衛星數據分析資料顯示,2020年9月15日可能達到了今年的最小範圍紀錄—374萬平方公里,並且是自2012年9月17日所創下339萬平方公里以來的第二低紀...

百事公司宣示100%再生能源目標

  發表日期:2020-10-15

  作者:Daniella Genovese;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917 次

  引用來源:FOX business

相信很多人都喝過百事可樂,但可能不知道他們在氣候變遷因應上的遠大目標。在過去的氣候變遷因應議題上,百事公司(PepsiCo)過去曾於2015年時,宣布將在2030年時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0%;今(2020)年初也簽署聯合國實現升溫低於1.5度的承諾,並制定了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長期目標。而在今年9月21日,更並宣布在2030年讓公司持有和可控制的業務中以100%再生能源供應其電力需求。對此,...

樂施會:全球最富有1%人口的排碳量是50%貧窮人口的2倍以上

  發表日期:2020-10-14

  作者:Fiona Harvey;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658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您是否有想過氣候變遷跟貧富的關係?最新一份研究顯示:從1990年到2015年,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所排放出來的溫室氣體,是世界上最貧窮半數人口(31億人)總和的兩倍以上。在過去25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0%,但是最富裕的1%人口,所貢獻的排放成長,則是最貧窮半數人口的3倍之多。儘管今年由於COVID-19的疫情導致碳排放量減少,但本世紀中全球仍然處於升溫狀態,而自然災害所衍生的衝擊正威脅著...

聯合國表示:「氣候智能城市」是未來趨勢

  發表日期:2020-10-14

  作者:World Economic Forum;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785 次

  引用來源:ecowatch

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而估計大多數人口增長也會在城市中發生;大量人口的聚集與圍繞,改變了城市周邊的生態系統也造成了氣候變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UNDP)的最新報告顯示:城市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0%。這些城市極易受到他們造成的氣候變遷的影響,尤其是熱應力、洪水和健康等緊急情況。透過打造「氣候智能城市」並改善基礎...

非洲波札那當局表示:水中的毒素殺死了數百頭大象

  發表日期:2020-10-12

  作者:Brian Benza;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531 次

  引用來源:reuters

在九月二十一日時,非洲波札那(Botswana)政府官員宣布了令環保主義人士困惑和震驚的調查結果 : 三百多頭大象死於藍綠菌在水中產生的毒素。藍綠菌是水中常見的微生物,有時在土壤中也會出現,也並非每一個都會產生毒素,但科學家們說,隨著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毒素產生的頻率也隨著更高。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局副局長Cyril Taolo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自5月初首次報導以來至現在,大象屍體的數量上升到...

科學家們用新的方法 「聽」到了海洋溫度的變化

  發表日期:2020-10-08

  作者:Matt McGrath;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028 次

  引用來源:BBC

海洋的溫度變化有許多種測量方式,但最近有一群科學家用聲波,聽出了海洋的溫度變化,並發表在科學期刊「Science」上。 對於氣候科學家而言,海洋溫度資料的準確性至關重要,而由於大氣中有90%的溫室氣體熱能會被海洋所吸收,但是如何精確地在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測量溫度,一直以來是個嚴峻的挑戰,即使現階段全球海洋已經有4,000個海洋監測儀器(ARGO)在進行海溫監測工作,雖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在...

豐田(Toyota)計畫將他們的卡車變成零排放的「移動式發電廠」

  發表日期:2020-10-08

  作者:Jillian Ambrose;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447 次

  引用來源:theGuardian

移動式零排放「發電廠」即將上路了,日本豐田汽車計劃在一些輕型卡車上安裝可產電的氫燃料電池。在2020年九月底,這間全球第二大的汽車製造商將先在其Dyna車款上配置氫燃料電池,並在全球各地建立臨時的電源車隊, 這種裝備特殊的貨車可以連續發電72小時,並有可能替代以往的柴油發電機,能夠為一些緊急受災地區提供三天的電力。 豐田將與可攜式發電機公司Denyo合作創建這樣的小型發電廠,該技術設計是基於...

額外升溫0.5℃將加劇全球乾旱的影響

  發表日期:2020-10-07

  作者: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742 次

  引用來源:sciencedaily

社會和自然世界都具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在評估氣候變遷下,乾旱是氣候研究的關鍵領域。東京大學工業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氣候模擬研究中發現,全球升溫相比工業化前平均達1.5℃與2℃情境之下,多出的這0.5℃將對全球乾旱有重大影響。乾旱對人類 在2015年《巴黎協定》中,...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738,647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