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科學家透過衛星影像發現兩處南極冰川受到嚴重破壞

  發表日期:2020-10-05

  作者:Audrey Conklin;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744 次

  引用來源:FOX news

9月14日時一項跨國研究團隊發表了最新成果,研究發現兩處位在南極的主要冰川:派恩島冰川( Pine Island Glacier)及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已經形成「冰隙和開放性裂縫」,這意味著它們的結構有衰弱的跡象。 研究人員在摘要中寫道:「這些遭破壞的區域有著更深的冰隙和開放性裂縫,這是過去兩個冰架中的從剪切帶(Shear Zone,即嚴重變形的區域)開始萎縮的第一...

伊拉克啟動國家調適計畫,加強氣候變遷下的調適能力

  發表日期:2020-09-30

  作者:reliefweb;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769 次

  引用來源:reliefweb

伊拉克政府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合作,啟動了制訂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計畫(National Adaptation Plan, NAP)的程序,以加強該國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NAP旨在依據氣候科學確定中長期的需求制訂了氣候變遷對應的重大脆弱度,NAP就可以制定相對應的策略。一般而言,NAP有兩個主要目標,包含建立調適能力減少氣候變遷影響的脆弱...

美國北方創紀錄的高溫,加深了人們對野火破壞的擔憂

  發表日期:2020-09-29

  作者:UN News;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850 次

  引用來源:UN News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Clare Nullis的說法,2020年的八月是北半球由史以來最熱的夏天,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在九月十四日時發布了一則數據,數據顯示,從六月到八月,平均氣溫足足上升了1.17°C。 Nullis說:「今年八月的氣溫已超過了2016年和2019年以前最高溫的時候,而且北半球的五個最溫暖的夏天皆發生在2015年以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調查數據...

Facebook推出「氣候資訊中心」 鼓勵民眾對抗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20-09-28

  作者:Facebook;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191 次

  引用來源:Facebook

2020年由於COVID-19疫情的關係,Facebook推出了新冠病毒資訊中心,以澄清有關新冠病毒的不實謠言,並藉此了解到-在全球危機期間將民眾連結到準確的專家建議及正確訊息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也因此在今(2020)年9月15日,Facebook以新冠病毒資訊中心為框架,推出了「氣候資訊中心」(climate science information center),以提高有關氣候變遷相關訊息的可...

由於氣候變遷 「新北極」出現了

  發表日期:2020-09-25

  作者:Chelsea Harvey;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033 次

  引用來源:E&E NEWS

「北極」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用來描述氣候變遷的常用例子之一,但是因為氣候變遷的影響,造成溫度急遽上升、海冰減少,北極正出現新的氣候系統,許多科學家已經用「新北極(New Arctic)」一詞來描述該區迅速變化的景觀。而事實上,北極確實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以海冰為例,自1979年開始衛星紀錄以來,北極海冰面積已經縮小了31%。如果到了本世紀末,全球溫度繼續不受限制地升高,北極的氣溫、降雨模式等其他關鍵的氣...

我們須將極端氣候視為一連串關聯的事件,而不是單一異常事件

  發表日期:2020-09-24

  作者:Avantika Goswami;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600 次

  引用來源:DownToEarth

2020年5月在孟加拉灣形成了有史以來最強氣旋-Amphan,儘管印度氣象部門在預警系統和氣候數據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Amphan在西孟加拉造成的損失就高達130億美元,氣候變遷加劇了印度洋北部的氣旋風暴。海平面溫度升高會使氣旋風暴變得更具威力。5月初時,孟加拉灣的溫度比平常高約1度,就意外地增強了氣旋的強度,有此可見 Amphan 氣旋並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 隨著氣候危機加劇,在世界各地都...

2024年,地球可能會暫時性超過1.5℃升溫極限

  發表日期:2020-09-24

  作者:Pep Canadell, Rob Jackson;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1844 次

  引用來源:DownToEarth

巴黎氣候協議旨在將本世紀的全球暖化限制在1.5℃以內,但最近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sation)的報告警告說,在2024年,可能超過這個限制,而且風險還持續地增加。雖然第一次超過1.5℃的標準時可能是由於重大氣候異常(例如聖嬰現象),但是,升溫1.5℃是否會成為未來常態,科學家在《2020年聯合國科學報告》(United in Science 2020...

報告顯示: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開發和破壞大自然

  發表日期:2020-09-22

  作者:Patrick Greenfield;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632 次

  引用來源:theGuardian

根據一則關於多元物種的新評估,因為人類過度消費、人口增長和集約農業的影響下,世界各地的野生物種群正在大幅跌落,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倫敦動物學協會(ZSL)的《2020年生命地球報告》,2016年至2020年間,全球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兩棲類和爬蟲類的平均數量下降了68%,該研究是對全球生物多樣性最全面的評估之一,來自世界各地的134位專家進行編纂,研究發現,從中美洲的雨林到太平洋,人類...

百年洪水逾百人死亡 蘇丹宣布進入3個月緊急狀態

  發表日期:2020-09-21

  作者:Nicola Slawson;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551 次

  引用來源:theGuardian

每年的六月到十月是蘇丹(Sudan)的豪雨季,然而2020年的豪雨,對蘇丹造成了百年來最嚴重的洪災。2020年8月,尼羅河(Nile River)水位已經超過17.5公尺的高度,是近100年來的最高水位;截至2020年9月5日,蘇丹一連串的降雨及洪災不僅造成了99人不幸喪生、46人受傷,更摧毀了10萬多棟房屋,超過50萬人流離失所,這也迫使蘇丹政府宣布了為期三個月的緊急狀態。 蘇丹勞動及社會...

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 聯合國秘書長:不能再拖了

  發表日期:2020-09-18

  作者:UN News;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1113 次

  引用來源:UN News

聯合國在今(2020)年9月9日發布了《2020年聯合國科學報告》(United in Science 2020),是聯合國第二個系列報告,以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為主,來彙整各個具有公信力的國際組織共同編撰而成的科學報告,報告指出了氣候變遷對冰川、海洋、自然環境以及經濟的不可逆影響,以及其衍生出來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衝擊,逐漸從熱...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738,461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