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我們吃什麼很重要:要改變氣候危機,我們需要重塑糧食體系

  發表日期:2019-10-31

  作者:Jess Fanzo and Mario Herrero;翻譯:徐韻如;校稿:孫天祥

  觀看:930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氣候變遷影響的面向極廣,許多大國討論的都是能源和運輸部門,想各種政策措施去減少氣候災害,及減緩溫室氣體。但根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全世界要對氣候危機產生影響,就需要徹底重塑糧食體系。 糧食系統占全球溫室氣體的二成至四成,是影響森林砍伐、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地下水位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巴西亞馬遜森林火災與糧食生產也有著直接的關係。 其中也許最大的問題是:家畜。它們使用了全球三分之一的耕地,...

氣候變遷增加伊波拉疫情爆發風險

  發表日期:2019-10-29

  作者:Jen Christensen;翻譯:蘇珈璘;校稿:張珈瑋

  觀看:861 次

  引用來源:CNN

伊波拉是一種罕見的致命疾病,1976年在非洲首次發現疫情,專家表示此疾病帶源者是一種狐蝠,同時也跟人類、人猿以及南非羚羊之間的接觸也有關聯。西非與中非是最常發生伊波拉疫情的地區,2013年疫情大爆發後,死亡人數已破萬,但仍未發展出治癒方法,也沒有疫苗可供施打。     最新研究指出,至2070年,氣候變遷將使伊波拉病毒的人畜傳染速度增加1.75~3.2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

衛星資料呈現氣候變遷對火災的影響

  發表日期:2019-10-23

  作者:Ellen Gray and NASA's Earth Science News Team;翻譯:蘇珈璘;校稿:張珈瑋

  觀看:827 次

  引用來源:NASA

自1880年以來,地球變暖了大約1.09℃,隨著地球增溫,炎熱和乾燥的狀況都將影響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強度以及蔓延速度。20年來,各地的燃燒區域和所造成的煙霧,都被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衛星一一記錄下來。 NASA的衛星資訊結合地面森林的分析資料,發現美國西部、加拿大和北半球其他地區的暖化,同時也伴隨著火災的增加。研究學者指出,高溫和低濕度是火災加劇的兩大基本因素,而雷擊是導致火災的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應大幅提高全球碳稅以降低氣候災害」

  發表日期:2019-10-23

  作者:Chris Mooney and Andrew Freedman;翻譯:蘇珈璘;校稿:張珈瑋

  觀看:919 次

  引用來源:Independent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在報告中提到,讓燃燒化石燃料的成本增加是應對氣候變遷最有效的方法,若在2030年時,每噸排碳量收取75美元碳稅,將大幅提高火力發電的能源價格,能有效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內。 IMF的年度報告亦指出,若在美國徵收每噸75美元的稅收,可減少近30%的二氧化碳排放,但相應的會增加53%的電費,汽油價格也將上漲20%。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GDP可望因此成長1%,將有效推...

乾旱使淹沒已久的「西班牙巨石陣」露出水面

  發表日期:2019-10-22

  作者: Denise Chow;翻譯:蘇珈璘;校稿:張珈瑋

  觀看:1073 次

  引用來源:MACH

西班牙西部近期因乾旱造成人造湖水位下降,使得人稱「西班牙巨石陣」的Dolmen of Guadalperal遺跡,50年來首次露出水面。此遺跡早在1920年代就被德國考古學家發掘,是由上百塊巨石所組成,被推斷是建築的一部份,可能是墳墓、貿易據點或是宗教場所,但1963年因西班牙政府修建的Valdecañas水庫而被淹沒。 然而今年夏季,兩次熱浪席捲歐洲,西班牙許多城市氣溫高達4...

全球暖化讓北美鳥類面臨絕跡 將升溫控制在1.5度C是關鍵

  發表日期:2019-10-21

  作者: Haley Cohen Gilliland;翻譯:徐韻如;校稿:張珈瑋

  觀看:653 次

  引用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氣候變遷加劇許多物種的消失,而生態系統的衰敗亦代表著自然已失去了緩解氣候變遷影響的能力。美國鳥類環保組織「奧杜邦協會」(National Audubon Society)近期公布報告表示,全球暖化導致北美三分之二的鳥類以驚人速度消失,鳥類活動範圍縮小、繁殖期被打亂,且許多物種改變族群分布的速度不夠快,不足以因應氣候變遷,若不立即減緩氣候變遷情形,北美604種鳥類中的389種將面臨絕跡的命運。 ...

美國每年經歷147次大範圍停電,且次數不斷在上升

  發表日期:2019-10-21

  作者:Thomas Frank;翻譯:徐韻如;校稿:張珈瑋

  觀看:861 次

  引用來源:E&E News

美國每年都有因氣候干擾,造成大範圍停電的情況,隨著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全國的發電和輸送系統遭受破壞的情形越來越嚴重。 據統計,自2002年以來,電力公司已通報近2500起大範圍停電情形,其中1100多起都是因暴風、颶風等嚴峻的天氣情形造成的,總計影響人數高達2.1億。2018年的兩次大颶風,北卡羅萊納州的佛羅倫斯(Florence)颶風和佛羅里達州的邁克爾(Michael)颶風,共造成2...

全球珊瑚生存露出曙光 死亡珊瑚礁中發現再生情形

  發表日期:2019-10-20

  作者:Diego K. Kersting and Cristina Linares;翻譯:徐韻如;校稿:張珈瑋

  觀看:1017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Advances

氣候變遷正逐漸將全球珊瑚推往滅絕,其復甦希望渺茫,然而,最新研究分析珊瑚化石後,可發現,在環境壓力下,珊瑚自然地發展出了一套新的生存模式。 珊瑚是由數以百計,甚至上千隻的珊瑚蟲所組成,而珊瑚蟲會將自身附著於海床形成珊瑚礁,海水的暖化會直接造成珊瑚蟲以及與其共生的共生藻死亡,進而產生珊瑚白化現象。在2003年,西班牙科倫布雷特斯群島 (Columbretes Islands)的珊瑚礁群因夏季熱...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 民主黨候選人提出氣候變遷政見

  發表日期:2019-10-13

  作者:Kate Sullivan et al;翻譯:徐韻如;校稿:張珈瑋

  觀看:972 次

  引用來源:CNN

美國總統大選將於2020年11月舉行,已有多名聲勢較高的政壇人物,公開表明參選意願,其中呼聲較高的總統候選人,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Beto O'Rourke及現行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皆提出了氣候變遷相關提案。 Elizabeth Warren提出環境正義計畫,旨在加強和保護氣候變遷危機前線的脆弱社區,她表示,「幾十年來,我們不斷忽略脆弱社區在環...

今年度北半球夏季,近400筆破紀錄高溫

  發表日期:2019-10-13

  作者:Nassos Stylianou and Clara Guibourg;翻譯:蘇珈璘;校稿:張珈瑋

  觀看:987 次

  引用來源:BBC

根據研究顯示,今年北半球夏季從5月1日至8月30日之間,全球29個國家發生共396次破紀錄高溫,其中三分之一的高溫紀錄發生在德國、法國及荷蘭。 歐洲地區六、七月的熱浪,造成當地接連打破歷史最高溫紀錄,法國最高溫度達到46度C。全球在七月的高溫更是前所未見,其平均溫度比歷史最熱的2016年七月,整整高出了0.04度C,許多地區溫度觀測資料長達150年,卻仍輕易刷新紀錄。 專家指出,今年夏...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794,302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