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聯合國SDGs 2019年報告:氣候變遷與不平等是兩項最急迫的議題

  發表日期:2019-07-19

  作者:Daniel Yang;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1309 次

  引用來源:Inter Press Service

聯合國近日發表2019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最新進展,顯示氣候變遷和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將對許多目標產生不利的影響;相較於富裕國家,氣候導致的災害事件對貧窮國家衝擊更大。 雖然全球已有多項減碳措施,或發展能降低氣候變遷災害的策略,世界各國的減碳步調仍不足以達成「全球升溫不超過1.5℃」的目標,亟需更大刀闊斧的手段。聯合國官員也於會議...

俄羅斯將批准巴黎協議

  發表日期:2019-07-19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654 次

  引用來源:Energy Reporters

在全球簽署巴黎協議的197個國家中,有12個國家未批准;俄羅斯不僅是其中之一,也是全球第四大污染國家。不過俄羅斯官方近日表示,將在9月前將巴黎協議送交國會批准。 俄羅斯政府認為批准巴黎協議後,將可為該國提供更多機會參與全球的氣候相關談判會議,保障其於國際上的利益。除了迫在眉睫的氣候行動峰會之外,全球對低碳能源需求的轉變也是促成該法案的原因之一,因為在全球市場中,使用更多綠能的國家,其生產的商品將...

加州中央山谷地區描繪著美國農業的未來樣貌

  發表日期:2019-07-15

  作者:Mark Schapiro;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481 次

  引用來源:Bay Nature

為因應氣候變遷將帶來的自然環境條件改變,約從七年前開始,加州的農業業者就著手研究適合生長於更熱、更乾燥、鹽度更高環境的農作物。整體而言,農業有兩種氣候變遷調適選項:第一,改變種植物種;第二,改變作物的種植方式;其中又以改變作物種植方式最為重要。 以果樹這種無法隨季節遷移的農作物為例,由於不像小麥等作物較容易搬遷(比如遷移到適合栽培的環境),可能在栽種5到10年之後就不適合於現地環境,最好在栽種之...

氣候變遷影響作物產量 減少全球糧食供應

  發表日期:2019-07-15

  作者:Deepak Ray;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472 次

  引用來源:The Conservation

氣候變遷改變全球的溫度與降雨特性,進而影響農作物的生產量,造成糧食安全的問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行一項為期四年的研究,針對人類熱量重要來源的幾項農產品,發現氣候變遷對於農作物的產量並非都是負面的(如減產)。以作物種類來看,全球水稻產量平均每年將減少0.3%、小麥平均產量減少0.9%;耐旱作物如高粱則在薩哈拉、非洲南部地區增加0.7%。雖然氣候變遷對不同地區的農產量影響並不相同,但對於一個國家的糧食...

UN警告:全球平均每週就有一次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

  發表日期:2019-07-12

  作者:Fiona Harvey;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601 次

  引用來源:Guardian

2019年的全球災害包括東非國家莫桑比克於3、4月分別遭受熱帶颶風伊達(Idai)與肯尼斯(Kenneth)肆虐、印度目前正面臨的熱浪與乾旱事件…等,這些造成大規模衝擊的災害成為世界級的頭條新聞,但其他鮮少被報導的小型氣候變遷災害事件,也層出不窮地出現在世界各地。UN(United Nations,聯合國)官員表示,這些災害顯示氣候變遷不再是一個未來議題,已對全球造成嚴重後果;幫助全...

印度熱浪造成100多人喪生,未來部分地區更將因過熱無法生存

  發表日期:2019-07-10

  作者:Sinéad Baker;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1597 次

  引用來源:Insider

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已在今年夏季衝擊北半球多數地區,除了歐洲的熱浪之外,印度部分地區今年6月的氣溫超過攝氏50℃,熱浪已造成100多人死亡。印度新德里6月份的溫度最高,為48℃;印度東部的比哈爾邦甚至關閉了學校和大學以應對熱浪。 一份2017年的研究就曾指出,若氣候變遷持續以目前的程度惡化,印度部分地區將在2100年因過熱而使人類無法生存,並使印度超過10億人口的70%將面臨極端高溫和高濕度,達到...

北極融冰新航道 帶來新商機

  發表日期:2019-07-08

  作者:The Barents Observer;Stine Jacobsen, Jacob Gronholt-Pedersen;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686 次

  引用來源:Moscow Times

隨著全球暖化,北極海冰的融化也在北歐至東亞之間創造了一個新的航道;俄羅斯目前積極規劃,希望將該航道開發天然氣運送的新路線(相對蘇伊士運河,可以節省7日左右的航程),專門供應亞洲的能源市場。在G20會議上,日本成為繼中國之後,東亞第二個與俄羅斯天然氣能源公司Novatek達成合作協議的國家,兩家日本企業—三井物產、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獲得俄國Novatek北極液化天...

科學家深入北極,展開氣候變遷研究任務

  發表日期:2019-07-08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419 次

  引用來源:Associated Press

一艘德籍的研究船,預計在本月開啟一年左右的北極研究任務,希望瞭解北極與氣候變遷之間的具體關係。這項任務的經費來源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美國能源部、美國大氣暨海洋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

韓國2019年梅雨季延遲發生

  發表日期:2019-07-05

  作者:송경은;編譯:郭昶欣;校稿:朱吟晨

  觀看:759 次

  引用來源:매일경제

韓國去年的梅雨季約是6月19日開始於濟州島,內陸地區則從26日開始。但今年的梅雨季從6月29日才開始,比以往常見的情況晚了10天左右。梅雨季的延遲發生乃因梅雨鋒面在北緯30度左右持續徘徊,卻遲遲無法到達朝鮮半島。韓國國立氣象科學院相關人員表示,氣候變遷是造成推遲梅雨季發生的主要原因:受到海水暖化的影響,太平洋高壓偏強,進而阻擋了原本應北上的梅雨鋒面。 目前朝鮮半島附近的海水溫度仍較正常值偏高。...

波昂氣候會議桌上的縱火犯

  發表日期:2019-07-02

  作者:Alastair Jamieson & Reuters;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589 次

  引用來源:Euro News

在近日幾場重要的國際會議上,關於氣候議題的討論都未能足夠的進展。不僅是才在日本閉幕的G20,在德國波昂創紀錄熱浪期間舉行的《波昂氣候變遷會議(Bon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亦是如此,該會議的結論甚至屈服於石油生產國對科學研究詮釋的特殊要求。會議中由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少數國,希望強調IPCC發布之《全球暖化1.5℃(Global Warming of 1.5℃)》的...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4,657,920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