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冷氣的陷阱:讓地球加溫的兇手之一

  發表日期:2019-09-04

  作者: Stephen Buranyi; 編譯:張珈瑋

  觀看:604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適逢夏季,本就炎熱的天氣,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更是讓全球多處出現歷史性高溫。面對這嚴峻的高溫挑戰,「買冷氣」似乎是大多人選擇的因應方式,根據美國國際能源署(IEA)統計,全球冷氣設備已高達10億台,到2050年有可能暴增至45億台,普及程度可比手機。儘管冷氣能直接解決高溫對人類造成的的不舒適感,這卻是相當耗電的產品,據估計,依照目前冷氣設備的運轉模式,2050年全球13%的電力都將消耗在冷氣設備上...

瑞典環保少女完成「零碳排」旅程抵達紐約,獲美國民眾熱情歡迎

  發表日期:2019-08-30

  作者:Gabriella Borter;編譯:張珈瑋

  觀看:650 次

  引用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News

2018年8月,瑞典少女Greta Thunberg開始在每週五以「Fridays for Future」為口號為氣候罷課,引起全球超過百萬名學生響應,她因此被封為「環保鬥士」,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Greta後受邀參加9/21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UN Climate Change Summit 2019),在決定出席的同時,也表示將不會搭飛機前往,要以「零碳排」的方式,帶頭實...

若「森林管理員」數量持續減少,氣候變遷情形將加劇

  發表日期:2019-08-28

  作者:Robby Berman;編譯:張珈瑋

  觀看:543 次

  引用來源:Big Think

大象這類的大型草食性動物,被學者稱為「森林的管理員」,是重要的種子傳播者,同時也會在覓食的時候清除較小的植被,減少樹木之間在陽光、水和空間上的競爭,供少數硬木大樹生長,更能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 然而,因象牙高價及珍貴的特性,導致至今大象仍是非法盜獵的頭號目標,象牙也一直是走私的核心商品。中非野生大象數量如今已減少10%,部分雨林地區更已無大象的蹤跡。最新研究指出,中非沒有大象的地區,大型樹木...

製冰潛水艇:氣候變遷下的地球工程發想

  發表日期:2019-08-28

  作者:Jaclyn Jeffrey-Wilensky;編譯:張珈瑋

  觀看:653 次

  引用來源:MACH

為因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北極融冰,印尼設計師Faris Rajak Kotahatuhaha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解決方案:透過打造製冰潛水艇,在極地海域中推動製冰計畫。將製冰潛水艇潛入海平面下,以海水填充其大型六邊井,將鹽分從海水中去除,並藉由大型冷凍器將低溫淡水凝固為六角形冰山,透過持續製冰的過程,逐漸還原北極冰量。 然而,這項榮獲ASA國際設計大獎銀獎的構想,在實際執行及效益上遭到許多研究...

野火將北美針葉林變成全球碳排放源

  發表日期:2019-08-28

  作者:Doerr et al.;編譯:張珈瑋

  觀看:698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Alert

北美針葉林雖其面積僅佔全球10%,其碳儲存比例卻可佔全球陸地碳儲存的30%,森林內的樹木雖是重要碳儲存庫,但滋養樹木本身的土壤與泥炭地(Peatlands)才是主要固碳的「倉庫」。北美針葉林氣溫較低,且多為積水土壤,不僅能讓有機物質的腐壞減緩,減少因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亦可自然的形成有機物堆積,產生了固碳效益。 火燒為針葉林內最大的危機之一,火燒除燒毀樹木之外,更會將土壤表層有機物一併燒毀,...

亞馬遜森林大火次數破紀錄 濫砍濫伐是主因

  發表日期:2019-08-23

  作者:Sarah Gibbens;編譯:張珈瑋

  觀看:1268 次

  引用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全球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森林正遭遇有紀錄以來,最頻繁的森林大火,也讓附近的城市沒入濃濃黑煙之中。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INPE)統計,亞馬遜森林今年已發生7萬2,843起火災,不僅打破歷史紀錄,更比去年火燒案例增長了80%,火燒的面積範圍極廣,8月11日的大火從太空都清晰可見。 過去亞馬遜森林的火燒多因雨水不足導致,但今年雨量充沛,理應不該產生嚴重火燒現象,這次火燒則極有可能是...

史上最熱的月份 格陵蘭島近1970億公噸冰層消失

  發表日期:2019-08-22

  作者:Debbie L. Sklar;編譯:張珈瑋

  觀看:537 次

  引用來源:Inhabitat

今年7月,是全球紀錄中最熱的月份,格陵蘭島將近1970億公噸的冰層更在一個月內融化流入大西洋,這足以填滿8000萬座奧運泳池的融冰,預計將讓全球海平面上升0.5毫米。科學家表示,融冰雖是正常現象,但這個時節的平均融冰量約600到700億公噸,且這次融冰速度明顯高於平均。除此之外,全球暖化也讓北極圈火燒事件頻傳,自今年6月以來,該地區嚴重的野火事件已超過100起。...

氣候變遷導致海浪改變,將影響全球50%的海岸線

  發表日期:2019-08-21

  作者:Hemer et al. ;編譯:張珈瑋

  觀看:1237 次

  引用來源:The Coversation

多數在氣候變遷對海岸影響的研究中,將「海浪」視作不變因子,僅考量「海平面升高」之問題,最新研究便透過33年(1985-2018年)風和海浪的衛星資料,針對氣候變遷對海浪之影響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風速現已提高1.5km/s,海浪高度則增高30公分,高出歷史平均5%左右。此外,在「依巴黎協定要求減碳」的情境下,海浪的改變情形將能控制在正常的自然變化內,但在「經濟如常的排放」(Business-as-u...

若巴黎協定瓦解,氣候變遷將衝擊全球經濟

  發表日期:2019-08-21

  作者:Madeleine Cuff;編譯:張珈瑋

  觀看:1133 次

  引用來源:Business Green

英國劍橋大學在美國、臺灣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多名專家的協助下,利用全球174個國家、近60年的資料,分析高於平均之溫度與各國經濟收入間的關係,並以「經濟如常的排放」(Business-as-usual emission)和「依巴黎協定要求減碳」兩個情境做推估。結果顯示,以平均來看,富有且較寒冷的國家,在氣候變遷下,經濟收入受損情形與相對較貧窮、較炎熱的國家相同。此外,全球將損失平均7% 的GDP,在...

全球暖化改變水循環情形,將抑制「全球綠化」效應

  發表日期:2019-08-16

  作者:Daisy Dunne;編譯:張珈瑋

  觀看:1128 次

  引用來源:Carbon Brief

地球二氧化碳濃度逐漸升高,除造成全球暖化之外,在過去多個研究中發現,全球綠色植被面積逐年擴張,出現「全球綠化」(Global Greening)效應。由於全球綠化效應,植物吸取的二氧化碳增多,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至於急速飆升。然而,近期研究指出,地球變暖,空氣的含水能力亦提高,全球暖化造成風力減弱,卻減少了海洋水分的蒸發,導致蒸氣壓力差(Vapour-Pressure Deficit, VPD...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792,028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