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0年前,科學家就提出全球暖化的警訊
發表日期:2018-06-26
作者:Peter Hannam;編譯:林盈年;校對:朱吟晨
觀看:1009 次
引用來源: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30年前(1988年),美國NASA學者首次在美國國會提出全球暖化的警訊,表示全球溫度的上升起因於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並希望政治人物能聽從警告,實際採取行動來遏制碳污染。30年過去,學者發現儘管全球暖化的影響已愈趨惡化,多數領導人雖口頭同意「地球存在暖化問題」,但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積極度卻只表現在無數場的國際氣候會議中。
但真實存在的熱浪卻是非常明顯的暖化警訊。澳大利亞的大堡礁(the Great Barrier Reef)自2015年已連續兩個夏季都出現珊瑚大量死亡的現象;北極的冰層於夏季減少了四分之三的體積和一半的面積,嚴重降低地球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的能力;最新的研究顯示南極冰蓋(Antarctic ice)的融化速度正加速,每年能為海洋注入2000億噸冰塊,嚴重影響海平面的上升。更令學者感到擔憂的是,人類其實並不完全瞭解全球暖化對生態的衝擊,如近十年來西澳大利亞地區的降雨量已減少了三分之一、東部各州的森林更容易發生叢林大火等。極端氣候下的生態破壞也造成了越來越多「大規模難民移動」等政治課題。學者表示:「防止更嚴重的暖化災害,永遠不嫌晚!」但各國領導人對於該議題的表態與行動,勢必是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