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的衛生建設變革
發表日期:2018-11-21
作者:Mayuri Bhattacharjee;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610 次
引用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引用來源:圖:UN Ukraine(CC BY-ND 2.0)
全球目前約有45億人口缺乏基本的環境衛生管理服務,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DG)也將「確保及永續管理水資源及衛生設施」列為其中一項。但受到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與風險影響,全球的衛生系統將面臨更多威脅:水資源的可用性越來越難以預測、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頻傳,威脅衛生設施、污染水源,而極端乾旱更導致用於沖洗污水系統的水資源不足。據Google趨勢調查顯示,南非開普敦在2017-18年乾旱影響期間,關鍵字「無水馬桶」的搜尋達到高峰。
在亞洲,印度擁有最多缺乏基本衛生設施的人口,現正著手世上最大的廁所建設計畫—「清潔印度運動(Swachh Bharat Abhiyan)」,希望能在2019年10月前終結該國的隨意室外排便現象。印度同時也是全球受極端天氣事件影響的高脆弱度國家第六位,更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面臨多數人口往城市遷徙的趨勢,而未經處理的污水和糞便污泥,便是環境和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考慮到此,各風險國家皆有必要建立對其衛生基礎設施的抵禦能力,不僅是事後應對策略的智能廁所,更包含事前的災害預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