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永凍土從碳吸儲庫變成碳排放者
發表日期:2019-11-06
作者:Phoebe Weston;翻譯:蘇珈璘;校稿:孫天祥
觀看:683 次
引用來源:Independent
引用來源:Photo By Boris Radosavljevic CC BY 2.0,
北極圈內因長年氣溫低於零℃,在經過長時間低溫環境之下,形成了特有的永凍土。這種保持在0℃以下且超過兩年以上且富含碳的土壤覆蓋了北半球24%的土地。如此大量的永凍土儲存了大量的碳,並阻止其排放到大氣中,減緩全球暖化。不過最新的研究顯示,氣候變遷正使得永凍土加速融化,使北極從碳匯轉成為大型碳排來源。雖在夏季,植被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與冬季所排放的量相形見絀。
科學家估計,永凍土每年於10月至4月間釋放17億噸的碳。這幾乎超出了先前推估量的2倍,更遠超出了生長季節所吸收的10億噸碳。《Nature Climate Change》的論文指出,最壞的情況下,至2100年時北極冬季的碳排量將增加41%。研究人員也開始使用模型預測氣候變遷下北極的變化,他們發現如果各國能夠遵守《巴黎協議》將暖化限制在2℃內,碳排增加量將落在17%左右。專家指出,氣溫升高加上永凍土融化,加速了北極冬季的碳排量,但目前尚未對冬季碳平衡機制有明確的瞭解。未來須更迫切的建立觀測系統,才能對加速暖化的北極採取對策。他們強調,人們必須大幅減少化石燃料的排放,以防止永凍地區的碳進到大氣層。相關研究人員警告,現今融冰層較歷史紀錄高出150%至240%,速度可說是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