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東非蝗蟲災害
發表日期:2020-02-17
作者:Associated Press;翻譯:蘇珈璘;校稿:孫天祥
觀看:1694 次
引用來源:UN environment
引用來源:圖:Iwoelbern (CC BY-SA 3.0)
自2020年初,東非國家便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沙漠蝗蟲災害。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警告,沙漠蝗蟲數量的增加對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的糧食安全及生計將有極大的威脅。根據該組織最新的情報,由於在衣索比亞(Ethiopia)、肯亞(Kenya)、索馬利亞(Somalia)仍有沙漠蝗蟲不斷繁殖,情況恐怕持續惡化。
在蝗蟲衰退期,牠們通常出沒在年雨量不到200毫米的非洲半乾旱和乾旱沙漠。在正常情況下,蝗蟲數量會因自然死亡和遷徙而減少。研究指出,氣候變遷下造成的暖化將使蝗蟲災害的破壞性更高。而全球暖化最快速的國家,便有20個位於非洲,使非洲面臨極大的挑戰。此外,去年10月至12月,由於印度洋偶極(Indian Ocean Dipole,IOD)加上氣候變遷的助長,非洲之角的降雨量比正常降雨量高出400%,潮濕的天氣更利於蝗蟲的繁殖。
雖然氣候變遷是全球現象,但非洲卻因社會經濟發展水準較低,而面臨更大的衝擊。資源的匱乏使他們無法迅速從中復原,沙漠蝗蟲更是消滅了他們所有的資產與生計。當地雖以噴灑有機磷(organophosphate)來控制蝗蟲數量,但化學物不利環境、其他生態系統以及糧食安全,效益仍有限。而非化學的防蟲方法仍在持續研究當中。
目前,聯合國環境署(UNEP)致力於傳播新的氣候趨勢以及科學,以便為各部門提供資訊,確保相關部門能夠建立抵禦能力。世界氣象組織(WMO)則提供最直接的天氣預測及蝗蟲災害預測。而FAO提供蝗蟲災害資料,並及時向面臨危險的國家發出預測和警告。此外,更提供當地社區如太陽能乾燥器(solar dryers)等技術,使他們能維持收穫並獲得收入。這種能維持資產的技術也將在供應鏈上創造更多機會,幫助非洲對抗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