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米爾羊毛和氣候變遷正威脅著蒙古的游牧民族
發表日期:2020-03-10
作者:Beth Timmins;翻譯:蘇珈璘;校稿:孫天祥
觀看:776 次
引用來源:BBC
蒙古遼闊的草原覆蓋了全國約四分之三的地區,當地民族也保持著好幾世紀的游牧傳統。自從1990年蒙古從共產主義向民主過渡以來,喀什米爾山羊數量激增。從1999年到2019年,山羊數量增加了近四倍,從700萬增加到2700萬隻。現今,約70%的地區因過度放牧遭破壞,山羊較其他羊群不同的是,牠們以草的根部為食,使植物重新生長更加困難。而氣候變遷也是威脅游牧生活的罪魁禍首之一。蒙古四分之一的草原已有沙漠化的現象,氣溫的上升更是對當地有嚴重影響。在過去的70年當中,氣溫已上升了2℃,遠高於世界平均水準。草原的縮減意味著需要購買更多飼料代替放牧;炎熱的天氣則意味著山羊生產品質下降,都將嚴重影響蒙古產業的長期前景。
根據UN報告指出,1980年代以來,喀什米爾山羊毛的服裝價格上漲近60%。2018年喀什米爾山羊毛服裝市場價值為25億美元,預計至2025年,價值將上漲至35億美元。因此,目前蒙古所面臨的兩大困境,便是隨著全球喀什米爾山羊毛的需求持續增加下,如何在減少該行業的環境影響同時,從銷售中賺取更多的資金。蒙古政府及聯合國目前希望透過兩項措施減少過度放牧及提高價格。其一,引進新型可追溯性系統以限制過度放牧;其二,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開設更多工廠已完成整個加工工作(目前仍出口至中國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及生產),使成品能以「蒙古製造」的溢價出售。
專家表示,若大型時裝品牌也一同提倡環保的喀什米爾山羊毛製品,這兩項措施也將更成功地進行。雖然氣候變遷仍是一個嚴重的長期問題,但專家們仍希望透過這兩項措施能有效減緩多重問題下,對環境與產業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