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冰蓋融化速度較1990年代快了六倍
發表日期:2020-03-20
作者:Damian Carrington;翻譯:蘇珈璘;校稿:孫天祥
觀看:651 次
引用來源:theguardian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的追蹤,格陵蘭和南極的冰層融化正因暖化而處在最遭的情況。海水暖化和氣溫上升促使冰蓋融化,冰川的流動加快也將使得更多的冰山傾瀉至海中,最終導致海平面的上升。研究分析,如果不迅速地減少碳排放,至本世紀末,海平面的上升將導致每年約4億人口面臨海岸溢淹危機。
海平面上升是氣候變遷造成最具破壞性的長期影響之一,而格陵蘭和南極的貢獻也正在加速。格陵蘭和南極融冰的上一個高峰年份為2010年,為自然氣候週期(natural climate cycle)的夏季炎熱所造成,平均冰損失為4750億噸,是1990年代810億噸的六倍;從1992年至2017年,兩地區冰蓋共損失了6.4萬億噸的冰,格陵蘭就占了60%。而去年的北極熱浪也意味著更多冰的流失,新的分析也指出2019年的數據將會突破新高。
IPCC對於全球海平面的中期預測顯示,海平面將上升53公分,但如果依目前趨勢持續下去,將再上升17公分。專家表示,每上升一公分,都會導致沿海洪水和海岸侵蝕,嚴重影響人類生活。額外的17公分將使每年暴露於海岸溢淹危機的人數從3.6億增加至4億人。格陵蘭和南極冰蓋在1990年代初相對穩定,代表著對氣候變遷的反應相當遲緩(約30年),未來即使排放停止,持續而緩慢地融冰也是不可避免的。儘管如此,緊急減少碳排放仍十分重要,減緩地球升溫仍可以減少一部份的海平面上升。